一种轨道减振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349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减振降噪装置,具有外筒体,外筒体内设置有上隔板、下隔板,下隔板与外筒体的下端开口之间为减震筒腔,减震筒腔内安装有内筒体,内筒体分为上顶盖装置与下底座装置,上内定位套与上外定位套隔成的上弹簧腔对应于下内定位套与下外定位套隔成的下弹簧腔,上弹簧腔与下弹簧腔连通形成的弹簧腔内安装有弹簧,阻尼液筒内装有液体阻尼剂,阻尼筒的开口伸入阻尼液筒内的液体阻尼剂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安装在轨道下面,车辆与轨道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冲击能部分会因为弹簧的变形吸收以及被阻尼剂吸收,减轻了车辆行驶的振动,从而降低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声和振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减振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中,车轮与轨道接触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冲击能,产生的振动与噪声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的影响不可避免。为了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目前一般在轨道下方衬垫橡胶或弹簧,但是橡胶寿命较短,维修费用较大,而弹簧的阻尼较小,回弹反冲力量大,减振和降噪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设计新的用于安装在轨道下面起减振降噪作用的轨道减振降噪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轨道下面起减振降噪作用的轨道减振降噪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减振降噪装置,具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设置有上隔板、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与外筒体的下端开口之间为减震筒腔,所述减震筒腔内安装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分为上顶盖装置与下底座装置,所述上顶盖装置的上顶盖顶在下隔板的下底面,所述上顶盖设有阻尼筒、上内定位套、上外定位套,阻尼筒、上内定位套、上外定位套的开口均朝下,所述下底座装置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设有阻尼液筒、下内定位套、下外定位套,所述阻尼液筒、下内定位套、下外定位套的开口均朝上,所述上内定位套与上外定位套隔成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设置有上隔板、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与外筒体的下端开口之间为减震筒腔,所述减震筒腔内安装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分为上顶盖装置与下底座装置,所述上顶盖装置的上顶盖顶在下隔板的下底面,所述上顶盖设有阻尼筒、上内定位套、上外定位套,阻尼筒、上内定位套、上外定位套的开口均朝下,所述下底座装置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设有阻尼液筒、下内定位套、下外定位套,所述阻尼液筒、下内定位套、下外定位套的开口均朝上,所述上内定位套与上外定位套隔成的上弹簧腔对应于下内定位套与下外定位套隔成的下弹簧腔,所述上弹簧腔与下弹簧腔连通形成的弹簧腔内安装有弹簧,所述阻尼液筒内装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泽民杨民赵春伟梁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铭锦弹簧有限公司江苏省铭隆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