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便器本体通水路施釉循环系统,包括两个密封机构、旋转工作台、通釉系统和控制装置。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便器本体的上方,分别与便器本体的进水孔和内腔开口选择性的密封连接,通过上压气缸带动密封机构做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所述旋转工作台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用于托住所要通釉的便器本体,所述工作台设有与所述便器本体通水路的出水口选择性连通的开口;所述通釉系统主要包括釉药罐、釉药回收罐,所述控制装置主要通过与计算机通讯加载整个系统的工作程序,使整个系统按程序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施釉系统,操作简单,利用旋转技术能使得施釉的釉药厚度均匀,并且能回收剩余的釉药,节约资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便器本体通水路施釉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陶瓷企业中,对陶瓷坯体进行施釉可以增强坯体的强度,使其光滑致密,对陶瓷座便器也不例外,一般采用负压机构将带有釉药的媒介物通过便器通水路完成对便器通水路的施釉,对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高,而且容易导致施釉釉药厚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对分体便器本体通水路进行施釉存在的施釉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对分体便器本体通水路施釉的循环系统。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分体便器本体通水路施釉循环系统,包括:两个密封机构,所述两个密封机构设置在便器本体上方,其中一个与所述便器本体的内腔开口选择性的密封连接,另一个与所述便器本体的进水孔选择性的密封连接;两个上压气缸,其中一个上压气缸设置在所述其中一个密封机构的上方,与所述其中一个密封机构连接,驱动所述其中一个密封机构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另一个上压气缸设置在所述另一个密封机构的上方,与所述另一个密封机构连接,驱动所述另一个密封机构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工作台,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与所述便器本体的出水口选择性连通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釉药罐,其通过一釉药输送管道通过一泵选择性的连通至所述第二开口 ;釉药回收罐,其通过一釉药回收管道选择性的连通至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釉药回收罐还连接至一抽真空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其中一个密封机构为密封盖体,其外周具有与所述便器本体的内腔开口相配的橡胶圈,且所述密封盖体的下方设置有液位检测机构。优选的是,所述另一个密封机构为密封塞。优选的是,所述工作台设置在一支架上,且以可相对所述支架旋转的方式设置,一电机连接至所述工作台,驱动所述工作台旋转。优选的是,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轴连器连接至齿轮减速器的输入轴,而所述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轴连器连接至所述工作台。优选的是,所述釉药罐设置在所述釉药回收罐的下方,且所述釉药回收罐通过第二回收管道连通至所述釉药灌,所述第二回收管道上设有一阀门。优选的是,所述釉药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釉药回收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优选的是,所述的分体便器本体通水路施釉循环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其与所述电机、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以及所述上压气缸有信号连接。由于电机、电磁阀属于强电设备,若要通过控制器控制它们必须有继电器或是其他的驱动模块驱动它们才能正常工作。优选的是,所述控制装置设有通讯口,与计算机通讯连接。计算机通过所述通讯口将所述控制装置要运行的程序送到控制器,控制装置按程序驱动相应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本技术很好的结合了人力资源和计算机资源,通过两种资源的配合使对分体便器本体通水路的施釉操作更加方便,而且达到施釉釉药厚度均匀的有益效果,提高了排污性能,同时采用了釉药回收装置,节约了釉药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体便器本体通水路施釉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便器本体通水路施釉循环系统,包括:两个密封机构、旋转工作台3、通釉系统和控制装置16。两个密封机构均设置在便器本体的上方,一个为密封塞15,通过一个上压气缸I与便器本体的进水孔4可选择的密封连接,另一个密封机构为密封盖体6,通过另外一个上压气缸I与便器内腔开口 5可选择的密封连接。其中上压气缸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可以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一开始密封机构位于便器本体的上方,当施釉完成时,密封机构才在上压气缸的作用下往下运动,使便器本体的进水孔和内腔开口密封。旋转工作台水平设置在一支架上,用于托住所要通釉的便器本体,它通过一电机控制其旋转,电机通过第一继电器来控制启闭,所述旋转工作台设有与所述便器本体通水路的出水口选择性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0,当其阀门打开时,第二开口与便器本体通水路的出水口连通,可以对通水路通釉,当通釉完成时关闭阀门。通釉系统主要包括釉药罐2、釉药回收罐17,釉药罐设置在釉药回收罐的下方。其中釉药罐通过釉药输送管道7选择性的连通至旋转工作台的第二开口,釉药输送管道上设有一泵14,通过第二电磁阀13控制泵阀的启动和关闭,而第二电磁阀的启闭又通过第二继电器来控制。釉药回收罐通过釉药回收管道8也选择性的连通至旋转工作台的第二开口,釉药回收管道上设有第三电磁阀11,通过第四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其启闭。同时,釉药回收罐底部通过第二回收管道9连通至釉药罐,第二回收管道上设有阀门12,右侧连接有抽真空装置,当施釉完成时,人工打开阀门,并使用抽真空装置18将剩余的釉药回收到釉药回收罐里面,并使釉药回到釉药罐。控制装置主要通过与计算机通讯加载整个系统的工作程序,使整个系统按程序工作。该控制装置主要由一控制器加上外围电路构成,其控制的设备主要是继电器,还有采集密封盖体下方的液位传感器传来的液位信号。系统采用了多个继电器,其第一继电器控制电机的启动与关闭从而控制旋转工作台旋转,第二继电器控制第一电磁阀10的启闭从而使旋转工作台上的第二开口与便器本体通水路出水口连通,第三继电器控制第二电磁阀13的启闭从而控制泵的启闭,完成往釉药输送通道输送釉药,第四继电器控制第三电磁阀11的启闭从而控制釉药回收管道的打开和关闭。所有继电器的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接到控制器的不同输入输出口,公共端接高电平,电机或是电磁阀接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通过输入输出口输出的电平就能控制相应继电器的通断。本技术的工作流程:首先人工将分体便器本体放置在旋转工作台上,其通水路的出水口对准工作台上的开口 ;第二步,通过控制装置程序使第二继电器导通进而打开第一电磁阀10的阀门,再使第三继电器导通控制第二电磁阀13进而使泵启动,此时釉药罐内的釉药通过泵的作用输送到釉药输送管道进入便器通水路(此时密封机构原始状态是在便器本体的上方),控制器不断采集液位传感器传来的便器通水路内腔的釉面高度信号,当检测到设定值时,使第二继电器断开关闭第一电磁阀10阀门,同时关闭第二电磁阀13 ;第三步,控制上压控制第一继电器导通使电机启动旋转工作台开始旋转,通水路通过设定时间完成施釉;第四步完成施釉后,控制装置依次关闭电机,打开第一电磁阀10的阀门,控制上压气缸往下运动使密封机构盖住便器本体的进水孔和内腔开口,同时控制第四继电器打开第三电磁阀11阀门,使用抽真空装置将通水路剩余的釉药回收到釉药回收罐里,再人工打开罐底部的阀门12使回收的釉药能流回釉药灌;第四步,完成回收剩余釉药后,控制上压气缸向上运动将密封机构提起,同时关闭第三电磁阀11。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便器本体通水路施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密封机构,所述两个密封机构设置在便器本体上方,其中一个与所述便器本体的内腔开口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便器本体通水路施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密封机构,所述两个密封机构设置在便器本体上方,其中一个与所述便器本体的内腔开口选择性的密封连接,另一个与所述便器本体的进水孔选择性的密封连接;两个上压气缸,其中一个上压气缸设置在所述其中一个密封机构的上方,与所述其中一个密封机构连接,驱动所述其中一个密封机构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另一个上压气缸设置在所述另一个密封机构的上方,与所述另一个密封机构连接,驱动所述另一个密封机构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工作台,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与所述便器本体的出水口选择性连通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釉药罐,其通过一釉药输送管道通过一泵选择性的连通至所述第二开口;釉药回收罐,其通过一釉药回收管道选择性的连通至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釉药回收罐还连接至一抽真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利,苏澎,
申请(专利权)人:东陶机器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