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砖坯自动上车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既无须专职员工又无须使用坯板的自动上车设备,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将存坯台面和拖运车的存坯平面由固定型改为活动型。即在各平面上以横向安放若干根可旋转的托辊为纵向即前后以等距离排列,借助环形带以纵向上下将各托辊中间段一定长度包裹在同一环形带中,其中存坯台环形带其下边一段下沉一定尺寸并在其内安放后配重,最前边一托辊左右分别有拉线相连,拉线另一头挂有前配重,借助拖坯车将存滿砖坯的存坯台面往后顶退,使存坯台面由长变短其砖坯被位移至拖运车上,此时前配重上升后配重下降,待拖运车装滿后与存坯台脱开时,较重的前配重下降和较轻的后配重上升而复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砖瓦生产企业在制做半成品即砖坯时用来最初存放和装车的一个平台,更确切更具体地讲就是借助该平台接受上道工序送来的砖坯再装上拖运车送往下道工序一一干燥。
技术介绍
由于用来成型砖瓦坯胎的各种原料务必含有一定的水份,而成型后和焙烧前又必须通过干燥即去掉水份这一关,常规干燥有人工干燥和自然干燥两种,前者是借助焙烧所形成的高温气体将其焙干或称烘烤干,后者则是借助太阳及风的作用,特别是选用后一种方法即自然干燥的厂家,选用人力车或动力车将坯胎从存坯台拖运至大坪进行码垛后接受风吹和日晒,由此将存坯台上的坯胎(砖坯或瓦坯)搬装上拖运车辆其台面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通常即现有技术的做法是事先在贴近切坯台最前边其切割钢丝的存坯台面上横向平放一长方形平面木板(坯板),用于接受上道工序(切坯)推送来的一排砖坯,每排为十几块至二十几块不等,再由至少左右边各一人一板又一板地将其抬上或推上拖运车的平面,依据产量高低,在递板、放板和抬板或推板作业中,少则两人,多则五、六人,为了减轻劳动强度,不少厂家在存坯台前边增加一个能升降的活动式支架,在切坯、存坯和装车作业中,其机械结构与做功原理如图1至图3所示。参见图1,由上道工序推送过来的断面为长方形的长条状坯条(图中未示出)位于钢丝3和推坯头2之间的切坯台面5上,由于横向安装的推坯头2和左右各一根推杆前头相连而成为一体,在动力(图中未示出)的带动下可在左右套筒4中前后移位,每前移一次将一条还条推过钢丝被分割成若干块砖还,被分割后的还条由一条还条变成多块砖还,在前移中落在同一块还板(图中未不出)上。参见图2,存坯台12上横向安放有多根托辊11,外加环形带I来回上下做纵向(以前后方向)包裹,各坯板13上存放有由上道工序推送过来的每排为多块侧立横向排列的砖坯4,活动支架左右两侧(图中只示出其中一侧)各一根悬壁3上分别安装有多个侧立的小轴承2用于减轻负载砖坯其坯板在滑移中的阻力,活动支架中间段左右各一根支撑杆7(图中只示出单边一根)为可折弯式,且只能往后折而不能往前折,活动支架后边是配重悬壁9用来安放配重10,左右两边各一根(图中只示出单边)撑杆8为固定型,其上位顶头与活动悬壁3的后头为活动套即可转动式套合,由人力将负载有砖坯4的坯板13连及砖坯从存坯台环形带上往前推移,一板接一板将其推移到活动支架上位左右和一根前头可升降的悬壁3上,此时的两悬壁3为水平状,到时即待悬壁上排有可装一拖运车的砖坯时,由推车员工将双轮人力车5推到左右活动悬壁3之间其坯板的背面下位,与上位坯板相隔少量间隙,在继续向后推的过程中,双轮车5下位后边支架与支撑杆7中段与连接左右的横枋(图中未示出)相贴靠,再往后推进少量尺寸促使支撑杆由直变弯即往后折,从而使左右两悬壁3下沉,此时的各坯板13连及砖坯4落到了双轮车平面上,拖车员工趁机将其拖出,与此同时由于活动悬壁3的负重被消除或减轻,在后边配重10和拉簧6的作用下自动上升复位,完成一次做功循环。在图3中,由上道工序被推送过来的坯条(图中未示出)位于钢丝3和推坯头2之间的切坯台平面5上,由动力(图中未示出)带动的左右各一根推杆I (图中只示出单边一根)连及横向安装的推坯头2在套筒4中做前后移位,每来回一次将一条坯条推越多根钢丝3被分割成多块砖坯为十几二十几块不等,超越钢丝后由坯条变成砖坯落到存坯台面8事先放好的坯板(图中未示出)上,为了减轻负载砖坯的坯板在前移中的阻力而在存坯台8活动支架3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多个小轴承12,由推板员工一板又一板地将负有砖坯的坯板从存坯台8推往活动支承架3上的平面,当排到足够有一拖车时,由拖车员工将人力车或动力车的台面往后推使其位于左右活动支架9之间上位坯板反面的下位,(为了便于拖运车的进入,其左右各一根活动支架的前边和中间为空位),此时由推板员工踩下踏板7,使组合式撑杆6被拉簧11拉接处往后折和上顶头往前推,由此促使左右活动撑板10上端向前并向下移位,从而将活动支架9往前并往下拉,使坯板与拖运车上平面相贴即重力落在拖运车上,待拖车员工顺势将车拖出后,踩下踏板7的工人松开脚后在拉簧11的作用下促使活动支架9上升复位。尽管将坯胎即砖坯或瓦坯装上拖运车的方法有多种多种,但其结构与做功原理与上述大同小异,一是存在劳动强度大,一旦产量较高就需要多人参加递板、放板、抬板或推板,由于左右两侧不便站多人,因此只适合低产量做业,二是坯板必不可少而增加了生产成本等弊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在装车作业中既无须人力又无须坯板的一种简易省力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将存坯台安装成可自动向前伸展变长和自动回位变短的活动式,以及选用原位旋转的环形输送带取代拖运坯胎车车箱上平面,其具体做法为:在存坯台平面以横向安放若干根可旋转的托辊为纵向即前后以等距离排列,借助环形带以纵向上下将各托辊做环形包裹,其下边后段的包裹层下沉一定尺寸,并在下沉处其下止点即最低处的内侧安放配重用于下压。托辊由中心轴杆与外套及两端头走轮组合而成,三者都可单独转动,中心轴杆也可以不转动,两端走轮可顺轨道做前后移位,并借助线绳即拉线将各托辊其中心轴杆两头分别以纵向牵连,在左右的前边和中间位的固定机架上分别安装各一个可原位旋转的滑轮,左右连接各托辊中心轴杆的线绳向前延伸至超越最前边一根托辊再往后搭绕在前后各一个滑轮上再往下一定尺寸,拉线下端头与配重相连,在配重的作用下将线绳拉紧,从而使存坯台平面即上层环形带的前后长度为最长,其长度尺寸以需要存放多少排砖坯为准,其做功原理为:当切坯台上的单条坯条被推越钢丝被分割成一排为多块砖坯后被推到存坯台台面上,由于存坯台其台面为可纵向旋转的环形带,上层环形带其下边紧贴在前后多根可旋转的托辊上,在切坯台后边推坯头的推力下促使各排砖坯同步前移,每前推一次前移一定尺寸,等于一个砖坯的长度,直到存坯台面被排满,又由于存坯台左右前边拉线下端的配重(前配重)斤两略大于后边环形带下沉处内侧所存放配重(后配重)的斤两,使得前配重连及拉线下头呈下降趋势,后配重连及环形带下沉处前后双层呈上升趋势,但此时的左右拉线已被拉紧而既不能上升也不能下降。当存坯台上的砖坯已排满或接近排满时,由拖车员工借助车尾的推力将存坯台前边往后顶,其顶力加上环形带后配重的重力二者大于前配重的拉力,由此促使存坯台前边起的各托辊依次后移使存坯台面由长变短,在后移中下层环形带后边下沉处继续往下,这样存坯台面上的前边砖坯一排又一排地从存坯台上落到拖运车平面上,待到车平面排满后拖车员工将车开出,其存坯台面前边由于消除了挤压,在前配重斤两即重力大于后配重的作用下立即前移变长而复位,初复位时留有一定的空位,从而有充分的时间用于等待下一拖运车,即不会因在更换拖运车过程中造成暂停作业。为了杜绝拖运车尾端在顶退存坯台面环形带和托辊时彼此发生相对摩擦,而在最前边一个拖辊的两头其环形带左右两边缘之外各套装一个可转动的靠轮,拖运车后端头其托辊或环形带左右某处只与靠轮相贴,由于靠轮和托辊连及车平面的环形输送带都是可转动的,并且在相贴中或者为不转,或者一个为顺转一个为反转,二者必居其一,从而而消除了相对摩擦,即拖运车后端头其托辊或环形带为主动、靠轮为被动,前者为顺转、后者为反转,恰似两圆盘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砖坯自动上车装置,由切坯机和存坯台及拖运车为主要部件所组成,其特征为:在存坯台面和拖运车其存放砖坯平面以横向安装和纵向排列若干根可旋转的托辊,外加环形带将各托辊其中间段一定长度以纵向做上下环形包裹在同一根环形带中;安装在存坯台最前边的一根托辊两头分别与各一根拉线其中一头相连,拉线另一头顶端挂有配重,其中间段由滑轮所支承和定位;存坯台环形带下边往下转弯再往上,并在转弯处的内侧安放有配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武,
申请(专利权)人:刘运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