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带辅助调偏装置,用于调整跑偏的皮带的位置,其包括两个相对称的设置于皮带的运行方向两侧的调偏单元以及与调偏单元相连接并检测皮带的运行是否跑偏的跑偏传感器,调偏单元包括安装组件、固定转轴、下压轮、移动转轴、上压轮;固定转轴固定设置于安装组件的下部,下压轮转动安装于固定转轴上;移动转轴设置于安装组件上并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上压轮转动安装于移动转轴上;上压轮和下压轮的轴线相平行且上压轮、下压轮均设置于同一竖直面内,上压轮和下压轮的轴线与皮带的运行方向的垂线之间均形成一锐角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更好地辅助传统调偏装置将皮带(尤其是长皮带)进行辅助纠偏,从而保证皮带运输机的正常运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皮带输送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皮带辅助调偏装置。
技术介绍
铺装机、预压机是人造板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铺装、预压运输皮带能否正常运行对整条人造板生产线的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一些生产线铺装、预压运输皮带共用一条,因此整条运输皮带长度较长,且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运输皮带会变形。根据运输皮带出现故障的统计数据分析,当一条皮带特别是长皮带正确安装投入使用后,其出现的主要故障就是跑偏。跑偏是指在皮带运动时,皮带摆动幅度过大,其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偏离整个皮带支撑架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事实上,皮带在运行过程中跑偏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跑偏的程度,跑偏一旦发生,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皮带的运动状况迅速恶化,造成漏料、磨损,严重时甚至会拉断皮带,中断整个环节。目前,绝大部分的生产线只有一套传统的气缸(或液压缸)驱动辊筒前后摆动模式的调偏装置,有时达不到良好的调偏效果,运输皮带有时还是会跑偏,造成生产线的停机,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皮带跑偏问题的皮带辅助调偏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带辅助调偏装置,用于调整跑偏的皮带的位置,所述的皮带辅助调偏装置包括两个相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方向两侧的调偏单元、与所述的调偏单元相连接并检测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是否跑偏的跑偏传感器;所述的调偏单元包括安装组件、固定转轴、下压轮、移动转轴、上压轮;所述的固定转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安装组件的下部,所述的下压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的固定转轴上;所述的移动转轴设置于所述的安装组件上并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的上压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的移动转轴上;所述的上压轮的轴线与所述的下压轮的轴线相平行且所述的上压轮与所述的下压轮设置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的上压轮的轴线与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方向的垂线之间、所述的下压轮的轴线与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方向的垂线之间均形成一锐角夹角。优选地,所述的移动转轴通过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安装组件上;所述的移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的气缸的缸体和活塞分别与所述的安装组件和所述的移动转轴相连接,且所述的气缸在竖直方向内伸缩。优选地,所述的气缸与所述的移动转轴通过连杆组件相连接;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的安装组件相转动连接的摆动杆,所述的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气缸的活塞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转轴连接于所述的摆动杆上。优选地,所述的气缸与气路系统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架、与所述的安装架相连接的支架,所述的固定转轴和所述的移动转轴均安装于所述的支架上。优选地,所述的锐角夹角为5°至2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本技术采用两个相对称设置于皮带运行方向两侧的调偏单元和跑偏传感器,能更好地辅助传统调偏装置将皮带(尤其是长皮带)进行辅助纠偏,从而保证皮带运输机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A-A面剖视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固定架;2、支架;3、上压轮;4、移动转轴;5、摆动杆;6、气缸;7、气路系统;8、下压轮;9、固定转轴;10、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调整跑偏的皮带位置的皮带辅助调偏装置,其包括两个相对称的设置于皮带运行方向两侧的调偏单元,以及与调偏单元相连接并检测皮带运行是否跑偏的跑偏传感器。该调偏单元包括安装组件、固定转轴9、下压轮8、移动转轴4、上压轮3。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架I与支架2,固定架I用于将整个组件固定于运输机的纵梁上,支架2与固定架I相连接,支架2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转轴9与移动转轴4,其中固定转轴9固定设置于安装组件的下部,其上转动安装有下压轮8,该压轮可用尼龙轮或钢轮包胶;移动转轴4通过移动组件设置于安装组件上并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其上转动安装有上压轮3。上压轮3和下压轮8设置于同一竖直面内,两者的轴线相平行,同时上压轮3和下压轮8的轴线均与皮带10的运行方向的垂线之间形成一锐角夹角(如附图2所示),该锐角夹角a 一般为5°至20°。以上提到的移动组件具体为气缸6,气缸6连接有气路系统7,本装置一般采用短程气缸或薄型气缸,其包括有缸体和活塞,其缸体与安装组件相连接,其活塞上连接有连杆组件,具体的,连杆组件为一摆动杆5,活塞固定连接于摆动杆5的一端,摆动杆5的另一端与安装组件的支架2相转动连接,移动转轴4与摆动杆5相连接,气缸6在竖直方向内伸缩,其可控制摆动杆5以其与支架2的转动连接点为中心而上下方向摆动,进而使得移动转轴4上下移动。在跑偏传感器检测到皮带10跑偏时其发出跑偏信号至调偏单元来控制该侧气缸6伸出,使得上压轮3和下压轮8夹紧皮带。以下具体阐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皮带10正常运行时,皮带10位于上压轮3和下压轮8之间,上压轮3离皮带10有一定距离,下压轮8托在皮带10下面。一旦皮带10出现跑偏现象,跑偏传感器即可检测到跑偏状态并发出跑偏信号至调偏单元,调偏单元根据跑偏信号而启动气路系统7,气路系统7控制该侧气缸6伸出,气缸6活塞在竖直方向内将上压轮3下压使得上压轮3和下压轮8将皮带10夹紧,皮带10运行带动两压轮转动,此时压轮对皮带亦有反作用力。由于上压轮3和下压轮8的轴线均与皮带10的运行方向的垂线之间形成一锐角夹角a,上压轮3和下压轮8可依靠该反作用力指向皮带10中心线方向的分力将皮带10调正。本装置能广泛地应用于中高密度的刨花板等人造板生产线及一些长皮带的运输机上,辅助传统调偏装置,将皮带(尤其是长皮带)进行辅助纠偏,保证皮带运输机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可运用于网带的辅助调偏。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辅助调偏装置,用于调整跑偏的皮带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辅助调偏装置包括两个相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方向两侧的调偏单元、与所述的调偏单元相连接并检测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是否跑偏的跑偏传感器; 所述的调偏单元包括安装组件、固定转轴、下压轮、移动转轴、上压轮;所述的固定转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安装组件的下部,所述的下压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的固定转轴上;所述的移动转轴设置于所述的安装组件上并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的上压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的移动转轴上; 所述的上压轮的轴线与所述的下压轮的轴线相平行且所述的上压轮与所述的下压轮设置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的上压轮的轴线与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方向的垂线之间、所述的下压轮的轴线与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方向的垂线之间均形成一锐角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辅助调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转轴通过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安装组件上;所述的移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的气缸的缸体和活塞分别与所述的安装组件和所述的移动转轴相连接,且所述的气缸在竖直方向内伸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辅助调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与所述的移动转轴通过连杆组件相连接;所述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辅助调偏装置,用于调整跑偏的皮带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辅助调偏装置包括两个相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方向两侧的调偏单元、与所述的调偏单元相连接并检测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是否跑偏的跑偏传感器;所述的调偏单元包括安装组件、固定转轴、下压轮、移动转轴、上压轮;所述的固定转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安装组件的下部,所述的下压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的固定转轴上;所述的移动转轴设置于所述的安装组件上并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的上压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的移动转轴上;所述的上压轮的轴线与所述的下压轮的轴线相平行且所述的上压轮与所述的下压轮设置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的上压轮的轴线与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方向的垂线之间、所述的下压轮的轴线与所述的皮带的运行方向的垂线之间均形成一锐角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文达,李金永,宋惠萌,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福马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