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自行车驱动装置,其包含有一花鼓、一套筒、一棘齿套环、多个线性弹簧及多个棘爪。其中花鼓于轴孔一端设有一棘齿套环,其内壁环设有多个棘齿。而套筒对应棘齿套环的一端设有一套接段,且于套接段横向平行围绕套筒表面设有多个第一线槽,并沿各第一线槽交错设置多个棘爪槽,使棘爪槽呈两层配置的样态,提供棘爪对应设置。其中棘爪对应第一线槽设有一第二线槽,又棘爪两端分别设有一轴部及一齿部。通过轴部使棘爪容置于各棘爪槽时,配合线性弹簧的约束,使齿部作预设角度向外偏移,而与棘齿相互卡合,进而连动花鼓运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的花鼓,特别是利用棘爪错位配置,确保棘爪角度偏移,且可快速与棘齿相互卡合的一种自行车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的行进是因使用者通过踏板的踩踏驱使其行进。当踏板正向踩踏时,齿轮盘会带动套筒、花鼓而连动车轮正向转动。又当使用者停止或反向踩踏自行车踏板时,通过套筒与花鼓形成空转,以防止车轮变成反向转动。现有花鼓结构如图12所示,在花鼓轴孔11内壁设置多个棘齿12,配合一套筒2于一端设有一棘齿轮21,且于棘齿轮21的棘槽22设置棘爪23,通过一线性弹簧24以限位棘爪23于棘槽22。当套筒2旋转时会使棘爪23的齿部231与花鼓I的棘齿12相互卡合,进而连动花鼓1,由于棘爪23受线性弹簧24约束,而使棘爪23的齿部231呈一预设角度向棘槽22外凸出,其结构上常发生以下缺失:1.利用线性弹簧24约束多个棘爪23,容易因棘爪23与棘齿21卡合时,其棘爪23受力而顶升线性弹簧24,造成线性弹簧24对后方棘爪23约束力降低,导致后方棘爪23的齿部231无法维持向外角度,故齿部231无法与棘齿21相互卡合。如此套筒2无法平均分配作用力于花鼓1,除容易导致棘爪23损坏外,其力量无法有效分配。2.另外,部份棘爪23因约束力的降低,造成棘爪23向外凸出的角度不足,导致与棘齿12卡合反应延迟或无法产生卡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艺的问题与缺失,本技术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驱动装置,用以 解决现有线性弹簧约束力不足,以及棘爪无法保持预设角度的问题与困扰。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自行车驱动装置,包含:一花鼓,至少设置一轴孔;一棘齿套环,设置于该轴孔,其内壁环设有多个棘齿;一套筒,一端对应套衔该棘齿套环设有一套接段,并于该套接段横向平行围绕并交错设有多个第一线槽,且沿各该第一线槽交错设置多个棘爪槽,使各该棘爪槽呈两层设置的样态;多个棘爪,各该棘爪对应各该棘爪槽设置,其中各该棘爪上设有一第二线槽,且各该棘爪两端分别设有一轴部及一齿部;以及多个线性弹簧,各该线性弹簧分别对设置于各该第一线槽及第二线槽,以限位各该棘爪于各该棘爪槽,通过各该轴部配合相对应的各该棘爪槽,以使各该齿部呈预设角度向外偏移,并使各该齿部与相对应的各该棘齿相互卡合。其中,该齿部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齿段及一第二齿段,且该第二齿段位于该第一齿段后方。其中,各该棘爪槽前后以15度至58度间的角差间距配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自行车驱动装置,包含:一花鼓,至少设置一轴孔;一棘齿套环,设置于该轴孔,其内壁环设有多个棘齿;一套筒,一端对应套衔该棘齿套环设有一套接段,并于该套接段横向平行围绕并交错设置多个棘爪槽,使各该棘爪槽呈两层设置的样态,另各该棘爪槽底部设有一限位孔;多个棘爪,各该棘爪对应各该棘爪槽设置,其中各该棘爪两端分别设有一轴部及一齿部;以及多个弹性元件,对应设置于该限位孔,以常态推顶各该齿部与相对应的各该棘齿相互卡合。其中,各该棘爪槽前后以15度至58度间的角差间距配置。本技术再提供一种自行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花鼓,至少设置一轴孔;一棘齿套环,设置于该轴孔,其内壁环设有多个棘齿;一套筒,一端对应套衔该棘齿套环设有一套接段,并于该套接段横向平行围绕并交错设置多个棘爪槽,使各该棘爪槽呈两层设置的样态,另各该棘爪槽两端分设有一第一容置部及一第二容置部;多个棘爪,各该棘爪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一容置,其中各该棘爪两端分别设有一轴部及一齿部;以及多个弹性片体,对应设置于各该第二容置部,以常态推顶各该齿部与相对应的各该棘齿相互卡合。其中,各该棘爪槽前后以15度至58度间的角差间距配置。本技术再提供一种自行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花鼓,至少设置一轴孔;一棘齿套环,设置于该轴孔,其内壁环设有多个棘齿;一套筒,一端对应套衔该棘齿套环设有一套接段,并于该套接段横向平行围绕并交错设置多个棘爪槽,使各该棘爪槽呈两层设置的样态;多个棘爪,各该棘爪对应设置于各该棘爪槽,其中各该棘爪两端分别设有一轴部及一齿部,且于该齿部设有一嵌槽;以及多个磁性兀件,对应设置于各该嵌槽,使各该齿部常态磁附于相对应的各该棘齿。其中,各该棘爪槽前后以15度至58度间的角差间距配置。本技术再提供一种自行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花鼓,至少设置一轴孔;一棘爪套环,设置于该轴孔,其内壁横向平行围绕并交错设有多个第一线槽,且沿各该第一线槽交错设置多个棘爪槽,使各该棘爪槽呈两层设置的样态;一套筒,一端对应套衔该棘爪套环设有一套接段,并于该套接段设有多个棘齿;多个棘爪,对应各该棘爪槽设置,其中各该棘爪上设有一第二线槽,且各该棘爪两端分别设有一轴部及一齿部;以及多个线性弹簧,各该线性弹簧分别对设置于各该第一线槽及第二线槽,以限位各该棘爪于各该棘爪槽,通过各该轴部配合相对应的各该棘爪槽,以使各该齿部呈预设角度向外偏移,并使各该齿部与相对应的各该棘齿相互卡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轴部使棘爪容置于各棘爪槽时,配合线性弹簧的约束,使齿部作预设角度向外偏移,而与棘齿相互卡合,进而连动花鼓运动。承上所述,本技术的自行车驱动装置,通过棘爪平行且错位的配置于套筒,大幅延长棘爪相邻的距离,并可降低线性弹簧约束棘爪的数量,确保棘爪与棘齿卡合时,后方棘爪不会因线性弹簧的变形,而影响其角度的维持。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其实施例示意图。图2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其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其剖面示意图。图4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第二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5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第二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6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第三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7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第三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8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第四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9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第四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10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第五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11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第五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12现有花鼓结构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花鼓,11:轴孔,12:棘齿,2:套筒,21:棘齿轮,22:棘槽,23:棘爪,231:齿部,24:线性弹簧,3:花鼓,31:轴孔,4、4,:套筒,41、41’:套接段,411:棘齿,42:第一线槽,43:棘爪槽,44:棘爪槽,441:限位孔,45:棘爪槽,451:第一容置部,452:第二容置部,46:棘爪槽,5:棘齿套环,5’:棘爪套环,51:棘齿,52:第一线槽,53:棘爪槽,6:线性弹簧,61:弹性元件,62:弹性片,621:弹性段,63:磁性元件,7:棘爪,71:第二线槽,72:轴部,73:齿部,731:第一齿段,732:第二齿段,74:棘爪,741:轴部,742:齿部,743:第一齿段,744:第二齿段,75:棘爪,751:轴部,752:齿部,753:第一齿段,754:第二齿段,76:棘爪,761:轴部,762:齿部,763:嵌槽,764:第一齿段,765:第二齿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自行车驱动装置实施例。请参照相关图式与说明,为便于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以下相同元件采相同符号标示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中图1是本技术自行车驱动装置实施例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花鼓,至少设置一轴孔;一棘齿套环,设置于该轴孔,其内壁环设有多个棘齿;一套筒,一端对应套衔该棘齿套环设有一套接段,并于该套接段横向平行围绕并交错设有多个第一线槽,且沿各该第一线槽交错设置多个棘爪槽,使各该棘爪槽呈两层设置的样态;多个棘爪,各该棘爪对应各该棘爪槽设置,其中各该棘爪上设有一第二线槽,且各该棘爪两端分别设有一轴部及一齿部;以及多个线性弹簧,各该线性弹簧分别对设置于各该第一线槽及第二线槽,以限位各该棘爪于各该棘爪槽,通过各该轴部配合相对应的各该棘爪槽,以使各该齿部呈预设角度向外偏移,并使各该齿部与相对应的各该棘齿相互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柳迎,
申请(专利权)人:黄柳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