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065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包括多个单位组串联设置,每一单位组分别包括:设备土建基础、抛丸机主室体、抛丸设备、除尘系统、传送系统,所述抛丸设备设置于设备土建基础上,所述抛丸机主室体固定于设备土建基础并连接所述抛丸设备,所述传送系统贯通抛丸机主室体,所述除尘系统连接于所述抛丸机主室体,其中,所述每一单位组为无间隔串联连接。相较于现有的抛丸组线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少、提高打砂效率、降低工作环境噪音、设备密闭性好,降低了粉尘的溢出,改善作业环境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砂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排布的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处理钢板表面氧化皮或铁锈的主要工艺为抛丸,抛丸设备以四抛头、八抛头、16抛头等为一组单位按照线体工艺速度要求串联(2组4抛头、3组4抛头、4组4抛头或是2组8抛头、3组8抛头、4组8抛头或者是I组16抛头、2组16抛头、3组16抛头、4组16抛头等),以满足高速生产的需要,每组单位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如图1所示,现有的组线排布设备的特征在于:1、单位组与单位组之间按照设计要求布置支撑被抛丸材料的输送辊轮等过渡装置;2、承载单位组的设备基础专配专用于各自单位组;3、每单位组之间有一定的空间相隔离L。目前此种抛丸设备的排布有如下待改善问题:1、配置生产线以独立单位组串联,设备基础施工工作量大、耗材多,存在浪费;2、配置生产线以独立单位组串联,单位组在被抛丸材料进出口存在粉尘污染,使工作车间、人员处在不良好工作环境之中(包括噪音);3、配置生产线以独立单位组串联,每组之间的过渡是种长度浪费,使得生产线长度增加、占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可缩短布线长度、减少抛丸粉尘污染、抛丸噪音污染、降低设备基础工程施工难度及降低成本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包括多个单位组串联设置,每一单位组分别包括:设备土建基础、抛丸机主室体、抛丸设备、除尘系统、传送系统,所述抛丸设备设置于设备土建基础上,所述抛丸机主室体固定于设备土建基础并连接所述抛丸设备,所述传送系统贯通抛丸机主室体,所述除尘系统连接于所述抛丸机主室体,其中,所述每一单位组为无间隔串联连接。上述的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其中,所有所述单位组的设备土建基础为一体结构,所述设备土建基础为设置于地平面之下的坑式结构。上述的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其中,所述抛丸设备包括:作业钢平台、钢丸提升装置和至少一组抛头机组,所述钢丸提升装置设置于所述坑式结构内,所述作业钢平台设置于钢丸提升装置的顶部,至少一组抛头机组设置于所述抛丸机主室体上并连接所述钢丸提升装置。上述的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其中,每组抛头机组分别包括上抛头机组和下抛头机组,上抛头机组和下抛头机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抛丸机主室体的上面和下面并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钢丸提升装置。上述的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组抛头机组包括:2组4抛头、3组4抛头、4组4抛头或是2组8抛头、3组8抛头或4组8抛头或者I组16抛头、2组16抛头、3组16抛头、4组16抛头。上述的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其中,所述传送系统为连续的输送辊道,所述输送辊道为倾斜设置,所述抛丸机主室体为相同角度的倾斜设置。上述的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其中,所述输送辊道、所述抛丸机主室体其倾斜设置角度为30° 60°。上述的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其中,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除尘罩以及抽风设备,所述除尘罩连接于所述抛丸机主室体,所述抽风设备连接所述除尘罩。上述的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其中,所述除尘系统包括:抽风设备、钢砂灰吸附箱以及水幕,所述水幕设置于邻近所述抛丸设置或者抛丸机主室体内的任意位置,所述钢砂灰吸附箱设置于所述水幕之下,所述抽风设备连接所述抛丸机主室体。上述的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其中,所述每一单位组的无间隔串联连接为每一单位组的所述抛丸机主室体的无间隔串联连接,无间隔串联的抛丸机主室体的一端部还设置有高压吹风口。上述的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其中,所述抛丸机主室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耐磨材料层。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相较于现有的抛丸组线设备其优势表现为:具有占地面积少、提高打砂效率、降低工作环境噪音、设备密闭性好,降低了粉尘的溢出,改善作业环境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抛丸组线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主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侧视图;图5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抛丸机主室体I钢丸提升装置2除尘系统3上抛头机组4下抛头机组5主室体耐磨衬板 6传送系统7作业钢平台8设备土建基础9高压吹风口10除尘风罩 11回收管12钢丸储存室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在图2至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揭示一种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不具有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每单位组之间具有的空间相隔离L。如图所示,本技术揭示的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为多个单位组按照无间隔的形式串联为一体。每一单位组分别包括:设备土建基础9、抛丸机主室体1、钢丸提升装置2、上抛头机组4、下抛头机组5、除尘系统3、传送系统7。参见图2至图5,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多个单位组的设备土建基础9设置为一整体,即,多个单位组为同一个土建基础作为支撑,如图3所示,设备土建基础9是为位于地平面之下的坑式结构,多个单位组部分设置于坑式结构内,即,部分低于地平面。进一步地,本技术抛丸设备包括:作业钢平台8、钢丸提升装置2和至少一组抛头机组,钢丸提升装置2的底部设置于坑式结构内,作业钢平台8设置于钢丸提升装置2的顶部,用于承载钢丸提升装置2运送的钢丸(或钢砂)并分别通过管道连通上抛头机组4和下抛头机组5以输送钢丸(或钢砂)。抛头机组包括抛丸机主室体1、至少一组抛头机组,抛丸机主室体I设置于作业钢平台8的下部并固定于设备土建基础9上,每一组抛头机组包括上抛头机组4以及下抛头机组5分别设置于抛丸机主室体I的上面及下面,传送系统7设置于抛丸机主室体I内,用于传送被抛丸材料(钢板)沿图2中箭头所示B的方向输送至抛丸机主室体I内进行抛丸处理。本技术可依据不同需求抛头机组选择采用2组4抛头、3组4抛头、4组4抛头或是2组8抛头、3组8抛头、4组8抛头或者是I组16抛头、2组16抛头、3组16抛头、4组16抛头等,不作具体限定。参见图4、图5,如图所示,为了更好的清除被抛丸材料上的钢丸(或钢砂)以及抛丸处理产生的杂尘,本技术可以考虑将传送系统7设计为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可以在0°、0°之间进行选择,本实施例较佳的倾斜度范围可为30°飞0°。当然传送系统7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而选择具体设置,例如,采用水平设置或其它角度设置均可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不作具体限定。本技术传送系统7为连续的输送辊形成的输送辊道,设置于设备土建基础9上并贯通每一抛丸机主室体I,用于输送被抛丸材料于上抛头机组4和下抛头机组5之间通过,以便将被抛丸材料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同样的,抛丸机主室体I相应于传送系统7的设置也可以设置为水平或相同角度的倾斜设置。当然,传送系统不限于采用输送辊道,也可采用例如输送链、输送带等其它传送方式不作限定。为了保护和提高抛丸室的寿命,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于抛丸机主室体的内壁上设置主室体耐磨衬板6,主室体耐磨衬板6采用耐磨材料,较佳的耐磨材料可选择为ZG27Gr,厚度10 15_。每一抛丸机主室体I的底部设置有钢丸出口,通过回收管12将钢丸送至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间隔连续打砂机组设备,包括多个单位组串联设置,每一单位组分别包括:设备土建基础、抛丸机主室体、抛丸设备、除尘系统、传送系统,所述抛丸设备设置于设备土建基础上,所述抛丸机主室体固定于设备土建基础并连接所述抛丸设备,所述传送系统贯通抛丸机主室体,所述除尘系统连接于所述抛丸机主室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单位组为无间隔串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兰庆兰健程振东张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