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001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6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装置,该铸造装置主要包括:上箱、直浇口、横浇道、内浇道、砂芯、中箱、下箱;所述上箱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下箱位于整个装置的下部,中箱位于上箱和下箱之间;砂芯位于整个铸造装置的中心位置;直浇口穿过整个上箱和4/5的中箱;内浇道位于下箱与中箱的结合部;横浇道位于直浇口和内浇道之间;轮毂的形状与砂芯和中箱、下箱之间的型腔形状一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铸造装置,不仅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轮毂是车桥的主要构件,该零件承载重量大,其壁厚厚薄不均,在零件的中部有10个凹面,铸造生产有一定的难度,沿用老方法,凹面处下坭芯,生产效率低,费工费时,很难满足用户生产需求。该产品的年用量大约近10000台,每台两个轮毂,因此极具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铸造生产装置,改变传统的造型下芯方法来达成铸件要求。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装置,该铸造装置主要包括:上箱、直浇口、横浇道、内浇道、砂芯、中箱、下箱;所述上箱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下箱位于整个装置的下部,中箱位于上箱和下箱之间;砂芯位于整个铸造装置的中心位置;直浇口穿过整个上箱和4/5的中箱;内浇道位于下箱与中箱的结合部;横浇道位于直浇口和内浇道之间;轮毂的形状与砂芯和中箱、下箱之间的型腔形状一致。采用本技术铸造装置,不仅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仅,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竟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汽车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铸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汽车轮毂是一种质量要求较高的铸件,原有的铸造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最主要的是效率低且成本高。图1是汽车轮毂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铸造装置在原有铸造进行了改进,改变分模结构,减少砂芯个数,从而减少了打芯、下芯两个步骤。如图2所示,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装置,主要包括:上箱1、直浇口2、横浇道3、内浇道4、砂芯6、中箱7、下箱8。上箱I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下箱8位于整个装置的下部,中箱7位于上箱I和下箱8之间;砂芯6位于整个铸造装置的中心位置;直浇口 2穿过整个上箱6和4/5的中箱7 ;内浇道4位于下箱8与中箱7的结合部;横浇道3位于直浇口 2和内浇道4之间。轮毂5的形状与砂芯6和中箱7、下箱8之间的型腔形状一致。本技术将原来的两个砂芯改为一个砂芯,取消了原来的一号砂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且操作比以前方便,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产品质量完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本技术铸造装置不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更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竟争力。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铸造装置主要包括:上箱(I)、直浇口(2)、横浇道(3)、内浇道(4)、砂芯(6)、中箱(7)、下箱⑶;所述上箱⑴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下箱(8)位于整个装置的下部,中箱(7)位于上箱(I)和下箱(8)之间;所述砂芯(6)位于整个铸造装置的中心位置;直浇口⑵穿过整个上箱(6)和4/5的中箱(7);内浇道⑷位于下箱⑶与中箱⑵的结合部;横浇道⑶位于直浇口⑵和内浇道⑷之间;轮毂(5)的形状与砂芯(6)和中箱(7)、下箱(8)之间的型腔形状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装置,该铸造装置主要包括上箱、直浇口、横浇道、内浇道、砂芯、中箱、下箱;所述上箱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下箱位于整个装置的下部,中箱位于上箱和下箱之间;砂芯位于整个铸造装置的中心位置;直浇口穿过整个上箱和4/5的中箱;内浇道位于下箱与中箱的结合部;横浇道位于直浇口和内浇道之间;轮毂的形状与砂芯和中箱、下箱之间的型腔形状一致。采用本技术铸造装置,不仅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文档编号B22C9/28GK203030839SQ20132003009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吴承海, 田应旭 申请人:遵义市凯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铸造装置主要包括:上箱(1)、直浇口(2)?、横浇道(3)、内浇道(4)、砂芯(6)、中箱?(7)、下箱(8);所述上箱(1)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下箱(8)位于整个装置的下部,中箱(7)位于上箱(1)和下箱(8)之间;所述砂芯(6)位于整个铸造装置的中心位置;直浇口(2)穿过整个上箱(6)和4/5的中箱(7);内浇道(4)位于下箱(8)与中箱(7)的结合部;横浇道(3)位于直浇口(2)和内浇道(4)之间;轮毂(5)的形状与砂芯(6)和中箱(7)、下箱(8)之间的型腔形状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海田应旭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凯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