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节气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7311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1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节气门调节装置,包括通过螺栓连接且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上相对设置有用于连通发动机气缸和进气歧管的n个进气通道,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进气通道截面积的滑板,滑板上设置有与进气通道相应的通孔,所述通孔数量为n-1个;所述下板上设置有供滑板在下板内移动的滑板运动槽,滑板通过设置在下板下方的驱动机构在滑板运动槽内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用于根据发动机的运动工况改变进气歧管的进气截面,从而实现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具有相匹配的进气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设备中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与气缸之间气流量的阀开度调节装置,属于发动机节气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最普遍使用的动力设备之一,传统的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大多采用进气歧管通过密封垫片直接与发动机缸体相连接的方式,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进入气缸的新鲜空气量都是恒定的,从而也就不能实现发动机在高低不同负荷下得到最适合的进气状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市场上的汽车多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后,为进一步改善发动机的性能,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结构也随之进行了改进,为兼顾高速性能和中低速性能的匹配,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可变进气技术,可变进气机构的方式有:改变气门升程、改变配气相位、改变进气歧管上稳压腔容积、改变进气歧管长度等。但目前实现可变进气的各种机构都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发动机节气门调节装置,用于根据发动机的运动工况改变进气歧管的进气截面,达到实现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具有相匹配的进气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节气门调节装置,包括通过螺栓连接且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上相对设置有用于连通发动机气缸和进气歧管的η个进气通道,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进气通道截面积的滑板,滑板上设置有与进气通道相应的通孔,所述通孔数量为η-1个;所述下板上设置有供滑板在下板内移动的滑板运动槽,滑板通过设置在下板下方的驱动机构在滑板运动槽内运动。所述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下板下端面的真空控制阀和设置在下板上端面的摇臂,所述真空控制阀通过拉杆连接一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摇臂的转轴。本技术的改进在于:所述下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供摇臂运动的摇臂运动槽,所述摇臂与滑板相配合的端面设置有与滑板卡接的凸块。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置有形状与下板边沿相应、用于密封滑板的密封垫。本技术的改进还在于:所述进气通道为双进气通道。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采用滑板式结构,通过发动机ECU控制器控制真空调节器,真空调节器进一步控制真空控制阀的真空度,真空控制阀通过连接板将直线往复运动变为圆周运动,从而控制滑板在运动槽内移动,进而通过滑板的位置变化实现控制发动机进气歧管和气缸之间双进气道中的进气通道的开闭,最终达到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进气量不同的控制,使发动机在任何转速下均处于最佳进气状态。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及成本低,本技术的应用在不影响高速性能的同时,有效改善了发动机的中低速性能,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改善了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能,降低了发动机低速低负荷时的排放。本技术的另一优点是通用性好,通过改变安装光孔尺寸和位置,就可以把本技术安装于现有的发动机气缸体和进气歧管之间,从而改善现有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提高发动机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体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全开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半开状态示意图。其中:1.下板,2.滑板,3.密封垫,4.上板,5.摇臂,6.连接板,7.真空控制阀,8.轴用挡圈,9.安装孔,10.摇臂运动槽,11.双进气通道,12.凸块,15.拉杆,16.滑板运动槽,19.摇臂运动初始点,20.摇臂运动终止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发动机节气门调节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板4、密封垫3、滑板2、下板I以及驱动机构。上板和下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双进气通道11,上板上的双进气通道与下板上的双进气通道相应设置,用于连通发动机的气缸和进气歧管;上板和下板的边沿还分别匀布有十个相对设置的安装孔9,不仅用于将上板和下板固定在一起,上板上的安装孔还用于与发动机的气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板上的安装孔还用于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板与下板之间还设置的密封垫3,防止上板和下板之间通气时发生漏气事故。滑板2位于上板和下板之间,滑板上设置有三个通孔,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与相邻进气通道之间的距离相应,且滑板的长度以及宽度均小于上板和下板的长度和宽度。下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滑板运动槽16,滑板2位于滑板运动槽16内,并能够在滑板运动槽内来回移动,用于改变进气通道的截面积。当滑板移动至一侧极限时,上板和下板上的进气通道完全导通;当滑板移动至另一侧极限时,上板和下板上的进气通道成半闭合状态。驱动机构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真空控制阀7、连接板6和摇臂5。真空控制阀7的机座固定设置在下板I的下端面上,真空控制阀7的输出端通过拉杆15固定连接连接板6的一端;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摇臂5的转轴;摇臂5的转轴和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轴用挡圈8。摇臂5位于下板I和滑板2之间,下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摇臂运动槽10,用于供摇臂在摇臂运动槽内来回运动。摇臂的上端面设置有凸块12,凸块与滑板卡接,用于使滑板在真空控制阀的带动下在下板上左右移动。本技术安装时,首先,将摇臂5放置在摇臂运动槽10内,摇臂5的转轴穿过下板,摇臂与下板之间还可设置一 O型密封圈;第二步,将滑板2放置在下板的滑板运动槽16内,并使滑板的下端面与摇臂上端面的凸块12卡接;第三步,将密封垫3放置在下板I上;第四步,将上板4盖在密封垫3上,将螺栓穿过安装孔将上板和下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五步,将摇臂转轴的下端通过轴用挡圈8固定连接在连接板6的一端;第六步,将真空控制阀7固定在下板的下端面上,再将真空控制阀的输出轴与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拉杆15固定连接;最后将本技术固定安装在发动机的气缸和进气歧管之间,将真空控制阀通过真空调节器连接发动机E⑶控制器即可。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由于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所需的新鲜空气进气量也不同的,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本技术处于半开启状态,如图5所示;此时摇臂5位于摇臂运动槽10的最左侧,即图2中摇臂运动初始点19位置。随着发动机转速的不断升高,发动机ECU控制器通过控制真空调节器,进一步控制真空控制阀7内的真空度,当真空控制阀内的真空度发生变化的同,带动拉杆伸缩,拉杆伸缩的直线运动带动连接板做圆周运动,连接板的圆周运动进一步带动摇臂以转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由于摇臂的圆周运动带动滑板在滑板运动槽内做往复直线运动,进而实现了上板双进气通道与下板双进气通道之间进气截面积的控制,从而达到节流效果。当摇臂运动到摇臂运动槽最右侧时,本技术处于全开启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摇臂的位置即图2中的摇臂运动终止点20位置。本技术在实现进气通道从半开启到全开启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10%、20%、30%、40%及其它工况下的连续开度,从而实现多气阀功能,最终实现发动机在任何负荷下即发动机在低转速和高转速都处在一种最佳进气状态,大大提高发动机性能,增加功率并能降低油耗。当本技术用于不同型号的发动机中时,可通过改变上板和下板上安装孔的位置,来满足发动机安装需求,进一步提高本技术通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节气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螺栓连接且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板(4)和下板(1),上板(4)和下板(1)上相对设置有用于连通发动机气缸和进气歧管的n个进气通道(1),所述上板(4)和下板(1)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进气通道截面积的滑板(2),滑板(2)上设置有与进气通道相应的通孔,所述通孔数量为n?1个;所述下板(1)上设置有供滑板(2)在下板内移动的滑板运动槽(16),滑板(2)通过设置在下板(1)下方的驱动机构在滑板运动槽内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节气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螺栓连接且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板(4)和下板(I),上板(4)和下板(I)上相对设置有用于连通发动机气缸和进气歧管的η个进气通道(1),所述上板(4)和下板(I)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进气通道截面积的滑板(2),滑板(2)上设置有与进气通道相应的通孔,所述通孔数量为η-1个;所述下板(I)上设置有供滑板(2)在下板内移动的滑板运动槽(16),滑板(2)通过设置在下板(I)下方的驱动机构在滑板运动槽内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节气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下板(I)下端面的真空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