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亮专利>正文

一种无心磨床磨削轴承套圈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594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心磨床磨削轴承套圈辅助装置,它由丁字形固定板1、上下调整架2、横向调整架3和压板4组成,压板4轻压住轴承套圈,磨削时可使套圈不产生跳动,防止蹦飞,消除了套圈表面擦伤和蹦伤砂轮、导轮的现象,从而改善了套圈表面质量,降低废品率,减少砂轮及导轮的损耗,增加了操作安全感,提高了工效。(*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机械加工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无心磨床磨削轴承套圈的辅助装置。在本技术作出之前,尚未见类似装置的报道。众所周知,无心磨床在磨削轴承套圈外圆时,要将套圈中心调整到偏高于无心磨床的砂轮和导轮中心,在砂轮和导轮相同方向旋转的作用下,套圈旋转着与砂轮接触,形成磨削,从而使轴承套圈外圆达到工艺设计要求,但在磨削过程中,由于砂轮、导轮与套圈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当砂轮和导轮接触套圈时会产生一个向上挤压的力,引起套圈在磨削区域内产生跳动现象,甚至蹦飞,这样导致套圈圆度误差增大,发生套圈表面擦伤,使得废品率增加,在套圈蹦飞时,极易蹦伤砂轮和导轮,使得砂轮和导轮修正次数增加,既加快了砂轮和导轮的消耗、影响了工作效率,又严重影响了磨床的使用精度,另外操作者担心套圈蹦飞伤人,往往提心吊胆的,安全性差,也影响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心磨床磨削轴承套圈的辅助装置,能有效地控制套圈的跳动和蹦飞,消除套圈表面擦伤和蹦伤砂轮及导轮的现象,从而降低套圈废品率,提高表面质量,减少砂轮及导轮损伤和消耗,增加操作安全感。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这种无心磨床磨削轴承套圈的辅助装置是由丁字形固定板、上下调整架、横向调整架和压板组成;所述的丁字形固定板上部固定在导轮架上,下部开有长腰形孔;所述的上下调整架为L形,一端用螺栓与固定板的长腰形孔处连接,另一端开有长腰形孔;所述的横向调整架为L形,一端用螺栓与上下调整架的长腰形孔处连接;所述的压板为长方体的工程塑料,与横向调整架固接。采用本技术方案,与原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压板压住了轴承套圈,有效地控制了套圈的跳动,避免了套圈的蹦飞,从而消除了套圈表面擦伤和蹦伤砂轮与导轮的现象,降低套圈的废品率,套圈圆度误差减小,改善了表面质量;二是减少砂轮和导轮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增加了操作安全感,提高了工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无心磨床磨削轴承套圈的辅助装置的组装图。在图1实施例中,丁字形固定板1,上下调整架2,横向调整架3均采用3-5毫米的钢板制成,固定板1上部用螺栓固定在无心磨床导轮架的适当位置,固定板1下部开有长腰形孔5;上下调整架2的一端用螺栓与固定板1的长腰形孔处连,可上下调整位置,另一端也开有长腰形孔5;横向调整架3用螺栓与上下调整架2的长腰形孔5处连接,可横向调整位置;压板4采用较硬的工程塑料,与横向调整架3固接;横向调整压板4中心对准套圈,上下调整压板4以适度的力轻压住套圈,即可保证套圈在磨削时不产生跳动,防止蹦飞。压板4与横向调整架3的连接还可采用弹性连接,依靠弹性轻压住轴承套圈。权利要求1.一种无心磨床磨削轴承套圈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丁字形固定板(1)、上下调整架(2)、横向调整架(3)和压板(4)组成;所述的固定板(1)上部固定在导轮架上,下部开有长腰形孔(5);所述的上下调整架(2)为L形,一端用螺栓与固定板(1)的长腰形孔(5)处连接,另一端开有长腰形孔(5);所述的横向调整架(3)为L形,一端用螺栓与上下调整架(2)的长腰形孔(5)处连接;所述的压板(4)为长方体的工程塑料,与横向调整架(3)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心磨床磨削轴承套圈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4)与横向调整架(3)采用弹性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心磨床磨削轴承套圈辅助装置,它由丁字形固定板1、上下调整架2、横向调整架3和压板4组成,压板4轻压住轴承套圈,磨削时可使套圈不产生跳动,防止蹦飞,消除了套圈表面擦伤和蹦伤砂轮、导轮的现象,从而改善了套圈表面质量,降低废品率,减少砂轮及导轮的损耗,增加了操作安全感,提高了工效。文档编号B24B19/00GK2350161SQ9825106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亮 申请人:张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心磨床磨削轴承套圈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丁字形固定板(1)、上下调整架(2)、横向调整架(3)和压板(4)组成;所述的固定板(1)上部固定在导轮架上,下部开有长腰形孔(5);所述的上下调整架(2)为L形,一端用螺栓与固定板(1)的长腰形孔(5)处连接,另一端开有长腰形孔(5);所述的横向调整架(3)为L形,一端用螺栓与上下调整架(2)的长腰形孔(5)处连接;所述的压板(4)为长方体的工程塑料,与横向调整架(3)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张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