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542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救生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包括导轨、舱体、外导轮、内导轮、升降驱动齿轮及蜗轮减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舱体的旁侧设有空气动力加速装置,空气动力加速装置通过拉力杆与舱体相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及蜗轮减速机构之间的连接轴上设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内导轮在一根导轨上设有两对,两个内导轮成对设置在导轨的两侧,内导轮设于夹紧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夹紧液压缸受控制器控制能保持在松开、导向、夹紧三个工位中任意一个工位上。所述导轨截面为H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提高了舱体爬升速度,满足消防救援的快速要求。2)结构得到简化,同时提高了救生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救生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
技术介绍
现有公开号CN202506006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同侧导轨电动消防救生舱,能借助安装在建筑物一侧外墙上铺设的导轨,不受墙体的尺寸和形状限制,使消防设施快速到达指定楼层,将消防人员和灭火器材输送进入火场灭火,解救受困人员迅速脱离火场。由于其主要是借助墙体向上攀爬,舱体越重爬升速度越慢,墙体承重越大,因此楼层越高,速度必须更快才能满足消防的及时性,这样势必使动力系统更重,“消防救生舱”的安全系数降低,使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成了无法完成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将直升机螺旋桨拉力或高速空气流向下吹射的推力使“消防救生舱”获得向上的爬升动力,提高消防救生舱的爬升速度,减轻墙体的承重,提高爬升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包括导轨、舱体、外导轮、内导轮、升降驱动齿轮及蜗轮减速机构,所述舱体的旁侧设有空气动力加速装置,空气动力加速装置通过拉力杆与舱体相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及蜗轮减速机构之间的连接轴上设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壳体、弹簧、销轴、棘爪和棘轮,棘轮设于壳体内,对应棘轮外缘的壳体局部凹陷处设有销轴,销轴上设有棘爪,棘爪前端与壳体局部凹陷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内导轮在一根导轨上设有两对,两个内导轮成对设置在导轨的两侧,一对设于驱动齿轮的上方,另一对设于驱动齿轮的下方,内导轮设于夹紧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夹紧液压缸受控制器控制能保持在松开、导向、夹紧三个工位中任意一个工位上。所述空气动力加速装置为直升机螺旋桨或高压风机。所述导轨为I根、2根或3根。所述导轨截面为H形,表面沿延长线方向镶嵌有齿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空气动力加速装置使舱体获得向上的拉力,从而加大了舱体向上的爬升力,提高了舱体爬升速度,同时还减轻了墙体的承重状况,满足消防救援的快速要求。2)采用安全性能更强的H形导轨和三工位的导向轮系配合,结构得到简化,同时大幅提高了救生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右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单向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内导轮的三工位示意图。图中:1_直升机螺旋桨2-变速调速机构 3-电动机 4-拉力杆 5-舱体6-外导轮一 7-外导轮二 8-内导轮一 9-内导轮二 10-升降驱动齿轮11-蜗轮减速机构12-夹紧液压缸13-连接轴14-单向离合器15-壳体16-弹簧17-销轴18-棘爪19-棘轮20-导轨21-墙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导轨20、舱体5、外导轮一 6、外导轮二 7、内导轮一 8、内导轮二 9、升降驱动齿轮10及蜗轮减速机构11,在舱体5的旁侧设有空气动力加速装置,空气动力加速装置通过拉力杆4与舱体5相连接。实施例中空气动力加速装置为直升机螺旋桨,高压风机作为另一种方案也可实现拉升效果。设在墙体21上导轨20为I根、2根或3根均可,截面为H形,表面沿延长线方向镶嵌有齿条。内导轮在一根导轨上设有两对,内导轮一 8和内导轮二 9成对设置在导轨20的两侧,一对设于升降驱动齿轮10的上方,另一对设于升降驱动齿轮10的下方,外导轮一 6、外导轮二 7分别与内导轮一 8、内导轮二 9位置相对,保持舱体平衡。升降驱动齿轮10及蜗轮减速机构11之间的连接轴13上设有单向离合器14,见图3,单向离合器包括壳体15、弹簧16、销轴17、棘爪18和棘轮19,棘轮19设于壳体15内,对应棘轮19外缘的壳体局部凹陷处设有销轴17,销轴17上设有棘爪18,棘爪18前端与壳体局部凹陷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16。见图4,内导轮一 8和内导轮二 9分别设于夹紧液压缸12的活塞杆端部,夹紧液压缸12受控制器控制能保持在松开、导向、夹紧三个工位中任意一个工位上。当内导轮处于松开工位时,舱体与导轨处于脱离状态;当内导轮处于导向工位时,舱体处于爬升和下降状态,内导轮在导轨的轨槽内滚动;当内导轮处于夹紧工位时,舱体即可保持在导轨的任意位置,实施救援作业。实施例中,蜗轮减速机构11驱动升降驱动齿轮使舱体向上爬升,直升机螺旋桨I通过变速调速机构2与电动机3相连,电动机3通过变速调速机构2带动直升机螺旋桨I旋转,使舱体5获得向上爬升力,提高了舱体爬升速度,当舱体的爬升速度大于蜗轮减速机构11的额定转速时,单向离合器将使蜗轮减速机构11与升降驱动齿轮10脱开,使舱体的移动速度不受蜗轮减速机构11的自锁功能的影响。具体升降过程是这样来实现的:首先将舱体5推向导轨20,使外导轮一 6和外导轮二 7分别靠在导轨上,这时,内导轮处于一工位;夹紧液压缸12夹紧动作,内导轮进入导轨20的中间轨槽内,处于二工位,起导轮作用,内导轮与外导轮共同作用将导轨夹住,同时升降驱动齿轮10正好与导轨上的齿条啮合;启动直升机螺旋桨I转动,直接带动舱体上升,升降驱动齿轮10沿齿条快速转动,单向离合器14中的棘轮沿A向旋转,蜗轮减速机构11不起作用。当舱体达到指定高度后,直升机螺旋桨I停止转动,舱体因重力向下滑动,单向离合器14中的棘轮沿B向旋转,蜗轮减速机构11与升降驱动齿轮10连接实现自锁,所以舱体停止在指定位置不能下滑,这时夹紧液压缸12继续加压夹紧,内导轮处于三工位,将导轨20夹住,舱体固定在导轨上。当消防工作完成后,内导轮恢复到二工位,蜗轮减速机构11驱动升降驱动齿轮10使舱体下降,舱体到地面后,内导轮返回到一工位,整个控制过程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包括导轨、舱体、外导轮、内导轮、升降驱动齿轮及蜗轮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旁侧设有空气动力加速装置,空气动力加速装置通过拉力杆与舱体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包括导轨、舱体、外导轮、内导轮、升降驱动齿轮及蜗轮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旁侧设有空气动力加速装置,空气动力加速装置通过拉力杆与舱体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齿轮及蜗轮减速机构之间的连接轴上设有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壳体、弹簧、销轴、棘爪和棘轮,棘轮设于壳体内,对应棘轮外缘的壳体局部凹陷处设有销轴,销轴上设有棘爪,棘爪前端与壳体局部凹陷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宏伟白金白舸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拜尔自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