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体车削端面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052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头体车削端面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定位轴和后压紧轴,所述前定位轴的前部为具有楔形圆周面的顶头,所述顶头上设有与接头体一侧凹槽内凸点卡合的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定位标准统一,可以保证工件的加工标准和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夹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接头体车削端面用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分工专业化、大型量产化、产品零件轻型化、粉末冶金成熟化、高品质高量产能力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零件加工制造所用的夹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夹具是保证工件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装。接头体是一种铸造件,接头体制造过程中,对接头体的两端面车削加工,接头体铸造件坯料的两端具有凹槽,其中一个凹槽内设有凸点,用于接头体的加工定位。传统技术中,车削接头体两端面时,需要采用夹具在外侧夹紧接头体,之后依次对接头体的两端面进行车削加工,受夹具限制,车刀必须分成两次分别对接头体的两端面进行加工,加工效率低,另外,夹具定位很难保证稳定、准确,工件的加工精度不高,工件加工不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统一准确、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高的接头体车削端面用夹具。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头体车削端面用夹具,包括前定位轴和后压紧轴,所述前定位轴的前部为具有楔形圆周面的顶头,所述顶头上设有与接头体一侧凹槽内凸点卡合的卡槽。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后压紧轴的前部为具有楔形圆周面的顶头。所述顶头的端面与圆周面之间弧面过渡。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即设计一种车削接头体端面的专用夹具工装,本夹具采用前定位轴统一对接头体进行定位,接头体通过前定位轴和后压紧轴进行夹紧,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定位标准统一,可以保证工件的加工标准和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如定位轴;2、后压紧轴;3、顶头;4、卡槽;5、接头体。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一种接头体车削端面用夹具,包括前定位轴I和后压紧轴2,前定位轴I和后压紧轴2安装在机床上,且前定位轴I和后压紧轴2同轴线设置。前定位轴I的前部为具有楔形圆周面的顶头3,前定位轴I的顶头3上设有卡槽4,卡槽4可以与接头体5 —侧凹槽内凸点卡合,后压紧轴2的前部为具有楔形圆周面的顶头3,顶头3的端面与圆周面之间弧面过渡。使用方法:将接头体5置于前定位轴I和后压紧轴2之间,前定位轴I的顶头3和后压紧轴2的顶头3分别伸入接头体5两端的凹槽内,前定位轴I的顶头3上的卡槽4与接头体5凹槽中的卡点卡合,以限制接头体5绕轴转动。机床可以同时对接头体5两端的平面进行车削加工。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功能性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头体车削端面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定位轴(1)和后压紧轴(2),所述前定位轴(1)的前部为具有楔形圆周面的顶头(3),所述顶头(3)上设有与接头体(5)一侧凹槽内凸点卡合的卡槽(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头体车削端面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定位轴(I)和后压紧轴(2),所述前定位轴(I)的前部为具有楔形圆周面的顶头(3),所述顶头(3)上设有与接头体(5) —侧凹槽内凸点卡合的卡槽(4)。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名驹蒋云生代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世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