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个可围绕一轴线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的旋转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开发一种旋转连接,其允许大量不连接的流体通道、可成本低廉地构造、具有小通流损失并且允许轴向方向上的大桥接长度。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两个可围绕一轴线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的旋转连接中,第二构件同轴地坐置于管形的第一构件的内部,所述旋转连接具有第一构件上的流体接头并且具有第二构件上的流体通道,其中,相应一个流体通道与第一构件的至少一个流体接头连接并且与第二构件上的流体分配头的至少一个流体接头连接,并且所述流体分配头上的流体接头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个可围绕一轴线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的旋转连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个可围绕一轴线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的旋转连接。
技术介绍
由DE19618660A1公开了一种用于将压力介质由压力介质总成引导至建筑机械的致动器的回转接头。所述回转接头包括一个馈送头、一个圆柱形区段和一个分配头。在所述圆柱形区段中具有轴向孔和径向孔,所述轴向孔和径向孔彼此交叉。在馈送头中并且在分配头中具有径向的连接孔和环形槽,它们与所述圆柱形区段中的孔连接。所述圆柱形区段中的孔对于压力介质构成不可忽略的流动阻力。分配头上的接头设置在分配头的外周面上,从而使得压力介质从分配头在平行的平面中被引导至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垂直于所述圆柱形区段的轴线。所述接头是装配友好的。由于结构空间的原因,压力介质的或需控制的致动器的数量受到限制。所述圆柱形区段内部中的处于轴线方向上的孔的长度受到限制,从而使得该回转接头被限制在具有短回转接头长度上的应用上。在按照DE4027623A1的回转接头中,转子的和定子的压力空气接头通过轴向盲孔、径向孔和环形槽相互连接。在轴向孔与径向孔之间引导空气时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压力损失。因此,所述轴向盲孔只能深地放入定子中,从而使得回转接头的轴向长度受到限制。空气接头处于定子的圆形面上,从而使得可能的接头的数量受到限制。按照DE19903565A1,两个彼此可相互扭转的构件之间的液压多重回转接头由一个处于分级的接收孔中的分级套筒构成。所述构件的流体通道分别通入到轴向地在每个级中构成的压力室中。流体通道平行于旋转轴线处于一个构件中。在另一构件中,所述通道相对于旋转轴线呈锐角。这些构件之间的轴向密封装置不允许高的液压压力。构件上的液压接头分别处于一个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中。通过流体通道的倾斜延伸使得该回转接头体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开发一种两个可围绕一轴线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的旋转连接,其允许大量不连接的流体通道、可成本低廉地构造、具有小通流损失并且允许轴向方向上的大桥接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圆柱形的第二构件坐置于一个管形的第一构件中。这些构件是或多或少复杂的结构组件的组成部分。第一构件上的径向流体接头分别与第二构件内部中的流体通道连接。所述流体通道在一个流体分配头上终止。在流体分配头上设置优选处于不同的平面中的接头。为了能够将所述旋转连接的结构体积保持小并且能够将液压管路装配友好地固定在流体分配头上,将分配头上的流体接头设置在锥形或球形的表面上。所述流体通道这样构成,使得它们接近具有最佳的流体过程。为此,流体通道的所有方向改变部都倒圆地构成。在第二构件中,所述流体通道的平行于纵轴线的区段可以构造为棱柱形。在制造技术上有利的是,上述区段利用盘形切削工具通过铣削和/或磨削产生。在第二构件的周面上产生的流体通道区段有利地被用一个套筒覆盖,所述套筒热压配合在或热装在所述第二构件上。在这样产生的流体通道区段的端部上构造倒圆部,相对于这两个构件的纵轴线以锐角倾斜的流体通道区段朝第一构件的方向并且朝分配头的方向连接在所述倒圆部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变型方案中,流体通道区段通过配备有模块的第二构件内部的管构成。每个模块均具有引导所述流体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第一构件上的流体接头连接。一个流体通道区段从每个环形槽通往至少一个通往流体分配头的管。所述管中的至少一个贯穿两个相邻的模块。通过模块式的结构和管中的流体引导可以在这些构件的轴线方向上桥接大的长度,而不必需要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应的深孔。附图说明下面借助于实施例阐述本专利技术,附图表示:图1是具有铣削的纵向通道的回转接头;图2是具有管形的纵向通道的回转接头。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示出的回转接头允许液压油1在压力下由控制总成2引导至多个致动器3、4。这种回转接头例如被用来在挖掘机中将设置在上部结构中的控制总成2与行走机构中的致动器3、4连接。图1中的回转接头包括管形的构件5,其固定在支架6上。所述控制总成2、一油泵7和一油箱8也坐置于所述支架6中。管路9、10从所述控制总成2引导至构件5上的接头件11、12。所述接头件11、12倾斜地坐置于所述构件5的周面13上。从每个接头件11、12引出一流体通道14、15至所述构件5的内侧上的环形槽16、17。所述流体通道14、15和所述环形槽16、17以角度α相对于所述构件5的纵轴线18倾斜。一个构件21通过轴承19、20可围绕所述轴线18旋转地保持在所述构件5内部。在该构件21的表面上利用圆盘铣刀铣削一些槽22、23。通过一个套筒24的热压配合形成油通道。第一油通道区段25、26从所述槽16、17以角度α倾斜地穿过所述套筒24。在所述区段25、26后面分别在槽22、23的出口处跟随着倒圆的区段27、28。在所述区段27、28后面跟随着平行于所述轴线18的棱柱形的区段29、30。在所述区段29、30的后面分别在所述槽22、23的入口处跟随着倒圆的区段31、32。在所述区段31、32上连接着直区段33、34,所述直区段以角度β相对于所述轴线18倾斜并且在接头件35、36处结束。所述构件21的从构件5伸出的端部构造为具有锥形表面的分配头37。接头件35、36和另外的、用于另外的油通道的接头件38、39处于所述分配头37的表面上。由此,这些接头件35、36、38、39处于不同的平面中,或者说发散地在不同方向上分出。分别在两个环形槽16、17之间并且在第一槽40和最后一个槽41旁边具有密封装置42。所述回转接头允许将油1以小的压力损失引导至致动器3、4。流体通道区段27-34通过倾斜的入口和出口并且通过倒圆的方向改变而对于流动优化。接头件35、36、38、39在所述分配头37的锥形表面上的设置装配友好地允许多个流入部和流出部。如果在下面对图2的实施例的说明中使用了已经提到的附图标记,则它们涉及的是具有等同功能的元件。如图1中的实施例那样,在一个管形的第一构件5中同轴地支承着一个第二构件21。轴承19、20允许这些构件5、21彼此围绕公共的轴线18相对转动。根据控制总成2与致动器3、4之间的油通道的数量,在第二构件21上无相对转动地设置一些模块43-48。每个模块43、46均具有一个油通道49、50,所述油通道以角度α相对于所述轴线18倾斜。这些通道49、50分别将所述构件5内侧上的环形通道16、17与一个管件51、52连接。所述管件51、52在分配头37上终止,所述分配头构造在所述构件21的处于外部的端部上。在分配头37中,平行于轴线18引导的管件51、52通过通道53、54延长,连接件35、36坐置于所述通道的端部上。如针对图1描述的那样,连接件35、36、38、39坐置于所述分配头37的锥形表面上,从而使得油压力管路在不同的方向上朝致动器3、4分出。在将连接件35、36、38、39旋拧到相对于所述轴线18具有角度β的螺纹孔中时,所述连接件35、36、38、39碰到所述通道53、54的端部上。所述管件51贯穿所述模块43、44、45。环形槽16、17分别在侧面用密封装置42密封。所述密封装置42分别作用在构件5内侧上的和模块43-48表面上的密封面上。各个模块43-48也可以与多于一个管件51、52耦合,从而在需要时可进行功率适配。附图标记表1液压油2控制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两个可围绕一轴线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的旋转连接,在该旋转连接中,第二构件(21)同轴地坐置于管形的第一构件(5)的内部,所述旋转连接具有第一构件(5)上的流体接头(11,12)并且具有第二构件(21)上的流体通道(25,27,28,31,33,34,49?54),其中,每一个流体通道(25,27,28,31,33,34,49?54)与第一构件(5)的至少一个流体接头(11,12)连接并且与第二构件(21)上的流体分配头(37)的至少一个流体接头(35,36,38,39)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配头(37)上的流体接头(35,36,38,39)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08 DE 102011120552.01.两个可围绕一轴线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的旋转连接,在该旋转连接中,第二构件同轴地坐置于管形的第一构件的内部,所述旋转连接具有第一构件上的流体接头并且具有第二构件上的流体通道,其中,所述第二构件的从所述第一构件伸出的端部构造为流体分配头,并且其中,每一个流体通道与第一构件的至少一个流体接头连接并且与第二构件上的流体分配头的至少一个流体接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配头上的流体接头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中并且发散地在不同方向上分出。2.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配头上的流体接头坐置于一锥形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在至少一个区段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P·格赖纳,A·克雷勒,H·维勒,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