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2043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炉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锅炉的排气管道通过引风机与放散烟囱连接,排气管道上安装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与锅炉之间的排气管道通过回收管与余热锅炉的进气口连通,余热锅炉的出气口通过排放管与排气管道连接,余热锅炉的出水口通过供暖管道与采暖设备的进水口连接,供暖管道上安装第三控制阀和蓄热器,回流管道上安装第四控制阀,补热装置的进水口通过回流支管与回流管道连接,回流支管位于第四控制阀与采暖设备之间,供暖支管上安装第五控制阀,回流支管上安装第六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锅炉排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即节约了能源,又降低了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具体地说是一种锅炉排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无论是燃煤锅炉还是燃气锅炉,锅炉的排烟温度约有140 170°C,但目前尚无能够有效回收锅炉排烟余热的设备,这部分热量被白白浪费掉,同时锅炉排放的高温烟气通过烟 直接排放至大气中,还会加剧温室效应,对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它能够对锅炉排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即节约了能源,又降低了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锅炉,锅炉的排气管道通过引风机与放散烟 连接,排气管道上安装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与锅炉之间的排气管道通过回收管与余热锅炉的进气口连通,余热锅炉的出气口通过排放管与排气管道连接,回收管上安装第二控制阀,余热锅炉的出水口通过供暖管道与采暖设备的进水口连接,采暖设备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道与余热锅炉的进水口连接,供暖管道上安装第三控制阀和蓄热器,回流管道上安装第四控制阀,第三控制阀与蓄热器之间的供暖管道通过供暖支管与补热装置的出水口连接,补热装置的进水口通过回流支管与回流管道连接,回流支管位于第四控制阀与采暖设备之间,供暖支管上安装第五控制阀,回流支管上安装第六控制阀。所述补热装置是电热锅炉。蓄热器与采暖设备之间的的供暖管道上设置放水管,放水管上安装放水阀,蓄热器上设置补水管,补水管上安装补水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对锅炉排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用于采暖或工业、生活用水,即节约了能源,又降低了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锅炉I的排气管道20通过引风机2与放散烟囱3连接,排气管道20上安装第一控制阀4,第一控制阀4与锅炉I之间的排气管道20通过回收管5与余热锅炉21的进气口连通,余热锅炉21的出气口通过排放管6与排气管道20连接,回收管5上安装第二控制阀7,余热锅炉21的出水口通过供暖管道8与采暖设备10的进水口连接,采暖设备10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道11与余热锅炉21的进水口连接,供暖管道8上安装第三控制阀12和蓄热器9,回流管道11上安装第四控制阀13,第三控制阀12与蓄热器9之间的供暖管道8通过供暖支管23与补热装置22的出水口连接,补热装置22的进水口通过回流支管14与回流管道11连接,回流支管14位于第四控制阀13与采暖设备10之间,供暖支管23上安装第五控制阀16,回流支管14上安装第六控制阀17。锅炉I工作时,第一控制阀4关闭,第二控制阀7打开,锅炉I排放的烟气经回收管5进入余热锅炉21,与余热锅炉21内的循环水换热,降温后的烟气经放散烟囱3排放,余热锅炉21产生的热水进入蓄热器9,当热水的温度达到预定值时,通入采暖设备10用于采暖,冷却后的循环水回流至余热锅炉再次加热,当余热锅炉提供的热量不足以满足采暖需求时,可使用补热装置22和余热锅炉21同时向蓄热器9提供热水,确保采暖设备10能够正常供暖。本技术能够能够对锅炉排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节省了能源,同时能够将锅炉烟气的排气温度降至80°C _100°C,降低了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本技术所述补热装置22可以采用多种能够制备热水的设备,其中优选采用电热锅炉,电热锅炉具有升温速度快、温度便于精确控制的优点。当然本技术所述补热装置22还可以采用例如小型燃煤、燃气锅炉或太阳能热泵等,但这些设备升温速度较慢,温度难以精确控制。本技术为了能够将制备的热水供工业或生活用水使用,可在蓄热器9与采暖设备10之间的的供暖管道8上设置放水管18,放水管18上安装放水阀19,蓄热器9上设置补水管24,补水管24上安装补水阀25。需要使用热水时,将放水阀19开启就可导出热水,蓄热器9内的水量较低时可通过补水管24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锅炉(1)的排气管道(20)通过引风机(2)与放散烟囱(3)连接,其特征在于:排气管道(20)上安装第一控制阀(4),第一控制阀(4)与锅炉(1)之间的排气管道(20)通过回收管(5)与余热锅炉(21)的进气口连通,余热锅炉(21)的出气口通过排放管(6)与排气管道(20)连接,回收管(5)上安装第二控制阀(7),余热锅炉(21)的出水口通过供暖管道(8)与采暖设备(10)的进水口连接,采暖设备(10)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道(11)与余热锅炉(21)的进水口连接,供暖管道(8)上安装第三控制阀(12)和蓄热器(9),回流管道(11)上安装第四控制阀(13),第三控制阀(12)与蓄热器(9)之间的供暖管道(8)通过供暖支管(23)与补热装置(22)的出水口连接,补热装置(22)的进水口通过回流支管(14)与回流管道(11)连接,回流支管(14)位于第四控制阀(13)与采暖设备(10)之间,供暖支管(23)上安装第五控制阀(16),回流支管(14)上安装第六控制阀(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锅炉(I)的排气管道(20)通过引风机(2)与放散烟 (3)连接,其特征在于:排气管道(20)上安装第一控制阀(4),第一控制阀(4)与锅炉(I)之间的排气管道(20)通过回收管(5)与余热锅炉(21)的进气口连通,余热锅炉(21)的出气口通过排放管(6)与排气管道(20)连接,回收管(5)上安装第二控制阀(7),余热锅炉(21)的出水口通过供暖管道(8)与采暖设备(10)的进水口连接,采暖设备(10)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道(11)与余热锅炉(21)的进水口连接,供暖管道(8)上安装第三控制阀(12)和蓄热器(9),回流管道(11)上安装第四控制阀(13),第三控制阀(12)与蓄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良山李慧敏孙新安高波孙航卢小溪彭新亮任丽
申请(专利权)人: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