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高度三向金属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893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强度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机载电子设备的隔振、缓冲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低高度三向金属隔振器,包括安装芯轴1、外壳2、上碟型簧片3、C形金属筒4、底板6、金属丝网筒7、下碟型簧片8,所述安装心轴1位于外壳2内且顶边高出外壳2的顶部,所述安装芯轴的底边被上蝶形簧片3和下蝶形簧片8卡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碟型簧片结构,使得隔振器轴向的几何尺寸大大降低,在保障其他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解决了机载设备因高度空间受限而无法安装问题。由于碟型簧片高度较小,安装芯轴的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相对也较小,确保了机载设备在振动环境中的使用安全。本隔振器结构简单、零件较少,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航空强度试验
,涉及一种用于机载电子设备的隔振、缓冲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低高度三向金属隔振器
技术介绍
现有金属丝网隔振器在设计时通常采用沿轴向布置上、下两个金属丝网垫的结构形式来提供此方向上的减隔振作用,而由于金属丝网垫的设计有最小尺寸限制,因此这种结构形式的隔振器垂向高度有一定限制。当机载设备安装空间较小时此结构隔振器无法满足设备安装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低高度三向金属隔振器来解决此类垂向高度有限的机载设备隔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某航空机载设备的需求提供一种低高度的新型三向金属隔振器。技术方案:一种低高度三向金属隔振器,包括安装芯轴1、外壳2、上碟型簧片3、C形金属筒4、底板6、金属丝网筒7、下碟型簧片8,所述安装心轴I位于外壳2内且顶边高出外壳2的顶部,所述安装芯轴的底边被上蝶形簧片3和下蝶形簧片8卡住,所述C形金属筒4将上蝶形簧片3及下蝶形簧片8包裹住,所述金属丝网筒7将C形金属筒4包裹住。所述外壳2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空心铆钉5。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设备安装时高度空间有限及振动环境严酷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一定的温度、湿度、抗腐蚀度等指标要求的隔振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碟型簧片结构,使得隔振器轴向的几何尺寸大大降低,在保障其他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解决了机载设备因高度空间受限而无法安装问题。由于碟型簧片高度较小,安装芯轴的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相对也较小,确保了机载设备在振动环境中的使用安全。本隔振器结构简单、零件较少,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蝶形簧片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种低高度三向金属隔振器,包括安装芯轴1、外壳2、上碟型簧片3、C形金属筒4、底板6、金属丝网筒7、下碟型簧片8,所述安装心轴I位于外壳2内且顶边高出外壳2的顶部,所述安装芯轴的底边被上蝶形簧片3和下蝶形簧片8卡住,所述C形金属筒4将上蝶形簧片3及下蝶形簧片8包裹住,所述金属丝网筒7将C形金属筒4包裹住。所述外壳2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空心铆钉5。从图1可见该隔振器在外壳2圆柱形的腔体顶部开一圆孔,腔体内壁紧贴金属丝网筒7,C形金属筒4装于金属丝网筒7内侧,将金属丝网筒7封闭。安装芯轴I位于隔振器中心位置,顶端高出外壳2上表明,中心有内螺纹用于机载设备与隔振器的连接。在壳体内的安装芯轴I底端上下装有一对碟型簧片3、8。底板6与外壳2用空心铆钉5铆接,在腔体内形成了以安装芯轴I底端为中心上、下对称的结构形式。上碟型簧片3和金属丝网筒7为该隔振器两个主要隔振元件。在隔振器安装芯轴I受振动载荷作用,随设备一起上下运动时,上碟型簧片3与下碟型簧片8径向伸展,C形金属筒4直径改变,迫使金属丝网筒7产生弹性变形,二者共同耗散振动能量的传递。达到了机载设备隔振和缓冲的目的。上碟型簧片3与下碟型簧片8是一种变形的碟型弹簧,大端延径向开口成8片,小端相连。碟型簧片3主要为隔振器提供刚度,开口目的是调整隔振器刚度,不同隔振器其开口数不同。因上碟型簧片3与下碟型簧片8阻尼比较小,装金属丝网筒7是为隔振器提供大阻尼比。金属丝网筒7被外壳2和C形金属筒4封闭形成阻尼器,使隔振器具有变阻尼特性,在共振区有大阻尼来耗散冲击能量抑制共振峰。在相同几何尺寸下,通过改变金属丝网筒7的密度、金属丝的直径、单位面积上丝的帧数等,均对阻尼有一定影响,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得到该型隔振器的同系列产品。此外,在满足空间尺寸要求的同时,通过调整隔振器结构尺寸,改变上碟型簧片3与下碟型簧片8的厚度、金属丝网筒7的厚度等参数也可得到隔振器的同系列产品。本技术的装配过程为:将金属丝网筒7和C形金属筒4装入外壳2中。将上碟型簧片3装在安装芯轴I上紧贴C形金属筒4内壁推入外壳2上端,再将下碟型簧片8装入,大端在下与外壳2下沿平齐,再将底板6与外壳2用空心铆钉5铆接,装配完成。安装隔振器时,安装芯轴I上端螺纹部分将隔振器与设备连接;再利用外壳2底部矩形平台上的四个铆钉孔,用四个螺栓连接将隔振器安装在机体结构上。本技术具有较低的轴向高度,不仅满足了机载设备安装高度要求,且隔振器具有变刚度、变阻尼特性,在共振区可有效抑制共振峰值,满足了机载设备的使用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高度三向金属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芯轴[1]、外壳[2]、上碟型簧片[3]、C形金属筒[4]、底板[6]、金属丝网筒[7]、下碟型簧片[8],所述安装心轴[1]位于外壳[2]内且顶边高出外壳[2]的顶部,所述安装芯轴的底边被上蝶形簧片[3]和下蝶形簧片[8]卡住,所述C形金属筒[4]将上蝶形簧片[3]及下蝶形簧片[8]包裹住,所述金属丝网筒[7]将C形金属筒[4]包裹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高度三向金属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芯轴[I]、外壳[2]、上碟型簧片[3]、C形金属筒[4]、底板[6]、金属丝网筒[7]、下碟型簧片[8],所述安装心轴[I]位于外壳[2]内且顶边高出外壳[2]的顶部,所述安装芯轴的底边被上蝶形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鲁青尹新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