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谐振峰隔振器及其阻尼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6887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谐振峰隔振器及其阻尼模块,该无谐振峰隔振器由减振模块、阻尼模块和连接模块组成,所述减振模块包括: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调节垫片、内螺纹套筒、主弹簧;所述阻尼模块包括:腰鼓形阻尼套筒、第一阻尼环、第二阻尼环、上卡位圆筒、下卡位圆筒、第一压环、第二压环;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上端盖、具有圆筒式凸起的下端盖、底座,其中:所述隔振器以底座为主架,在底座内的下部螺纹连接着具有圆筒式凸起的下端盖,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外周具有两个回转曲面,所述第一阻尼环和第二阻尼环与腰鼓形阻尼套筒外周进行面接触的斜面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阻尼模块实现结构简单,对横向振动具有较好的对中复位作用,谐振抑制作用强。

Non resonant peak vibration isolator and damping modul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n resonant isolator and its damping module, the resonant vibration isolator by vibration damping module, module and connection module, the module includes: a hollow vibration internal thread six angle bolts, adjusting gasket, internal thread sleeve, a main spring; the damping module comprises a drum first, the damping ring shaped damping sleeve, second damping ring, clamping cylinder, clamping cylinder, the first pressure ring, second ring; the connecting module comprises a lower end cover, a cylindrical convex cover and a base, wherein the base isolator with main frame, the lower part of the thread in the base.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rical convex cap, the drum shaped damping sleeve has two peripheral surface of revolution, was the first damping ring and second damping ring and the drum shaped damping sleeve peripheral surface contact Different slopes. The damping modul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good centering reduction effect on transverse vibration and strong resonance suppress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谐振峰隔振器及其阻尼模块
本技术涉及隔振器
,尤其涉及一种无谐振峰隔振器及其阻尼模块。
技术介绍
无谐振峰隔振器能够有效地抑制共振,实现共振区无放大,避免电子设备在共振区域受到损伤、电性能下降以及失效,抗强冲击型隔振器能够有效的避免冲击环境对电子设备所造成的损坏,尤其是军用电子设备一旦受到强冲击后,容易损伤失效,使武器装备失去战斗力,例如反舰导弹、水下鱼雷等武器的爆炸冲击波都会对舰船上的电子设备造成损坏,使舰船失去战斗力。目前军工电子设备常采用一种模块化抗冲击型无峰隔振器,该无峰隔振器技术在CN03131862.2号专利文献中已经有所披露,这种谐振器采用模块化结构,将谐振器分为减振弹簧模块、阻尼器模块、连接机构模块,通过这种模块化抗冲击型无峰谐振器能够有效抑制共振,能起到一定的缓冲性能,但这种抑制共振和缓冲主要依赖于弹簧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隔振器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弹簧片容易发生永久形变,导致阻尼器模块失效,变成无阻尼状态,仅有减振弹簧模块能起到有效支撑,失去了原有无谐振峰、抗强冲击的功能,并且这种无谐振峰隔振器结构复杂,无阻尼模块中的弹簧片安装比较麻烦,整个无谐振峰隔振器在安装或者装配过程中比较繁琐,以及替换部件也会带来不便。现有技术中的ZL201520039978.9号专利针对以上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的无谐振峰抗强冲击型隔振器,这种无谐振峰抗强冲击型隔振器针对阻尼器作了改进,在安装座的坐腔内形成用于抑制隔振器谐振的谐振抑制结构,其能够解决CN03131862.2号专利中阻尼器模块失效的问题,但整个结构复杂,因此其结构复杂必然导致整个加工工艺繁琐,以及安装过程的复杂,且该谐振抑制结构中采用单个的阻尼摩擦环与阻尼压环配合,整个阻尼效果及阻尼摩擦环和阻尼压环配合导致在强冲击力下磨损会过大,影响阻尼效果同时其抑制横向振动的阻尼支撑刚度较差,对中回位性能不够理想,并且整个装置结构复杂,导致各部件维护替换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阻尼模块磨损过大,对中回位性能不够理想,且各部件安装和替换复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谐振峰隔振器,其通过构造更简单的阻尼模块,方便安装,以及实现两个阻尼器与腰鼓形阻尼套筒及卡位器的面接触,可以有效抑制垂直面和水平面方向的共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谐振峰隔振器,由减振模块、阻尼模块和连接模块组成,所述减振模块包括:具有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调节垫片(8)、内螺纹套筒(10)、主弹簧(3);所述阻尼模块包括:腰鼓形阻尼套筒(5)、第一阻尼环(6)、第二阻尼环(4)、上卡位圆筒(11)、下卡位圆筒(14)、第一压环(13)、第二压环(15);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上端盖(7)、具有圆筒式凸起的下端盖(1)、底座(2),其中:所述隔振器以底座(2)为主架,在底座(2)内的下部螺纹连接有具有圆筒式凸起的下端盖(1),通过螺纹调节下端盖(1)可以调节主弹簧(3)的预紧力,在底座(2)自基座底部延生出外周壁,组成隔振器的外壳,所述上端盖(7)与底座(2)延生出的外周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隔振器的上部设有一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所述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的套有调节垫片(8),在所述调节垫片(8)的下方,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下端外环上连接有内螺纹套筒(10),所述内螺纹套筒(10)与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弹簧(3)的两端分别顶在内螺纹套筒(10)和具有圆筒式凸起的下端盖(1)上;所述下卡位圆筒(14)固定在所述底座(2)内表面下端台阶上,所述第二压环(15)固定在所述下卡位圆筒(14)上方,所述第二压环(15)下表面、所述底座(2)内周壁、所述下卡位圆筒(15)上表面组成第二凹口,所述第二阻尼环(4)一端固定在所述凹口内,另一端可在隔振器发生谐振时与腰鼓形阻尼套筒(5)的外周进行面接触;所述第一压环(13)固定在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的上端外周圆环面上,所述第一压环(13)、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圆环面和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回转曲面形成第一凹口,所述上卡位圆筒(11)被上端盖(7)压紧固定在所述底座(2)内表面上端台阶上,所述上卡位圆筒(11)内侧底角设有倒角,所述第一阻尼环(6)一端卡在所述上卡位圆筒(11)倒角上,另一端卡固定在所述第一凹口;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通过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调节垫片(8)和内螺纹套筒(10)紧固在隔振器内腔内,所述主弹簧(3)位于腰鼓形阻尼套筒(5)的内腔中,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两个回转曲面,所述第二阻尼环(4)在隔振器发生谐振时与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进行面接触的回转曲面和所述第一阻尼环(6)固定在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的回转曲面不同。所述第一阻尼环(6)材料为耐磨弹性橡胶,所述第二阻尼环(4)材料为耐磨弹性橡胶。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两个对称或非对称的回转曲面。所述第一阻尼环(6)和第二阻尼环(4)与腰鼓形阻尼套筒(5)在不同的回转曲面上进行对称或非对称的面接触。所述第二阻尼环(4)在发生谐振时与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进行面接触的回转曲面和所述第一阻尼环(6)固定在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的回转曲面是对称或非对称的。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的腰鼓形回转曲面的倾角在15°到40°之间相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无谐振峰隔振器中的阻尼模块,所述阻尼模块包括:腰鼓形阻尼套筒(5)、第一阻尼环(6)、第二阻尼环(4)、第一压环(13)、第二压环(15)、上卡位圆筒(11)和下卡位圆筒(14);所述下卡位圆筒(14)固定在所述隔振器内表面下方,所述第二压环(15)固定在所述下卡位圆筒(14)上方,所述第二压环(15)下表面、所述隔振器内周壁、所述下卡位圆筒(15)上表面组成第二凹口,所述第二阻尼环(4)一端固定在所述凹口内,另一端可在隔振器发生谐振时与腰鼓形阻尼套筒(5)的外周进行面接触;所述第一压环(13)固定在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的上端外周圆环面上,所述第一压环(13)、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圆环面和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回转曲面形成第一凹口,所述上卡位圆筒(11)固定在所述隔振器内周壁上方,所述上卡位圆筒(11)内侧底角设有倒角,所述第一阻尼环(6)一端卡在所述上卡位圆筒(11)倒角上,另一端卡固定在所述第一凹口;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两个斜面,所述第二阻尼环(4)在发生谐振时与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进行面接触的回转曲面和所述第一阻尼环(6)固定在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的回转曲面不同。所述第一阻尼环(6)材料为耐磨弹性橡胶,所述第二阻尼环(4)材料为耐磨弹性橡胶。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两个对称或非对称的回转曲面。所述第二阻尼环(4)在发生谐振时与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进行面接触的回转曲面和所述第一阻尼环(6)固定在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的回转曲面是对称或非对称的。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的腰鼓形回转曲面的倾角在15°到40°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阻尼模块实现结构比较简单,在隔振器垂向振动时,阻尼模块中的两个阻尼器与腰鼓形阻尼套筒和上、下卡位圆筒的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无谐振峰隔振器及其阻尼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谐振峰隔振器,由减振模块、阻尼模块和连接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模块包括: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调节垫片(8)、内螺纹套筒(10)、主弹簧(3);所述阻尼模块包括:腰鼓形阻尼套筒(5)、第一阻尼环(6)、第二阻尼环(4)、上卡位圆筒(11)、下卡位圆筒(14)、第一压环(13)、第二压环(15);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上端盖(7)、具有圆筒式凸起的下端盖(1)、底座(2),其中:所述隔振器以底座(2)为主架,在底座(2)内的下部螺纹连接有具有圆筒式凸起的下端盖(1),通过螺纹调节下端盖(1)可以调节主弹簧的预紧力,在底座(2)自基座底部延生出外周壁,组成隔振器的外壳,所述上端盖(7)与底座(2)延生出的外周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隔振器的上部设有一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所述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套有调节垫片(8),在所述调节垫片(8)的下方,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下端外环上连接有内螺纹套筒(10),所述内螺纹套筒(10)与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弹簧(3)的两端分别顶在内螺纹套筒(10)和具有圆筒式凸起的下端盖(1)上;所述下卡位圆筒(14)固定在所述底座(2)内表面下端台阶上,所述第二压环(15)固定在所述下卡位圆筒(14)上方,所述第二压环(15)下表面、所述底座(2)内周壁、所述下卡位圆筒(14)上表面组成第二凹口,所述第二阻尼环(4)一端固定在所述凹口内,另一端可在隔振器发生谐振时与腰鼓形阻尼套筒(5)的外周进行面接触;所述第一压环(13)固定在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的上端外周圆环面上,所述第一压环(13)、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圆环面和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回转曲面形成第一凹口,所述上卡位圆筒(11)被上端盖(7)压紧固定在所述底座(2)内表面上端台阶上,所述上卡位圆筒(11)内侧底角设有倒角,所述第一阻尼环(6)一端卡在所述上卡位圆筒(11)倒角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凹口内;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通过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调节垫片(8)和内螺纹套筒(10)紧固在隔振器内腔内,所述主弹簧(3)位于腰鼓形阻尼套筒(5)的内腔中,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两个回转曲面,所述第二阻尼环(4)在隔振器发生谐振时与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进行面接触的回转曲面和所述第一阻尼环(6)固定在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的回转曲面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谐振峰隔振器,由减振模块、阻尼模块和连接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模块包括: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调节垫片(8)、内螺纹套筒(10)、主弹簧(3);所述阻尼模块包括:腰鼓形阻尼套筒(5)、第一阻尼环(6)、第二阻尼环(4)、上卡位圆筒(11)、下卡位圆筒(14)、第一压环(13)、第二压环(15);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上端盖(7)、具有圆筒式凸起的下端盖(1)、底座(2),其中:所述隔振器以底座(2)为主架,在底座(2)内的下部螺纹连接有具有圆筒式凸起的下端盖(1),通过螺纹调节下端盖(1)可以调节主弹簧的预紧力,在底座(2)自基座底部延生出外周壁,组成隔振器的外壳,所述上端盖(7)与底座(2)延生出的外周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隔振器的上部设有一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所述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套有调节垫片(8),在所述调节垫片(8)的下方,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下端外环上连接有内螺纹套筒(10),所述内螺纹套筒(10)与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弹簧(3)的两端分别顶在内螺纹套筒(10)和具有圆筒式凸起的下端盖(1)上;所述下卡位圆筒(14)固定在所述底座(2)内表面下端台阶上,所述第二压环(15)固定在所述下卡位圆筒(14)上方,所述第二压环(15)下表面、所述底座(2)内周壁、所述下卡位圆筒(14)上表面组成第二凹口,所述第二阻尼环(4)一端固定在所述凹口内,另一端可在隔振器发生谐振时与腰鼓形阻尼套筒(5)的外周进行面接触;所述第一压环(13)固定在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的上端外周圆环面上,所述第一压环(13)、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圆环面和所述腰鼓型阻尼套筒(5)回转曲面形成第一凹口,所述上卡位圆筒(11)被上端盖(7)压紧固定在所述底座(2)内表面上端台阶上,所述上卡位圆筒(11)内侧底角设有倒角,所述第一阻尼环(6)一端卡在所述上卡位圆筒(11)倒角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凹口内;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通过中空内螺纹六角螺栓(9)、调节垫片(8)和内螺纹套筒(10)紧固在隔振器内腔内,所述主弹簧(3)位于腰鼓形阻尼套筒(5)的内腔中,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两个回转曲面,所述第二阻尼环(4)在隔振器发生谐振时与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进行面接触的回转曲面和所述第一阻尼环(6)固定在所述腰鼓形阻尼套筒(5)外周的回转曲面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谐振峰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环(6)材料为耐磨弹性橡胶,所述第二阻尼环(4)材料为耐磨弹性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舜琦杨军杨勇沈伟谦张鸿杰刘旭升彭晋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