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尤晓东专利>正文

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1436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其包括前轮、用于支撑前轮的前轮支架、后轮、用于支撑后轮的后轮支架,后轮支架包括后轮叉组、导向轮摆臂组、承重滚轮、导向滚轮、第一压簧,后轮叉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根后轮叉,导向轮摆臂组包括两根相对称设置的导向轮摆臂,导向轮摆臂组、承重滚轮位于两后轮叉之间,导向滚轮和第一压簧位于两根导向轮摆臂之间,导向滚轮、承重滚轮与后轮的接触面均为相契合的凹凸面,第一压簧压紧在在后轮叉组与导向轮摆臂组所成夹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多个抵紧于轮胎钢圈内圈上的滚轮使轮胎转动连接在支架上,不仅结构简单,生产、安装方便,而且结构新颖,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车轮均利用车轮转轴上的轴套、车轮钢圈、以及连接在钢圈与轴套之间的钢丝或连接块将车轮轮胎转动连接在支架上,一成不变的设计不仅让广大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同时由于钢丝或连接块与轴套、钢圈的连接结构复杂,容易出现受损现象,制造工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的电动自行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其包括前轮、用于支撑前轮的前轮支架、后轮、用于支撑后轮的后轮支架、连接在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之间的主支架、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相电连接的电瓶,所述的后轮由钢圈、套设在钢圈外周的轮胎组成,所述的后轮支架包括一端与主支架相连接的后轮叉组、与后轮叉组相转动连接的导向轮摆臂组、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于后轮叉组端部且始终压紧在后轮的内圈下部的承重滚轮、至少一个与导向轮摆臂组的端部相转动连接且始终抵紧在后轮内圈上部的导向滚轮、使得导向滚轮与承重滚轮作用力反向从而支撑后轮的第一压簧,所述的后轮叉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根后轮叉,所述的导向轮摆臂组包括两根相对称设置的导向轮摆臂,所述的导向轮摆臂组、所述的承重滚轮位于两后轮叉之间,所述的导向滚轮和所述的第一压簧位于两根导向轮摆臂之间,所述的导向滚轮、承重滚轮与后轮的接触面均为相契合的凹凸面,所述的第一压簧压紧在在后轮叉组与导向轮摆臂组所成夹角内。优化的,所述的后轮支架包括与后轮叉组的端部相转动连接且转轴与两承重滚轮的转轴相平行的固定架组,所述的固定架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固定架,所述的承重滚轮具有两个且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架之间。优化的,它还包括与主支架前部相转动连接的把手,所述的主支架包括与后轮叉组相转动连接的底架、一端与底架的一端相固定连接且向上延伸的前板、与前板相固定连接且套设在把手的转轴上的套管、一端与底架另一端相倾斜固定连接的后板、与后板相固定连接的坐垫骨架、一端与后轮叉组中部相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板的另一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二压簧。优化的,所述的前轮支架包括两两相铰链设置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所述的第三支杆处于最下方且水平设置,所述的第一支杆的上端与所述的把手的转轴的下端相固定连接且向后轮方向倾斜,所述的第三支杆的后端与第一支杆的下端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前轮支架还包括连接在与第三支杆的前端的呈U形的前轮叉,所述的前轮转动连接于前轮叉上。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支杆为减震压簧。优化的,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前轮同轴设置且同步转动。优化的,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于导向轮摆臂上且其转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的钢圈与所述的驱动电机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环形齿条,所述的环形齿条与所述的钢圈同轴设置,所述的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转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利用多个抵紧于轮胎钢圈内圈上的滚轮使轮胎转动连接在支架上,不仅结构简单,生产、安装方便,而且结构新颖,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的剖面图A-A ;附图4为附图2的剖视图B-B ;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前轮;2、前轮支架;3、后轮;4、后轮支架;5、主支架;6、把手;8、驱动电机;9、电瓶;21、第一支杆;22、第二支杆;23、第三支杆;24、前轮叉;31、钢圈;32轮胎;33、齿条;41、后轮叉;42、导向轮摆臂;43、承重滚轮;44、导向滚轮;45、第一压簧;46、固定架;51、底架;52、前板;53、套管;55、后板;56、坐垫骨架;57、第二压簧;81、驱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电动自行车包括前轮1、用于支撑前轮I的前轮支架2、后轮3、用于支撑后轮3的后轮支架4、连接在前轮支架2与后轮支架4之间的主支架5、与主支架5前部相转动连接的把手6、与主支架5相固定连接的坐垫、驱动电机8、与驱动电机8相电连接的电瓶9、设置在前轮I和后轮3上的刹车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动自行车采用前轮驱动方式,所述的驱动电机8作为轴套套设于前轮I的转轴上,所述的电瓶9固定在坐垫下方的主支架5上(由于该驱动方式为现有技术,再次不做赘述)。所述的后轮3由钢圈31与套设在钢圈31外周的轮胎32组成,所述的后轮3不具有支撑钢圈31的钢丝或是连接块之类的支撑物。所述的后轮支架4包括一端与主支架5相连接的波浪形的后轮叉组、与后轮叉组相转动连接的导向轮摆臂组、与后轮叉组的端部相转动连接的固定架组、转动连接于固定架组上的两个承重滚轮43、一个与导向轮摆臂组的端部相转动连接且始终抵紧在后轮3内圈上部的导向滚轮44、压紧在后轮叉组与导向轮摆臂组之间的第一压簧45。所述的后轮叉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根后轮叉41,所述的导向轮摆臂组包括两根相对称设置的导向轮摆臂42,所述的固定架组包括两个相对称设置的固定架46,所述的导向轮摆臂组、所述的固定架46位于两后轮叉41之间,所述的导向滚轮44和所述的第一压簧45位于两根导向轮摆臂42之间,两个所述的承重滚轮43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架46之间。所述的固定架46呈船型且与后轮叉组的转轴位于固定架46的中部,两个承重滚轮43位于固定架46的两端且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架46之间,两个承重滚轮43的转轴与固定架相对于后轮叉41转动的转轴相平行。所述的第一压簧45使得导向滚轮44与承重滚轮43作用力反向从而支撑后轮3。而仅有竖直方向的作用力是不足以将后轮3定位的,因此导向滚轮44、承重滚轮43与后轮3的接触面上开设有向转轴轴线凹陷的凹面(如图3所示),所述的凹面卡设于后轮3的内圈上,使后轮3不会相对于转轴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位移。所述的主支架5包括与水平面成10° 20°角倾斜设置的底架51、一端与底架51的较低的一端相固定连接且向上延伸的前板52、与前板52相固定连接且套设在把手6的转轴上的套管53、一端与底架51另一端相倾斜固定连接的后板55、与后板55相固定连接的坐垫骨架56、一端与后轮叉组中部相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板55的另一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二压簧57。所述的底架51与后板55相连接的端部同时与后轮叉组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坐垫骨架56呈水平放置的“几”字型且开口朝后轮方向,坐垫固定与坐垫骨架56上,电瓶9固定在坐垫骨架56的开口内。所述的前轮支架2包括两两相铰链设置的第一支杆21、第二支杆22、第三支杆23,它还包括连接在与第三支杆23的前端的呈U形的前轮叉24。所述的第二支杆22为减震压簧,所述的第三支杆23处于最下方且水平设置,所述的第一支杆21的上端与所述的把手6的转轴的下端相固定连接且向后轮3方向倾斜,所述的第三支杆23的后端与第一支杆21的下端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前轮I转动连接于前轮叉24上。所述的前轮叉24和第三支杆23 —体成型,所述的底架51、前板52以及后板55 —体成型。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8固定安装与导向轮摆臂42上且其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81,所述的钢圈31与所述的驱动电机8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驱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其包括前轮(1)、用于支撑前轮(1)的前轮支架(2)、后轮(3)、用于支撑后轮(3)的后轮支架(4)、连接在前轮支架(2)与后轮支架(4)之间的主支架(5)、驱动电机(8)、与驱动电机(8)相电连接的电瓶(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3)由钢圈(31)、套设在钢圈(31)外周的轮胎(32)组成,所述的后轮支架(4)包括一端与主支架(5)相连接的后轮叉组、与后轮叉组相转动连接的导向轮摆臂组、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于后轮叉组端部且始终压紧在后轮(3)的内圈下部的承重滚轮(43)、至少一个与导向轮摆臂组的端部相转动连接且始终抵紧在后轮(3)内圈上部的导向滚轮(44)、使得导向滚轮(44)与承重滚轮(43)作用力反向从而支撑后轮(3)的第一压簧(45),所述的后轮叉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根后轮叉(41),所述的导向轮摆臂组包括两根相对称设置的导向轮摆臂(42),所述的导向轮摆臂组、所述的承重滚轮(43)位于两后轮叉(41)之间,所述的导向滚轮(44)和所述的第一压簧(45)位于两根导向轮摆臂(42)之间,所述的导向滚轮(44)、承重滚轮(43)与后轮(3)的接触面均为相契合的凹凸面,所述的第一压簧(45)压紧在在后轮叉组与导向轮摆臂组所成夹角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尤晓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