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279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4:18
本申请公开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包括:散热风扇,设于一模具的模具本体的第一端,用于向所述模具本体输送降温气流;以及多条散热肋板,彼此并行设置且各散热肋板竖直地固定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将被所述降温气流降温的表面,并且各散热肋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散热风扇输送的降温气流的气流流向一致。通过设置外置的模具冷却装置,且不再利用循环水,本申请可以有效防止模具变形、腐蚀并能防止药品污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冷却装置
本申请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铝塑包装机的模具冷却装置通过在模具内部的曲线循环冷却水来冷却模具。如图1所示,模具包括模具本体I和用于使模具本体I定位的模具定位孔15,模具定位孔15位于模具本体I的边缘。在铝塑包装机中,模具可以为上模具、下模具、或者二者。模具本体I中设置有冷却水循环通道2,在冷却水循环通道2中,设有控制冷却水流动路径走向的循环导向塞3和循环导向孔4,借此形成曲线型的冷却水流动路径。所述冷却水流动路径的进水口 21和出水口 22设置于模具本体10的侧面,分别用于输入冷却水和输出冷却水。在所示出的模具冷却装置中,循环导向塞3可以选择性地对相应循环导向孔4进行堵塞,从而针对模具本体I的各种实际要求,形成不同的冷却水流动路径。在实际应用时,现有模具冷却装置存在如下问题:冷却水循环通道2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由于模具运动造成进水口 21和出水口 22漏水,容易造成药品污染;模具本体10内部开设的冷却水循环通道造成模具本体I的强度变小,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模具I变形,且冷却水中含有氧成分,将造成模具本体I腐蚀;冷却水循环过程容易造成水垢,影响传热效率,还容易造成冷却水循环通道2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冷却水循环通道的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冷却水循环通道设置而导致模具本体易变形、以及且冷却水中含有氧成分而将造成模具本体腐蚀的问题。本申请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冷却水循环通道设置而导致的易产生药品污染的问题。本申请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冷却水循环过程容易造成水垢而影响传热效率以及造成冷却水循环通道堵塞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包括:散热风扇,设于一模具的模具本体的第一端,用于向所述模具本体输送降温气流;以及多条散热肋板,彼此并行设置且各散热肋板竖直地固定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将被所述降温气流降温的表面,并且各散热肋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散热风扇输送的降温气流的气流流向一致。在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模具冷却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模具冷却装置还可包括:第一过风管,一端附接于所述模具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并且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第一过风管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模具冷却装置还可包括:第二过风管,一端附接于所述模具本体的第二端,并且所述模具本体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模具本体的所述第一端相反。更优选地,所述模具冷却装置还可包括:抽风机,设于所述第二过风管中。在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模具冷却装置中,优选地,各散热肋板呈S型。更优选地,各所述散热肋板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散热鳞片。更进一步优选地,各散热肋板的在一侧上的多个散热鳞片同向排列。进一步优选地,各散热肋板在一侧上的同向排列的多个散热鳞片中的每一个散热鳞片的延伸方向顺着所述散热风扇输送的降温气流的气流流向。进一步优选地,各散热肋板在一侧上的同向排列的多个散热鳞片中的每一个散热鳞片设有通孔。更进一步优选地,各散热肋板在一侧上的同向排列的所述多个散热鳞片的对应的通孔连成的假想线与各散热肋板延伸形成的线平行。[0011 ] 在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模具冷却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的扇叶为耐腐蚀材质。在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模具冷却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散热肋板为铝质。在优选地,模具冷却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散热鳞片为铝质。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散热风扇的使用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并不再利用冷却水对模具本体进行冷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冷却水的使用对模具本体所带来的传热效率、腐蚀、以及污染药品的问题。通过散热肋板外置于模具本体,可以有效防止模具本体变形、提高强度、解决加工问题。通过设置散热鳞片、在散热鳞片上设置通孔、抽风机、第一过风管和第二过风管,均进一步提高模具本体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模具冷却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模具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局部F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替代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散热鳞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模具本体6散热风扇11第一端61扇叶13第二端7散热肋板15模具定位孔8散热鳞片17表面Dl气流流向2冷却水循环通道D2气流方向3循环导向塞7散热肋板4循环导向孔8散热鳞片21进水口81通孔22出水口9抽风机51第一过风管52第二过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模具冷却装置包括:散热风扇6,设于一模具本体I的第一端11处,用于向模具本体I输送降温气流;以及,多条散热肋板7,彼此并行设置且各散热肋板7竖直地固定于模具本体I的面向散热风扇6的表面17,并且各散热肋板7的延伸方向和散热风扇6送出的降温气流的气流流向Dl —致。在该结构中,风扇6实现对流换热,散热肋板7实现传导散热,且相邻散热肋板7之间形成风扇6送出的降温气流的流通通道,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且各散热肋板7的延伸方向的设置使得对风扇6送出的降温气流的阻力减小。优选地,所述并行设置可以采用平行设置。如图2所示,对于模具本身而言,模具包括模具本体I和用于使模具本体I定位的模具定位孔15,模具定位孔15位于模具本体I的边缘。在铝塑包装机中,模具可以为上模具、下模具、或者二者。根据本申请的模具冷却装置采用了位于模具本体I外部的散热风扇6。散热风扇6位于模具本体I的第一端11,其面对模具本体I吹风而向模具本体I输送降温气流,箭头Dl表示温度较低的降温气流的气流流向。箭头D2表示带走模具本体I产生的热量的气流方向。其中,散热风扇6可以为离心式或轴流式送风风扇。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风扇6的散热效率,如图2所示,所述模具冷却装置还可包括:第一过风管51,其一端(图2的平面图中为上端)附接于模具本体I的第一端11 (在图2的平面图中为下端),散热风扇6位于第一过风管51中。第一过风管51的设置使得散热风扇6送出的降温气流受到约束而被强制性地向模具本体I输送。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散热风扇6的散热效率,如图2所示,所述模具冷却装置还可包括:第二过风管52,其一端(在图2的平面图中为下端)附接于模具本体I的第二端13 (在图2的平面图中为上端),模具本体I的第二端13和模具本体I的第一端11相反。通过第二过风管52使得散热风扇6送出的降温气流被收集排出,提高了散热效率。更优选地,所述模具冷却装置还可包括:抽风机9,设于第二过风管52中。通过抽风机9使得散热风扇6送出的降温气流被强制快速地抽出,提高了散热效率。第一过风管51和第二过风管52均可以为通风软管,所述附接可以采用本领域各种公知手段例如通风软管的卡接、套接、或采用固定件的连接方式等。为了提高散热效率为了进一步加大散热效率,如图3所示,优选地,各所述散热肋板7呈S型,从而增加了散热肋板7与表面17的传导换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地,各散热肋板7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散热鳞片8。所述至少一侧优选两侧。优选地,各散热肋板7的在一侧上的多个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风扇(6),设于一模具的模具本体(1)的第一端(11),用于向所述模具本体(1)输送降温气流;以及?多条散热肋板(7),彼此并行设置且各散热肋板(7)竖直地固定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将被所述降温气流降温的表面(15),并且各散热肋板(7)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散热风扇(6)送出的降温气流的气流流向(D1)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风扇(6),设于一模具的模具本体(I)的第一端(11),用于向所述模具本体(I)输送降温气流;以及 多条散热肋板(7 ),彼此并行设置且各散热肋板(7 )竖直地固定于所述模具本体(I)的将被所述降温气流降温的表面(15),并且各散热肋板(7)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散热风扇(6)送出的降温气流的气流流向(DI) —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冷却装置还包括: 第一过风管(51),一端附接于所述模具本体(I)的所述第一端(11),并且所述散热风扇(6)位于所述第一过风管(5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冷却装置还包括: 第二过风管(52),一端附接于所述模具本体(I)的第二端(13),并且所述模具本体(I)的所述第二端(13 )和所述模具本体(I)的所述第一端(11)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冷却装置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龙吴普荣李洪建赵清爽
申请(专利权)人: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