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板机自动开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1145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3:25
一种剪板机自动开料装置,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移动小车、升降气缸、进退气缸支架、进退气缸、真空吸盘、吸盘支架和控制电路,所述升降气缸竖直固定在移动小车上,所述进退气缸支架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所述进退气缸水平固定在进退气缸支架上,所述吸盘支架固定在进退气缸的活塞杆上并通过平行于进退气缸活塞杆的水平滑轨与进退气缸支架滑动连接,其下部与真空吸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气缸驱动真空吸盘拿取钢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操作方便安全等优点,可大大提高剪板机的加工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从整垛钢板中逐张拿起板料并输送给剪板机的装置,属于金属加工

技术介绍
在加工汽车冲压件时,先要利用剪板机将整张钢板裁成合适的形状再进行冲压,这就涉及到钢板堆料的分离问题,层层堆叠的板材因互相贴合吸引而难以取用。若采用人工取料,需要操作者手动将板料搓开,很难从整垛板料顺利拿起单张板料,导致剪板作业无法进行,不仅严重影响了加工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如用市场上现有的电磁分张器开料,当电磁分张器突然断电时,板料就会坠落,造成重大安全隐患。若用磁铁分张器开料,则会使多张钢板产生强磁无法消退,造成多张钢板相互粘连而不易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操作安全的剪板机自动开料装置,以提高剪板机的加工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剪板机自动开料装置,它包括移动小车、升降气缸、进退气缸支架、进退气缸、真空吸盘、吸盘支架和控制电路,所述升降气缸竖直固定在移动小车上,所述进退气缸支架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所述进退气缸水平固定在进退气缸支架上,所述吸盘支架固定在进退气缸的活塞杆上并通过平行于进退气缸活塞杆的水平滑轨与进退气缸支架滑动连接,其下部与真空吸盘固定连接。上述剪板机自动开料装置,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启动按钮、两个接近开关、三个时间继电器和四个中间继电器,启动按钮与第一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并联连接后控制第三时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并依次经第二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三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控制第一中间继电器和升降气缸的下降电磁阀;第一接近开关安装在吸盘支架上并与待拿取的钢板相对应,其常开触点先与第二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再与第三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串联连接后控制第二时间继电器和第二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并经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控制第一时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升降气缸的上升电磁阀;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进退气缸的前进电磁阀;第二接近开关通过型支架固定在进退气缸支架上并与进退气缸的活塞杆前端相对应,其常开触点控制真空吸盘的制吹气电磁阀和第三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第一中间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四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并联连接后再经第三中间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控制第四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第四中间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控制真空吸盘的吸气电磁阀。上述剪板机自动开料装置,在进退气缸支架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包括水平伸缩臂、竖直伸缩臂和水平顶杆,所述水平伸缩臂安装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竖直伸缩臂安装在水平伸缩臂一端,其下端通过水平防撞轴与进退气缸支架的后端连接,所述水平顶杆位于水平防撞轴的下方并通过顶杆支架与竖直伸缩臂连接,水平顶杆的一端顶在进退气缸支架上。上述剪板机自动开料装置,所述移动小车的车体上设置有螺旋支架。上述剪板机自动开料装置,所述真空吸盘和水平滑轨均设置两个。本技术利用气缸驱动真空吸盘拿取钢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操作方便安全等优点,可大大提高剪板机的加工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控制电路的电原理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升降气缸,2、进退气缸,3、真空吸盘,4、水平防撞轴,5、水平顶杆,6、水平伸缩臂,7、移动小车,8、螺旋支架,9、顶杆支架,10、吸盘支架,U、水平滑轨,12、L型支架,13、竖直伸缩臂,14、进退气缸支架,SQ1、第一接近开关,SQ2、第二接近开关,SB、启动按钮,KTl KT3、第一时间继电器 第三时间继电器,KTla、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T2a、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T2b、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T3a、第三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YV1、下降电磁阀,YV2、吸气电磁阀,YV3、上升电磁阀,YV4、前进电磁阀,YV5、吹气电磁阀,KMl KM4、第一中间继电器 第四中间继电器,KMla、第一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Mlb、第一中间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M2a、第二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M2b、第二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M3a、第三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KM3b、第三中间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KM4a、第四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M4b、第四中间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本技术包括升降气缸1、进退气缸2、真空吸盘3、防撞轴4、可调水平伸缩臂6、竖直伸缩臂13、移动小车7、螺旋支架8、接近开关SQ1、第二接近开关SQ2、吸盘支架10、水平滑轨11、L型支架12、进退气缸支架14、顶杆支架9、水平顶杆5,其中,竖直伸缩臂13下端焊接顶杆支架9,进退气缸2固定在进退气缸支架14上,进退气缸支架14一侧上端与竖直伸缩臂13通过防撞轴4连接,下端通过水平顶杆5固定在顶杆支架9上,进退气缸支架14另一侧上部设有两个水平滑轨11,两水平滑轨11中间设置L型支架12,L型支架12与进退气缸支架14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接近开关SQ2用螺栓紧固在L型支架12的外侧,吸盘支架10通过导向套套在水平滑轨11上,可以沿水平滑轨11前后滑动。真空吸盘3通过螺栓紧固在吸盘支架10上,两真空吸盘3中间安装第一接近开关SQl。具体实施方式:将移动小车7推至待分离钢板堆垛处,将螺旋支架8拧紧。按下启动按钮SB,升降气缸I带动可调水平伸缩臂6下降,同时真空吸盘3开始吸气,下降过程中当真空吸盘3及第一接近开关SQl接触到钢板时,下降动作停止,达到时间继电器设定的延迟时间后,升降气缸I上升,真空吸盘3带动钢板上升,达到继电器设定的延迟时间后,进退气缸2伸出,真空吸盘3带动钢板向前滑动,当进退气缸2前进到位后第二接近开关SQ2得到信号,真空吸盘3吹气,使钢板掉落,进退气缸2收缩,真空吸盘3后退,一个动作循环结束。 电气原理:参看图2,启动按钮SB闭合后,下降电磁阀YV1、第一中间继电器KM1、第四中间继电器KM4得电,水平伸缩臂6下降,同时真空吸盘3开始吸气,下降过程中第一接近开关SQl闭合,第二中间继电器KM2和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第二时间继电器KT2得电,下降动作停止,两时间继电器同时计时,达到第一时间继电器KTl设定的时间后,上升电磁阀YV3得电,升降气缸I上升,真空吸盘3带动钢板上升,达到第二时间继电器KT2设定的时间后,第一时间继电器KTl断电,上升停止,前进电磁阀YV4得电,进退气缸2伸出,真空吸盘3带动钢板向前滑动,当进退气缸2前进到位后第二接近开关SQ2闭合,第三中间继电器KM3、吹气电磁阀YV5得电,前进动作停止,同时真空吸盘3吹气将钢板推出,前进电磁阀YV4自动复位,进退气缸2收缩,真空吸盘3后退,一个动作循环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板机自动开料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移动小车(7)、升降气缸(1)、进退气缸支架(14)、进退气缸(2)、真空吸盘(3)、吸盘支架(10)和控制电路,所述升降气缸(1)竖直固定在移动小车(7)上,所述进退气缸支架(14)与升降气缸(1)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所述进退气缸(2)水平固定在进退气缸支架(14)上,所述吸盘支架(10)固定在进退气缸(2)的活塞杆上并通过平行于进退气缸(2)活塞杆的水平滑轨(11)与进退气缸支架(14)滑动连接,其下部与真空吸盘(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板机自动开料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移动小车(7)、升降气缸(I)、进退气缸支架(14)、进退气缸(2)、真空吸盘(3)、吸盘支架(10)和控制电路,所述升降气缸(I)竖直固定在移动小车(7)上,所述进退气缸支架(14)与升降气缸(I)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所述进退气缸(2 )水平固定在进退气缸支架(14)上,所述吸盘支架(10 )固定在进退气缸(2 )的活塞杆上并通过平行于进退气缸(2 )活塞杆的水平滑轨(11)与进退气缸支架(14 )滑动连接,其下部与真空吸盘(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板机自动开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启动按钮(SB)、两个接近开关、三个时间继电器和四个中间继电器,启动按钮(SB)与第一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Mla)并联连接后控制第三时间继电器(KT3)的控制线圈并依次经第二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M2b)和第三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T3a)控制第一中间继电器(KMl)和升降气缸(I)的下降电磁阀(YVl);第一接近开关(SQl)安装在吸盘支架(10)上并与待拿取的钢板相对应,其常开触点先与第二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M2a)并联,再与第三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KM3a)串联连接后控制第二时间继电器(KT2)和第二中间继电器(KM2)的控制线圈并经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T2b)控制第一时间继电器(KTl)的控制线圈;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Tla)控制升降气缸(I)的上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江张静立崔伟利江凤振胥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