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424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8:08
分离膜组件(1A)具有筒状压力容器(7)、插入在压力容器(7)内且具有第一端构件(3)和第二端构件(4)的多根分离膜元件(2)以及安装在相邻的第一端构件(3)和第二端构件(4)中的一个或两个构件上的密封构件(5A)。密封构件(5A)在通常状态下收纳于所安装的第一端构件(3)和/或第二端构件(4)的最大直径的内侧,并且由于相邻的分离膜元件(2)的相互抵接或向压力容器(7)内供给加压流体而变形从而与压力容器(7)的内周面(7a)紧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筒状压力容器内插入有多根分离膜元件的分离膜组件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例如用于海水淡化处理、超纯水制造等的分离膜组件。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分离膜组件10。该分离膜组件10具备筒状压力容器11和排成一列插入在压力容器11内的多根分离膜元件12。而且,如图12中箭头所示,从分离膜组件10的一个端部向压力容器11内供给原水时,该原水被分离膜元件12的分离膜分离成透过水和浓缩水,这些水从分离膜组件10的另一个端部分别排出。各分离膜元件12具有卷绕在中心管的周围且包含分离膜的层叠体和夹持该层叠体而配置的一对端构件13。图12和图13所示的分离膜组件10中,在上游侧的端构件13上安装有利用原水的上游侧的压力将分离膜元件12与压力容器11的内周面的间隙进行密封的截面为近似U字形的密封件15。密封件15即使在不受上游侧的压力作用的自然状态下也具有与压力容器11的内周面的直径同等程度的外径。因此,以往将分离膜元件12插入到压力容器11内时,在使由于分离膜元件12的自重而被压扁的密封件15与压力容器11的内周面摩擦的同时将分离膜元件12压入压力容器11内。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04 JP 2010-2248601.一种分离膜组件,其中, 具备: 筒状压力容器; 具有分离膜以及夹持该分离膜而配置的第一端构件和第二端构件、且以使所述第一端构件与所述第二端构件在该压力容器的轴向上交替排列的方式插入到所述压力容器内的多根分离膜元件;和 安装在相邻的所述第一端构件和所述第二端构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构件上、在通常状态下收纳于所安装的所述第一端构件和/或所述第二端构件的最大直径的内侧的环状密封构件,并且 所述密封构件由于相邻的分离膜元件相互抵接或向所述压力容器内供给加压流体而变形从而与所述压力容器的内周面紧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中, 所述密封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端构件中与所述第二端构件相邻的所述第一端构件上, 所述第二端构件中与所述第一端构件相邻的第二端构件上设置有用于在相邻的所述分离膜元件相互抵接时通过挤压所述密封构件而使所述密封构件变形从而挤压到所述压力容器的内周面上的挤压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中,所述挤压部由一体式成形在所述第二端构件上的突出部构成。4.如权利要 求2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中,所述挤压部由被所述第二端构件支撑的另一构件构成。5.如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中, 在所述第一端构件与所述第二端构件之间形成有用于将在所述分离膜元件内通过的原水导至所述分离膜元件的周围的流路, 在所述挤压部中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分离膜元件与所述压力容器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与所述流路连通的连通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组件,其中,所述密封构件横跨相邻的所述第一端构件和所述第二端构件而安装在相邻的所述第一端构件和所述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地蔵真一浜田敏充宇田康弘山根英之吉田和仁别府雅志高田政胜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