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极片包覆叠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236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片包覆叠片工艺,包括极片传送、补纸、吸片、放片、包片、叠片、传送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蓄电池全自动包片控制系统,实现了蓄电池极群包片配组的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以往手工包片的7倍,具有适用性强、效率高、环保等特点,又减少了企业对人工的依赖,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使电池的一致性质量处于可控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蓄电池极片包覆叠片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包片的
,特别是一种蓄电池极片包覆叠片工艺。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行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随着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国家相关产业的拉动及国际电池生产厂商在华投资的增多,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年增长速度超过了 30%。由于铅酸蓄电池具有成本低、产业化发展成熟等优势,在近期国家产业发展中仍将占主流地位,而且由于其成本优势,中期也将仍占有一席之地。长期来看,在不需要高比能量的用途领域还将继续存在,并占据重要地位。铅酸电池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依然蓬勃旺盛,一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其他替代产品的技术没有发展成熟的当前,蓄电池依然是市场的主流。而且,经过自身的技术革新,也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蓄电池极板包片配组是电池生产的一环,目前国外还没有针对电动车电池极群包片配组的专用装备,国内主要以手工或半自动包片配组为主。手工方式劳动强度大,质量难以控制;操作环境铅粉飞扬,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难以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市面上的半自动化包片配组装备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往往自动化程度不高,依赖人工配合,未在市场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蓄电池极片包覆叠片工艺,采用蓄电池全自动包片控制系统,实现了蓄电池极群包片配组的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以往手工包片的7倍,具有适用性强、效率高、环保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蓄电池极片包覆叠片工艺,具体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在极片开始之前先预先设置叠片比较数Ws,作为判断分析叠片数量的标准;b )机器启动;c)判断极片是否缺纸、缺片,如果极片缺纸、缺片,则进入d)步骤,如果极片不缺纸、不缺片,则进入g)步骤;d)开始报警;e)报警延时tl,tl为3秒;f)经手动补纸、补片 后返回步骤c);g)判断极片到位是否超时,如果极片到位超时,则进入h)步骤,如果极片到不位超时,则进入j)步骤和k)步骤,j)步骤和k)步骤同时进行;h)开始报警;i)报警延时t2,t2为5秒,经处理后返回g)步骤;j)送纸裁纸;k)吸片放片;I)将j)步骤中裁好的纸包覆到k)步骤中送入固定位置的极片上;m)判断经包片后是否缺纸、缺片,如果经包片后缺纸、缺片,则进入η)步骤,如果经包片后不缺纸、不缺片,则进入q)步骤;η)开始报警;O)报警延时t4,t2为4秒;p)经手动补纸、补片后返回m)步骤;q)进行叠片;r)累计运算 W=W+1 ;s)判断是否W=Ws,如果W=Ws,则进入t)步骤,如果W不等于Ws,则进入c)步骤;t)判断是否按结束按钮,如果按结束按钮,则包片结束,如果不按结束按钮,则进入u)步骤;u)用空盒替换装满极片的盒子;V)将W清零,返回c)步骤。作为优选,所述j)步骤具体依次包括以下步骤:jl)将极片复位;j2)进行第一步送纸;J3)将j2)步骤送入的纸进行裁切;J4)将j3)步骤裁切好的纸进行第二步送纸。作为优选,所述k)步骤具体依次包括以下步骤:kl)将极片进行吸片操作;k2)输送极片;k3)判断是否符合原位检查,如果符合原位检查,则计入k6)步骤,如果不符合原位检查,则进入k4)步骤;k4)开始报警;k5)报警延时t3,t3为5秒,经处理后返回k3)步骤;k6)将极片放入固定位置。作为优选,所述a)步骤中的叠片比较数Ws在机器启动前进行设置,Ws的值设置为 150。作为优选,所述a)步骤中的叠片比较数Ws在机器启动前进行设置,Ws的值设置为150,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定Ws的数值。作为优选,所述i)步骤中的处理为人工处理。作为优选,所述报警方式为鸣笛报警,便于发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蓄电池全自动包片控制系统,实现了蓄电池极群包片配组的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以往手工包片的7倍,具有适用性强、效率高、环保等特点,又减少了企业对人工的依赖,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使电池的一致性质量处于可控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蓄电池极片包覆叠片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蓄电池极片包覆叠片工艺,具体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在极片开始之前先预先设置叠片比较数Ws,作为判断分析叠片数量的标准;叠片比较数Ws在机器启动前进行设置,Ws的值设置为150,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定Ws的数值。b )机器启动;c)判断极片是否缺纸、缺片,如果极片缺纸、缺片,则进入d)步骤,如果极片不缺纸、不缺片,则进入g) 步骤;d)开始报警;报警方式为鸣笛报警。e)报警延时tl,tl为3秒;f)经手动补纸、补片后返回步骤c);g)判断极片到位是否超时,如果极片到位超时,则进入h)步骤,如果极片到不位超时,则进入j)步骤和k)步骤,j)步骤和k)步骤同时进行;h)开始报警;报警方式为鸣笛报警。i)报警延时t2,t2为5秒,经处理后返回g)步骤;该处理为人工处理。j)送纸裁纸;k)吸片放片;I)将j)步骤中裁好的纸包覆到k)步骤中送入固定位置的极片上;m)判断经包片后是否缺纸、缺片,如果经包片后缺纸、缺片,则进入η)步骤,如果经包片后不缺纸、不缺片,则进入q)步骤;η)开始报警;报警方式为鸣笛报警。ο)报警延时t4,t2为4秒;P)经手动补纸、补片后返回m)步骤;q)进行叠片;r)累计运算 W=W+1 ;s)判断是否W=Ws,如果W=Ws,则进入t)步骤,如果W不等于Ws,则进入c)步骤;t)判断是否按结束按钮,如果按结束按钮,则包片结束,如果不按结束按钮,则进入u)步骤;u)用空盒替换装满极片的盒子;V)将W清零,返回c)步骤。所述j)步骤具体依次包括以下步骤:jl)将极片复位;j2)进行第一步送纸;J3)将j2)步骤送入的纸进行裁切;J4)将j3)步骤裁切好的纸进行第二步送纸。所述k)步骤具体依次包括以下步骤:kl)将极片进行吸片操作;k2)输送极片;k3)判断是否符合原位检查,如果符合原位检查,则计入k6)步骤,如果不符合原位检查,则进入k4)步骤;k4)开始报警;报警方式为鸣笛报警。k5)报警延时t3,t3为5秒,经处理后返回k3)步骤;k6)将极片放入固定位置。实施例:包片区由装纸送纸机构、送料机构、包片机构、叠片机构组成,装纸送纸机构在工作中完成隔板纸的装载、步进送纸、切纸功能;送料机构完成工作中的极板送料;包片机构完成工作中的极板与隔板纸的包装;叠片机构与链板运动完成极板由组元到极群的装配过程;整理入盒区主要由整理机构、入盒机构组成;整理机构主要机械手完成极群形状的整理,以达到工艺规定要求;入盒机构自动完成将极群装入工装盒,所有工作区域联接成流水线,协同工作,全自动化完成极板从包片到最终极群装配结束的全过程。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极片包覆叠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在极片开始之前先预先设置叠片比较数Ws,作为判断分析叠片数量的标准; b )机器启动; c)判断极片是否缺纸、缺片,如果极片缺纸、缺片,则进入d)步骤,如果极片不缺纸、不缺片,则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极片包覆叠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在极片开始之前先预先设置叠片比较数W设,作为判断分析叠片数量的标准;b)机器启动;c)判断极片是否缺纸、缺片,如果极片缺纸、缺片,则进入d)步骤,如果极片不缺纸、不缺片,则进入g)步骤;d)开始报警;e)报警延时t1,t1为3秒;f)经手动补纸、补片后返回步骤c);g)判断极片到位是否超时,如果极片到位超时,则进入h)步骤,如果极片到不位超时,则进入j)步骤和k)步骤,j)步骤和k)步骤同时进行;h)开始报警;i)报警延时t2,t2为5秒,经处理后返回g)步骤;j)送纸裁纸;k)吸片放片;l)将j)步骤中裁好的纸包覆到k)步骤中送入固定位置的极片上;m)判断经包片后是否缺纸、缺片,如果经包片后缺纸、缺片,则进入n)步骤,如果经包片后不缺纸、不缺片,则进入q)步骤;n)开始报警;o)报警延时t4,t2为4秒;p)经手动补纸、补片后返回m)步骤;q)进行叠片;r)累计运算W=W+1;s)判断是否W=W设,如果W=W设,则进入t)步骤,如果W不等于W设,则进入c)步骤;t)判断是否按结束按钮,如果按结束按钮,则包片结束,如果不按结束按钮,则进入u)步骤;u)用空盒替换装满极片的盒子;v)将W清零后,返回c)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云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精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