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78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包括有壳体和壳体内的压缩机机构部、曲轴、机架、支承隔板和电动机部,机架和支承隔板将壳体内空间分隔为压缩机机构部室、电动机部室和储油室,压缩机机构部位于压缩机机构部室,包括有固定涡旋盘和置于固定涡旋盘内的动涡旋盘,固定涡旋盘连接于机架,固定涡旋盘和机架上设置有多个通路,吸气管穿过壳体插入于固定涡旋盘;电动机部位于电动机部室内,曲轴将动涡旋盘和电动机部的转子连接,曲轴末端位于储油室并与吸油管部件连通;排气管穿过壳体与储油室上部相连通;支承隔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气体通路和油通路,油通路上设有使油只能从电机部室向储油室单向流动的逆止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油从压缩机向冷冻循环流出的冷冻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剂压缩机及气体压缩机使用的卧式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如CN 200980127440.0专利公开的,其密闭容器由分隔板分隔成了收纳压缩机和电动机的空间和收纳了排出管及供油泵的排出空间。在此隔板上部设置制冷剂气体通过的上部连通路和通路引导部件。目的是为了制冷剂气体碰撞密闭容器侧面,促进油的分离。2、现有技术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如CN201110173522.8专利公开的,包括在密闭容器内包容的压缩机构、电动机构、传动机构、支撑机构和挡板,供油系统由挡板、泵油装置和供油通道组成。挡板将密闭容器分隔为电机腔和储油腔。挡板外径与密封容器内径之间形成环形缝隙,挡板下部设有油通道。目的是在立式涡旋压缩机基础上增加挡板和新的排气管、吸气管解决其横卧使用的供油问题。现有技术的不足: 现有卧式涡旋压缩机,在运行时,冷冻油从电机腔流向储油腔;停机时、冷冻油通过分离板上的下部连通路,流回电机腔,这样使得油面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其可解决现有卧式涡旋压缩机停机时冷冻油通过隔板下部的油通路流回电机室的问题。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包括有壳体(2)和收纳于壳体(2)内的压缩机机构部、曲轴(21)、机架(14)、支承隔板(31)和电动机部,电动机部包括有定子(25)和转子(26),压缩机机构部包括有动涡旋盘(12)和固定涡旋盘(11),机架(14)的外周部和支承隔板(31)的外周部与壳体(2)内壁相抵接,机架(14)和支承隔板(31)将壳体(2)内空间分隔为压缩机机构部室(6)、电动机部室(4)和储油室(5),固定涡旋盘(11)连接于机架(14)并位于压缩机机构部室(6),动涡旋盘(12)置于固定涡旋盘(11)内,固定涡旋盘(11)和机架(14)近外周部设置有多个将压缩机机构部室(6)和电动机部室(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包括有壳体(2)和收纳于壳体(2)内的压缩机机构部、曲轴(21)、机架(14)、支承隔板(31)和电动机部,电动机部包括有定子(25)和转子(26),压缩机机构部包括有动涡旋盘(12)和固定涡旋盘(11 ),机架(14)的外周部和支承隔板(31)的外周部与壳体(2)内壁相抵接,机架(14)和支承隔板(31)将壳体(2)内空间分隔为压缩机机构部室(6)、电动机部室(4)和储油室(5),固定涡旋盘(11)连接于机架(14)并位于压缩机机构部室(6 ),动涡旋盘(12 )置于固定涡旋盘(11)内,固定涡旋盘(11)和机架(14 )近外周部设置有多个将压缩机机构部室(6)和电动机部室(4)贯通的通路(16,17),吸气管(I)穿过壳体(2)插入于固定涡旋盘(11); 机架(14)的中部和支承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贵宽相玲玲林淑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