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领域,涉及微阵列生物芯片的三维载体,还涉及该三维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阵列生物芯片是将不同的生物探针分子如DNA、抗原、抗体、适配体等有序、高密度、可寻址地固定在一定载体上,配合以荧光读取系统,实现大规模、高通量检测生物分子和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在疾病的早期筛选、诊断和治疗以及药物开发、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的研究兴趣。目前,微阵列生物芯片采用的载体材料主要是表面功能化的载玻片,这类载体材料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受限于载玻片一维表面有限的表面积,其探针分子固定密度低,导致微阵列生物芯片的灵敏度不高,检测限有时达不到实际应用要求。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大型生物医疗公司开发出了数种高性能载体,如GRACE BIO-LABS公司的0NCYTE 芯片,GENTEL B10SCIENCES公司的PATH 芯片,WHATMAN公司的FAST 芯片,ARRAYIT公司的SUPERPR0TEIN 芯片,PERKIN-ELMER 公司的 HYDR0GEL 芯片,NALGE NUNC 公司的 MAXIS0RP ...
【技术保护点】
微阵列生物芯片的三维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阵列生物芯片的三维载体是在基底材料表面生长氧化锌纳米棒,再在氧化锌纳米棒表面生长聚合物刷而得。
【技术特征摘要】
1.微阵列生物芯片的三维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阵列生物芯片的三维载体是在基底材料表面生长氧化锌纳米棒,再在氧化锌纳米棒表面生长聚合物刷而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阵列生物芯片三维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材料为玻璃片、塑料片、尼龙膜或硅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阵列生物芯片三维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刷为聚(寡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一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微阵列生物芯片三维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刷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生长。5.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微阵列生物芯片三维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基底材料的表面进行活化,然后在基底材料表面生长氧化锌纳米棒; b.将生长的氧化锌纳米棒进行表面修饰; c.在修饰后的氧化锌纳米棒表面连入引发剂; d.在连入引发剂的氧化锌纳米棒表面生长聚合物刷,得微阵列生物芯片的三维载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活化是将基底材料用浓度为1-1OmM高锰酸钾浸泡15-30分钟。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