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球墨铸铁低硅球化剂的生产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是将混合均匀的含有镁娃合金、娃铁及铁成分的粉状材料及低镁稀土娃铁合金分层压入到方形钢管内制成的整体球化剂或外衬方形钢管及耐火材料的金属镁块为球化剂配合球化处理装置采用冲入包内法的球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生产球墨铸铁件的企业中,产生的回炉料比例较多并含硅量较高时,需使用含娃量较低的球化剂。传统的低娃球化剂含娃量为5 10%左右,在球化处理时,低娃球化剂的加入量为全部球化剂加入量的1/3左右,余量为含硅量为40 41%的稀土镁硅铁合金,全部采用低硅球化剂时,在出铁温度大于1480°C的红热包投料处理时,出现铁水飞溅的现象,传统压制的圆柱状球化剂在搬运时易破损,成分的波动影响球化剂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硅球化剂的球化处理方法,配合球化处理装置解决冲入包内法球化处理时反应剧烈、有效元素吸收率低的问题,实现精确控制球化反应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和利用资源。为实现上述目的,以含硅量为10 20%余量为镁的镁硅合金替换镁粉,使其熔点大幅提高,当含硅量为10%时的镁硅合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关于生产球墨铸铁的低硅球化剂的球化处理方法,其特征的第一部分是低硅球化剂:在方形钢管内部所含的镁元素是以含硅量为10~20%余量为镁的镁硅合金粉的方式加入,其加入量为12~15%,方形钢管内总含硅量为15~25%,含Ca1~2%,含RE0.5~1%,余量为Fe的的粉状材料及含镁量≤5%的稀土硅铁合金分层压入,制成整体球化剂;其方形钢管内压入的材料是:含硅量为10~20%余量为镁的镁硅合金,其粒度小于1mm,含硅量在50~60%的硅铁粉,其粒度小于1mm,其中的含钙量以硅铁中的含钙量带入或以硅钙合金的方式加入,其粒度小于1mm,稀土成分以含镁量≤5%的稀土镁硅铁合金的方式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年路,刘昌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万路科技有限公司,刘年路,刘昌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