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红脂大小蠹的方法及检测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879760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检测红脂大小蠹的方法及检测试剂盒,该检测方法为巢氏PCR,所用的第1对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所示,第2对引物序列如SEQ?ID?NO.3~4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检测红脂大小蠹的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具有检测准确、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优点,能够将红脂大小蠹与四种相近的小蠹(脐腹小蠹,圆穴材小蠹,坡面材小蠹和横坑切稍小蠹)区分开,检测灵敏度为40pg,具有良好的检测红脂大小蠹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检测红脂大小蠹的靶基因以及检测该基因的引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利用该引物进行红脂大小蠹检测的巢氏PCR方法及试剂盒。
技术介绍
红脂大小蠹是原产于北美针叶林的钻蛀性害虫,尽管其在当地分布广泛,但对植物未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被认为是次生害虫。然而,近年来它已成为入侵我国的重大外来入侵林业害虫,该虫为蛀干、蛀根毁灭性害虫,入侵后危害特别严重。上世纪随木材贸易进入我国以后,1998年在山西首次发现,随后迅速爆发蔓延,目前已扩展到河南、河北、陕西等省。2000年山西省发生面积达25万hm2,其中成灾12.9万hm2,涉及山西省8个地市的54个县(区),造成351.6万株20年以上油松枯死;1999年秋,河北、河南两省也相继发现大面积灾情。至2000年初,3省共发生灾情52万hm2,油松死亡600多万株;2001年在陕西延安等地又发现该虫危害,呈现严重蔓延之势。在国家林业局发布的19种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名录上,红脂大小蠹高居榜首,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重大外来有害生物之一,严重危害被入侵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家林业局已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检测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其能够特异地扩增COI基因或其特异性片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娟陈芳骆有庆李建光赵汗青宗世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