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饲养方法,尤其是一种饲养红脂大小蠹实验种群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大小蠹属(Dendroctonus),原分布于北美洲,1998年首次在我国山西省发现,为我国的新纪录种,为近年来为害油松的国内新纪录种。1998年在山西省阳城、泌水县首次发现,此后在全省各地暴发成灾,发生面积高达24. 8万h m2,为害空前猖獗。其危害程度日趋严重,现已扩展到河南、河北和陕西,危害油松、华山松和白皮松,给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近年来,各地为搞好红脂大小蠹的防治,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红脂大小蠹的科学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但在红脂大小蠹饲养观察方面,虽然总结出了现有的“伐桩罩笼法(用油松伐桩养虫,罩笼观察的方法)”、“玻璃夹板法(用玻璃夹带小蠹虫的树皮,两端用胶带捆扎养虫观察的方法)”、“培养皿法(用培养皿做饲养设备,以油松内层树皮作饲料养虫观察的方法)”、“段木法(用油松段木养虫观察的方法)”4种饲养观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脂大小蠹实验种群的饲养观察方法,饲养环境温度13?25度,湿度63?85%。包括下列步骤:(a)卵的饲养观察:采集成虫当天所产的卵,放入试管(长×口径为15cm×1.7cm)底部,试管上部填入新鲜的用剪刀剪碎的油松内层树皮碎片保湿,碎片大小为2mm见方,用脱脂棉塞住管口,从试管外观察卵孵化情况,并做好记录。观察期间,每隔3~6d换一次新采集的油松内层树皮碎片,确保树皮碎片的新鲜;(b)幼虫的饲养观察:卵孵化后,将试管内树皮碎片连同幼虫及未孵化的卵倒入铺有潮湿滤纸的培养皿内,用小毛笔笔尖轻沾幼虫,移入试管内进行饲养,每试管内放入初孵幼虫50~60头,试管上部填入新鲜的油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顺,王相宏,张昆朋,吴雪燕,陈亮,李秋生,李晓珍,
申请(专利权)人:王景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