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及构建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79752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及构建方法及应用,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是用下述方法构建的:(1)载体SyBE_001174的构建;(2)载体SyBE_001187的构建;(3)将所述载体SyBE_001174、SyBE_001187导入到酿酒酵母W303-1A或酿酒酵母BY4742中,得到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相对于现有技术更为环保、成本低廉,为紫杉二烯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及构建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紫杉醇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传统的获得方法包括为对红豆杉进行植物提取,但红豆杉中不仅含量极低,且大量砍伐红豆杉树木为环境不友好行为;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虽然解决了大规模砍伐红豆杉的问题,却因植物细胞生长周期较长,故获得紫杉醇的效率也并不高;化学合成法不仅合成步骤复杂,且每一步收率不高,若应用此法进行大规模生产势必产生大量污染废物,且成本昂贵。人类健康、能源、环境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也牵引着合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将基因元件(启动子、转录调控区域、核糖体结合位点、开放阅读框、终止子等)依据工程化目标需要,有机重构和连接起来,便形成了功能基因模块。通过对已有生物网络加以利用,同时引入新的功能基因模块,表达出天然细胞不能合成或含量极低的产物。美国Croteau R教授的实验室在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研究中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紫杉醇大部分生物合成途径已经明确。紫杉二烯作为紫杉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前体,其产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华盛顿州立大学的Croteau教授是最早从事紫杉醇合成途径解析和相关基因克隆工作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相继克隆了紫杉醇合成的多个基因,为微生物合成紫杉醇提供了物质基础。2001年,德克萨斯州农工的Scott等在大肠杆菌中首次实现了紫杉二烯的生物合成,产量为1.3mg/l。2004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Boronat等在拟南芥中实现了紫杉二烯的合成,产量为600ng/g DW。2005年德国Darmstadt技术大学的Jennewein等在酵母中合成了紫杉二烯,产量达到8.7mg/Lo 2006年,Croteau教授等在酵母菌实现了紫杉二烯_5α -醇的合成,约为25 μ g/L。2010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Skphanopoulos课题组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实现了紫杉二烯的合成,产量高达1020±80mg/L。虽然在大肠杆菌中紫杉二烯的产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当此课题组进行后续紫杉二烯-5 α -醇的合成时,却只检测到很少量的产物,这可能由于Ρ450酶在大肠杆菌的背景下难以有效地发挥其催化功能。因此,在酵母中进行紫杉二烯及后续前体的合成具有独到的优势和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紫杉二烯合酶基因。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紫杉二烯合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的构建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概述如下:一种紫杉二烯合酶基因,它是序列表SEQ ID NO: 13所述的核苷酸序列。上述紫杉二烯合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序列表SEQ ID NO: 1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一种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载体 SyBE_001174 的构建:①将启动子、GGPP合酶基因(BTS1)、终止子采用OE-PCR方法拼接起来,得到两端包含Hind III和Apa I位点的片段,连接入游离型载体pRS425 ;②将启动子、序列表SEQ ID NO: 11所示的紫杉二烯合酶基因、终止子采用OE-PCR方法拼接起来,得到两端包含Sac I和HindIII位点的片段,连接入步骤①获得的载体,得到载体 SyBE_001174 ;(2)载体 SyBE_001187 的构建:①将酵母组成型启动子、tHMGR基因、终止子应用OE-PCR法拼接起来,得到两端包含Xho I和Apa I位点的片段,连接至整合型载体PRS403 ;②将酵母组成型启动子、ERG20基因、终止子应用OE-PCR法拼接起来,得到两端包含Sac I和Xho I两个位点的片段,连接至步骤①获得的载体,得到载体SyBE_001187 ;所述GGPP合酶基因是序列表SEQ ID N0:9所述的核苷酸序列;所述tHMGR基因是序列表SEQ ID NO: 3所述的核苷酸序列;所述ERG20基因是序列表SEQ ID NO: 7所述的核苷酸序列;(3)将所述载体SyBE_001174、SyBE_001187导入到酿酒酵母W303-1A或酿酒酵母BY4742中,得到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上述一种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的构建方法构建的酵母菌。上述酵母菌在生产紫杉二烯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相对于现有技术更为环保、成本低廉,为紫杉二烯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附图说明图1 载体 SyBE_001174 (pRS425_TS_BTSl)构建图谱。图2 载体 SyBE_001187 (pRS403_tHMGR-ERG20)构建图谱。图3酵母中紫杉二烯合成途径。图4发酵产物测定气相色谱图。图5发酵产物中紫杉二烯质谱图。图6紫杉二烯GC-MS标准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合成紫杉二烯的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和特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而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范围的条件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将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启动子和表达载体替换为本领域中常用的其他启动子和表达载体,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能够理解并实现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除非特别指明,下面实施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和试剂都是本领域中常用的材料和试剂,可以通过常规的商业途径获得;所用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常规方法。实施例1:酵母中紫杉二烯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获得A、tHMGR基因(酵母截短HMG-CoA还原酶基因)的获得根据酵母HMG-CoA还原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SEQ ID NO:1tHM_F: 5’-ATGGTTTTAACCAATAAAACAGTCATTTCT-3’ 及 SEQ ID NO:2tHM_R:5’-TTAGGATTTAATGCAGGTGACG-3’,以W303-1A 菌株基因组为模版,使用 pfu 酶进行 PCR (95°C,3min ;95°C,30s,57°C,35s,72°C,2min,32cycles ;72°C,5min ;4°C, + ①)扩增,得到 1509bp 片段。克隆至 pMD18_T 载体,进行测序,证实未发生突变。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SEQ ID N0:4。B、ERG20基因(酵母FPP和GPP合酶基因)的获得根据酵母ERG2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SEQID NO: 5E20-F: 5’-ATGGCTTCAGAAAAAGAAAT-3’及 SEQ ID N0:6E20-R:5’-CTATTTGCTTCTCTTGTAAACTT-3’,以 W303-1A 菌株基因组为模版,使用 Pfu 酶进行 PCRC950C,3min ;95°C,30s, 50°C,35s, 72°C,75s, 32cycles ;72°C, 5min ;4°C,+m)扩增,得到1059bp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测序,证实未发生突变。核苷酸序列SEQ ID NO:7。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C、GGPP合酶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杉二烯合酶基因,其特征是它是序列表SEQ?ID?NO:13所述的核苷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杉二烯合酶基因,其特征是它是序列表SEQ ID NO: 13所述的核苷酸序列。2.权利要求1的一种紫杉二烯合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其特征是它是序列表SEQIDNO: 1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3.—种生产紫杉二烯的酵母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载体SyBE_001174的构建: ①将启动子、GGPP合酶基因、终止子采用OE-PCR方法拼接起来,得到两端包含HindIII和Apa I位点的片段,连接入游离型载体PRS425 ; ②将启动子、序列表SEQID NO: 13所示的紫杉二烯合酶基因、终止子采用OE-PCR方法拼接起来,得到两端包含Sac I和HindIII位点的片段,连接入步骤①获得的载体,得到载体SyBE_001174 ; (2)载体SyBE_001187的构建: ①将酵母组成型启动子、tHMGR基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元英进闫慧芳丁明珠贾云婧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