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PEG2000-DSPE钠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6774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PEG2000-DSPE钠盐的制备方法,化合物I与化合物II反应得到化合物III,化合物VII与乙醇胺反应得到化合物IV,然后将化合物III与化合物IV反应得到化合物V,使用钯碳和碳酸铵脱除化合物V中的苄基保护基得到化合物VI,最后化合物VI与碱反应即得;本法工艺步骤较少,由化合物I制备化合物V一锅反应即可完成,工艺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避免了使用DSPE为中间体,从而减少了杂质的产生,提高了总体收率;反应选择性高,减少了副反应和副产物的产生,降低反应危险性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循环脂质体磷脂类药用辅料一 1,2- 二硬脂酰-S-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N_[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钠盐的全新的有效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有的既具亲水性又具亲脂性的双亲性质使得磷脂能自发在水介质中形成闭合双分子层,成为生物膜骨架。利用该性质发展起来一种新型药物制剂技术一脂质体。脂质体最初是由英国学者Bangham将磷脂分散在水中通过电镜观察时发现的,1971年英国莱门等人将脂质体用于药物载体。磷脂在脂质体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代:一代天然磷脂,二代合成磷脂和三代衍生化磷脂。天然磷脂成分过于复杂,且稳定性差,使得应用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过多,不利于质量控制;虽然合成磷脂克服了天然磷脂的诸多缺点,但其在体内仍很容易被代谢,导致药效作用时间较短;衍生化磷脂的产生促进了药物制剂在靶向技术和长循环技术上的进步。PEG衍生化磷脂是目前应用成熟度较高的一类。这种磷脂以PE为底物,在乙醇胺头部连接生物相容性好的线性分子聚乙二醇(PEG),而聚乙二醇末端可进一步连接各种配体。PEG衍生化磷脂可赋予制剂长循环特性和免疫特性,是微纳米载药体系实现靶向性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MPEG-2000-DSPE钠盐( 即1,2_ 二硬脂酰_s_甘油_3_磷脂酰乙醇胺_N_[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钠盐)是PEG衍生化磷脂的一种,其结构式如下:

【技术保护点】
一种1,2?二硬脂酰?s?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N?[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钠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化合物I与化合物II反应得到化合物III,化合物VII与乙醇胺反应得到化合物IV,然后将化合物III与化合物IV反应得到化合物V,脱除化合物V中的苄基保护基后得到化合物VI,最后化合物VI与碱反应即得;FDA000028964768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2- 二硬脂酰-S-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N-[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钠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化合物I与化合物II反应得到化合物III,化合物VII与乙醇胺反应得到化合物IV,然后将化合物III与化合物IV反应得到化合物V,脱除化合物V中的苄基保护基后得到化合物VI,最后化合物VI与碱反应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a中,化合物I与化合物II在惰性气体保护以及1-H-四氮唑的存在下发生反应,制备化合物III ;其反应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或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温度为_5°C 10°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a中,化合物1、化合物II与1-H-四氮唑的摩尔比为1:0.9 1.1:1 3 ;反应温度为0°C 5°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b中,反应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或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温度为20°C 30°C ;化合物VII与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 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c中,化合物III先与化合物IV在1-H-四氮唑的存在下于0°C 5°C反应,再降温至-20°C -15°C缓慢加入氧化剂进行反应,然后降温至-30°C 20°C并缓慢加入还原剂破除过量过氧化物,最后升温至20°C 30°C搅拌反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c中,化合物IV和1-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民李锐马俊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