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醋酸优力司特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658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醋酸优力司特关键中间体3,3,20,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二羟基-11β-[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9(11)-烯的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即以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雌甾-5(10),9(11)二烯-17α-醇为原料,经羟基保护、格氏试剂与氰基加成、缩酮保护,最后经卤化亚铜和二甲硫醚体系催化的α,β不饱和环氧化物的1,4加成得到目标化合物。该方法所使用的原料更加安全可靠,反应更易控制,反应的收率和立体选择性更高,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醋酸优力司特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醋酸优力司特关键中间体3,3,20,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二羟基-11β-[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9(11)-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醋酸优力司特是一种孕酮受体调节剂,该药物由HRA制药公司开发,于2009年5月获欧盟委员会批准上市,为妇女无保护性交或在避孕失败后120小时内口服使用的避孕药物。醋酸优力司特的化学名为17α-(乙酰氧基)-11β-[4-(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结构如下所示:3,3,20,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二羟基-11β-[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9(11)-烯是合成制备醋酸优力司特的关键中间体,结构如下式(I)所示:3,3,20,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二羟基-11β-[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9(11)-烯(I)的合成方法,已见文献报道的路线有以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雌甾-5(10),9(11)二烯-17α-醇(II)为原料,用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硅醚化后,得到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17α-氯甲基二甲基硅氧基雌甾-5(10),9(11)二烯(III),收率98%;再于-70℃经Li/4,4′-二叔丁基联苯(DBB)作用重排后经盐酸水解,得到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IV),收率81%;再用乙二醇缩酮保护羰基后,在六氟丙酮催化下,用过氧化氢引入环氧化,得到3,3,20,20-双(亚乙二氧基)-17α-羟基-5α,10α-环氧-19-去甲孕甾-9(11)-烯(V),收率39.1%;最后在氯化亚铜催化下,3,3,20,20-双(亚乙二氧基)-17α-羟基-5α,10α-环氧-19-去甲孕甾-9(11)-烯(V)与格氏试剂4-二甲胺基溴化镁进行1,4-加成,得到目标产物3,3,20,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二羟基-11β-[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9(11)-烯(I),收率为76%(Steroids,2000,65,395~400;US5929262A;CN1298409A;CN101466723A)。反应式如下所示:该路线在制备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IV)时,需使用金属锂,而金属锂是一种化学反应活性很高的碱金属,遇水或酸即会发生剧烈燃烧,放出氢气及热量,极不适合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使用。其次,该路线在最后一步的1,4-共轭加成反应中使用氯化亚铜催化剂,反应的收率仅为76%,副产物较多,给最终产品的纯化造成困难,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3,3,20,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二羟基-11β-[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9(11)-烯(I)的制备方法,旨在克服上述合成方法中的缺点。采用格氏试剂和腈加成后再进行水解,是制备酮的经典方法之一(March’sAdvancedOrganicChemistry,5thed,2001,p1217.),在OrganicSynthesis中就有经典的范例报道(OrganicSyntheses,1955,CV3,562;OrganicSyntheses,1973,CV5,520)。研究表明,在这一类官能团转化反应,常使用亚铜离子进行催化(JOrgChem,1987,52,3901.),并已在有机合成和天热产物合成中被广泛应用。Matsuda等人报道了应用该方法来合成制备Jasmonoid类化合物(JOrgChem,1980,45,237.)。Rinehart等人也报道了应用该方法来合成天然产物Eudistomins(JAmChemSoc,1987,109,3378.)。在α,β不饱和环氧化物与格氏试剂的1,4-共轭加成反应中,氯化亚铜是常用的催化剂。但是在Marshall等人的研究中表明,这一类反应如在碘化亚铜和二甲硫醚的存在下和在醚类溶剂中,不仅有利于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且更有利于反应收率的提高(JAmChemSoc,1983,105,3360.;JAmChemSoc,1983,105,6515.;JAmChemSoc,1984,106,723.;JAmChemSoc,1984,106,6006.;JOrgChem,1984,49,1707.;JOrgChem,1987,52,1106.)。在以上方法学的启发下,本专利技术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合成3,3,20,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二羟基-11β-[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9(11)-烯的方法路线:以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雌甾-5(10),9(11)二烯-17α-醇(II)为原料,经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保护后得到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17α-氯甲基(二甲基)硅氧基雌甾-5(10),9(11)二烯(III),III与甲基溴化镁进行加成反应,并经酸水解后得到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IV),IV经1,2-乙二醇进行缩酮保护后,在六氟丙酮催化下被氧化得到3,3,20,20-双(亚乙二氧基)-17α-羟基-5α,10α-环氧-19-去甲孕甾-9(11)-烯(V),V与等摩尔的4-二甲胺基苯基溴化镁经1,4-加成得到3,3,20,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二羟基-11β-[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9(11)-烯(I)。反应式如下所示: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内容: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在4-二甲氨基吡啶和三乙胺的存在下,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雌甾-5(10),9(11)二烯-17α-醇(II)和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在室温下进行硅醚化反应,得到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17α-氯甲基(二甲基)硅氧基雌甾-5(10),9(11)二烯(III)。在卤化亚铜的存在下,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17α-氯甲基(二甲基)硅氧基雌甾-5(10),9(11)二烯(III)与甲基溴化镁在合适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再酸性水解得到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IV)。其中卤化亚铜选自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或碘化亚铜,有机溶剂选自乙醚、异丙醚、叔丁醚、四氢呋喃、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反应温度为10~100℃,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17α-氯甲基(二甲基)硅氧基雌甾-5(10),9(11)二烯与卤化亚铜的摩尔比为1∶0.05~1。在二氯甲烷中,在原甲酸三乙酯和对甲苯磺酸的存在下,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IV)与乙二醇经脱水成缩酮后,经常规后处理后,再在六氟丙酮存在下,经双氧水氧化得到3,3,20,20-双(亚乙二氧基)-17α-羟基-5α,10α-环氧-19-去甲孕甾-9(11)-烯(V)。在二甲硫醚和卤化亚铜的存在下,3,3,20,20-双(亚乙二氧基)-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3,3,20,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二羟基?11β?[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9(11)?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在4?二甲氨基吡啶和三乙胺的存在下,(17α)?3,3?[1,2?乙二基双?(氧)]?17?羟基雌甾?5(1),9(11)?二烯?17?氰基和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进行硅醚化反应,得到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17α?氯甲基(二甲基)硅氧基雌甾?5(10),9(11)二烯;(b)在卤化亚铜的存在下,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17α?氯甲基(二甲基)硅氧基雌甾?5(10),9(11)二烯与甲基溴化镁在合适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再酸性水解得到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其中卤化亚铜选自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或碘化亚铜,有机溶剂选自乙醚、异丙醚、叔丁醚、四氢呋喃、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反应温度为10~100℃,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17α?氯甲基(二甲基)硅氧基雌甾?5(10),9(11)二烯与卤化亚铜的摩尔比为1∶0.05~1;(c)在二氯甲烷中,在原甲酸三乙酯和对甲苯磺酸的存在下,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与乙二醇经脱水成缩酮后,经常规后处理后,再在六氟丙酮存在下,经双氧水氧化得到3,3,20,20?双(亚乙二氧基)?17α?羟基?5α,10α?环氧?19?去甲孕甾?9(11)?烯;(d)在二甲硫醚和卤化亚铜的存在下,3,3,20,20?双(亚乙二氧基)?17α?羟基?5α,10α?环氧?19?去甲孕甾?9(11)?烯在合适的有机溶剂中,与4?二甲胺基苯基溴化镁发生1,4?加成反应,得到3,3,20,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二羟基?11β?[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9(11)?烯;其中卤化亚铜选自溴化亚铜、碘化亚铜,有机溶剂选自乙醚、异丙醚、叔丁醚、四氢呋喃、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反应温度为?10~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3,3,20,20-双(亚乙二氧基)-5α,17α-二羟基-11β-[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9-去甲孕甾-9(11)-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在4-二甲氨基吡啶和三乙胺的存在下,(17α)-3,3-[1,2-乙二基双-(氧)]-17-羟基雌甾-5(1),9(11)-二烯-17-氰基和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进行硅醚化反应,得到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17α-氯甲基(二甲基)硅氧基雌甾-5(10),9(11)二烯;(b)在卤化亚铜的存在下,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17α-氯甲基(二甲基)硅氧基雌甾-5(10),9(11)二烯与甲基溴化镁在合适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再酸性水解得到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9-二烯-3,20-二酮;其中卤化亚铜选自溴化亚铜,有机溶剂选自乙醚、异丙醚、叔丁醚、四氢呋喃、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反应温度为10~100℃,3,3-亚乙二氧基-17β-氰基-17α-氯甲基(二甲基)硅氧基雌甾-5(10),9(11)二烯与卤化亚铜的摩尔比为1∶0.05~1;(c)在二氯甲烷中,在原甲酸三乙酯和对甲苯磺酸的存在下,17α-羟基-19-去甲孕甾-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再新夏正君张明光王明林林送吉小龙马堰启臧路杰袁满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亚邦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亚邦制药有限公司亚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