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泡沫玻璃的生产方法,以废平板玻璃为原料,包含发泡段和退火段,所述发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个窑炉中进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泡沫玻璃的生产方法,将发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个窑炉中进行,同时在发泡段和退火段增设了稳定段,在烧制过程中不采用模具,在发泡阶段和退火阶段之间无需出窑加以人工干预,实现了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玻璃回收利用的
,特别涉及回收利用废玻璃生产泡沫玻璃的方法。
技术介绍
利用废玻璃生产防火、防水的保温、隔音材料一泡沫玻璃,是一条能够较好地利用废玻璃的途径。目前,大多数泡沫玻璃生产企业采用的是“两步法”生产工艺,特点在于将泡沫玻璃配合料借助于模具在发泡窑中发泡后,在发泡窑外将模具脱除,脱模后的毛坯再送入退火窑中进行退火。在发泡窑和退火窑之间,刚刚完成发泡的泡沫玻璃板坯,温度高达60(TC,需要人工操作将板坯与不锈钢模具脱离,然后送入退火窑退火,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操作条件差、热损大。并且,“两步法”采用的模具多为昂贵的耐热不锈钢模具,窑外脱模的骤冷、人工脱模过程中的敲打等加速了模具的变形和损耗,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模具变形、损耗,也增加了脱模难度和工序时间,不利于生产的连贯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解决了传统的生产泡沫玻璃采用的“两步法”存在的在发泡段与退火段需要脱模导致的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操作条件差、热损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废平板玻璃为原料,包含发泡段和退火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个窑炉中进行。进一步地,所述发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个窑炉中进行包含:将原料送入所述窑炉,进行连续的烧制、发泡以及退火。进一步地,所述将原料送入窑炉包含:使用螺旋式布料机将所述原料的粉末平铺在网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再通过所述输送带匀速地输送至所述窑炉中。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的粉末粒度达到200 300目。进一步地,所述原料料层宽度在1000 1500mm,厚度在20 40mm。进一步地,所述发泡段和退火段之间还包含稳定段。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段包含:控制温度由发泡段的温度降低到610°C至590°C,温度降速> 30°C /min,并停留30min至60min。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泡沫玻璃的生产方法,将发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个窑炉中进行,同时在发泡段和退火段增设了稳定段,对比现有的泡沫玻璃的生产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烧制过程中不采用模具,在发泡阶段和退火阶段之间无需出窑加以人工干预,实现了连续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避免了高温发泡阶段之后的人工脱模,改善了生产操作环境,减少了热能损失;3、本专利技术中发泡段与退火段不间断, 更有利于烧结温度的精确控制;4、本专利技术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模具的清洗、喷脱模剂、转运等工序,全程无需人工操作,生产可完全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泡沫玻璃的生产方法,首先将废平板玻璃破碎、粉化、加助剂混合均匀,平铺于网带式输送机的输送网带上,送入集发泡与退火功能为一体的窑炉,连续地经过加热、烧结、发泡以及退火,成型、稳定、降温后的泡沫玻璃出炉后,通过布置在输送带周边的切割设备进行冷加工,最终制得标准的泡沫玻璃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泡沫玻璃的生产方法,包含:首先,对经过清洗、干燥和风选达标的废平板玻璃进行破碎、加入发泡剂、助熔剂、稳泡剂等助剂后,共同送入球磨机粉磨,使原料粉末的粒度达到200 300目;然后,用螺旋式布料机将原料的粉末平铺在网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控制料层宽度1000 1500mm,厚度20 40mm。再次,通过输送带匀速地输送,将物料送入集发泡与退火功能为一体的窑炉进行连续的烧制、发泡、稳定以及退火,其中,发泡段、退火段各自的热工曲线与传统工艺相同,只是在发泡段与退火段的衔接处,即稳定段,重新设计窑炉热工曲线,温度在10分钟的时间内由900°C降低至600°C并停留30min,然后再转变至传统退火炉的热工曲线。退火完成后的产品为平板状的泡沫玻璃产品,运送至窑炉出口时,温度已降至低于100°C,通过布置在输送带周边的切割设备进行冷加工,最终制得标准的泡沫玻璃板。以下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泡沫玻璃的生产方法的具体应用实施例:破碎后的废平板玻璃与1%炭黑,2%硫酸钠,2%三氧化二锑共同送入球磨机粉磨,控制原料粉末的粒度达到200目。然后用螺旋式布料机将原料粉末均匀地平铺于输送机网带上,控制料层厚度20mm 40mm,宽度IOOOmm 1500mm。烧成制度为:预热段480°C,停留时间30min ;发泡段860 900°C,停留时间60min ;控 制稳定段快速冷却至600°C,并停留30min ;退火段分为保温段和冷却段,其中保温段590 500°C,停留2 3h,冷却段逐渐降温至常温,退火周期24h左右。退火完成后的泡沫玻璃运送至窑炉出口时,温度已降至低于100°C,通过布置在输送带两侧和上方的带锯对表面和两侧进行切割,再按照《泡沫玻璃绝热制品》的规格要求将连续的长板材切断,从输送带上取下后对下表面进行打磨磨平,即得泡沫玻璃板状型材。本专利技术在泡沫玻璃生产过程中不采用模具,在发泡阶段和退火阶段之间制品无需出窑加以人工干预,实现了连续化生产。与传统的生产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避免了高温发泡阶段之后的人工脱模,改善了生产操作环境,减少了热能损失。同时,本方法中发泡与退火工序不间断,更有利于烧结温度的精确控制。另外,本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模具的清洗、喷脱模剂、转运等工序,全程无需人工操作,生产可完全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产品为泡沫玻璃保温板材,各项性能满足国内行业标准《泡沫玻璃绝热制品》(JCT647-2005)的要求。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泡沫玻璃的生产方法,以废平板玻璃为原料,包含发泡段和退火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个窑炉中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玻璃的生产方法,以废平板玻璃为原料,包含发泡段和退火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个窑炉中进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个窑炉中进行包含:将原料送入所述窑炉,进行连续的烧制、发泡以及退火。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原料送入窑炉包含:使用螺旋式布料机将所述原料的粉末平铺在网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形成所述原料的料层,再通过所述输送带匀速地输送至所述窑炉中。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向鹏,冯仕章,李冀闽,许晓杰,陈广飞,赛音巴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