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焊丝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4655 阅读:5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焊丝制作方法,采用热挤压工艺,较同类产品密度明显增大,并且没有气泡,从而在产品使用中可以减少损耗,根据测试,相同面积的焊接,较同类产品可减少10%的损耗,从而大幅减少了成本,同时采用抛光处理,无需氧化,即可达到要求,不仅大幅的节约了成本,而且也不会由于氧化而带来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径为2.4mm的铝焊丝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销售的直径为2.4mm铝丝,其铝丝内部容易出现微小气泡,在相同面积的焊接中,其损耗较大,另外同类产品的铝焊丝,为了使其表面光泽亮丽,需要经过氧化处理,其氧化成本较高,而且采用氧化处理其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如下步骤:11)熔炼成型:将纯铝锭融化成铝水,搅拌半小时,清除漂浮杂质后让铝水流过成型模具至冷却水内固化,成型为直径为85mm的圆柱形铝棒,将所述圆柱形铝棒切割成每段长37cm的圆柱形毛胚招棒;12)热挤压:将所述毛胚铝棒放入加热炉中加热3小时,加热炉温度为500度 550度,之后将该毛胚铝棒放入挤压机,经过挤压机挤压后形成直径为16.5mm的铝丝,将该铝丝经过冷却槽后送至绕丝成型机,当铝丝达到60公斤时,所述绕丝成型机自动剪断该铝丝;13)初步软化:将直径为16.5mm的铝丝装入井式软化槽中,然后将井式软化槽放入退火炉,所述退火炉中的温度保持500度,经过3个小时后,将井式软化槽拉出,放置一旁进行自然冷却;14)初步拉丝:将直径为16.5mm的铝丝经过多次拉丝成型为直径为14mm的铝丝;15)清洗:在清洗槽内注入I吨水,并加入50公斤氢氟酸搅拌均匀,将所述直径为14mm的铝丝放入清洗槽内10分钟拉出,然后该铝丝放入清水池中再次清洗,最后放入烘干箱内烘干;16)再次软化:直径为14mm的铝丝再次装入井式软化槽中,然后将井式软化槽放入再次退火炉,所述退火炉中的温度保持500度,经过3个小时后,将井式软化槽拉出,放置一旁进行自然冷却;17)再次拉丝:将直径为14mm的铝丝经过多次拉丝成型为直径为2.4mm的铝丝。进一步的,还包括抛光步骤:21)抛光:将直径为2.4mm的铝丝放入氧化槽,放置时间为3分钟,捞出后用清水进行清洗,然后放入酸槽,放置时间为3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清洗,最后放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热挤压工艺,较同类产品密度明显增大,并且没有气泡,从而在产品使用中可以减少损耗,根据测试,相同面积的焊接,较同类产品可减少10%的损耗,从而大幅减少了成本,同时采用抛光处理,无需氧化,即可达到要求,不仅大幅的节约了成本,而且也不会由于氧化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包括如下步骤:11)熔炼成型:将纯铝锭投入熔炼炉中,加热铝锭,将铝锭融化成铝水,搅拌半小时,清除漂浮杂质后让铝水流过成型模具至冷却水内固化,成型为长为6.5m,直径为85mm的圆柱形铝棒,待冷却后用吊机吊至锯断处,将所述圆柱形铝棒切割成每段长37cm的圆柱形毛胚铝棒,切割放置待用;12)热挤压:将所述毛胚铝棒放入加热炉中加热3小时,加热炉温度为500度 550度,之后将该毛胚铝棒放入挤压机,经过挤压机挤压后形成直径为16.5mm的铝丝,将该铝丝经过冷却槽后送至绕丝成型机,当铝丝达到60公斤时,所述绕丝成型机自动剪断该铝丝;13)初步软化:将直径为16.5mm的铝丝装入井式软化槽中,然后将井式软化槽放入退火炉,所述退火炉中的温度保持500度,经过3个小时后,将井式软化槽拉出,放置一旁进行自然冷却;14)初步拉丝:将直径为16.5mm的铝丝经过多次拉丝成型为直径为14mm的铝丝;一般而言,可以先将拉丝所需型号的模具安装在拉丝机上,将过磅之后的铝丝放置在被动绕丝器上,将铝丝的一端通过模具后固定在拉丝机上,在模具槽处填入拉丝油,启动机器,在铝丝缠绕两圈后停下机器,用游标卡尺测量铝丝直径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则更换模具,符合之后再次开启机器直至铝丝全部拉完,为了精确需要,可以再次重复次步骤,直至符合要求;15)清洗:在清洗槽内注入I吨水,并加入50公斤氢氟酸搅拌均匀,将所述直径为14mm的铝丝放入清洗槽内10分钟拉出,使其表面光亮没有拉丝油附着,然后该铝丝放入清水池中再次清洗,最后放入烘干箱内烘干;16)再次软化:直径为14mm的铝丝再次装入井式软化槽中,然后将井式软化槽放入再次退火炉,所述退火炉中的温度保持500度,经过3个小时后,将井式软化槽拉出,放置一旁进行自然冷却;17)再次拉丝:将直径为14mm的铝丝经过多次拉丝成型为直径为2.4mm的铝丝。此步骤中具体操作跟步骤14)相同,在此不赘述。同类产品在此处为了使其表面光泽亮丽,一般需要经过氧化处理,而本专利技术则采用抛光步骤,21)抛光:将硫酸,磷酸和硝酸按比例放入氧化槽中,搅拌均匀,将温度达到90酸度以上,酸性物质的具体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调整,一般而言该具体比例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比例,将直径为2.4mm的铝丝放入氧化槽,放置时间为3分钟,捞出后用清水进行清洗,然后放入酸槽,放置时间为3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清洗,最后放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此步骤可以使铝丝表面光泽亮丽,相比同类产品如果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经过氧化工艺,不仅节约时间,也减少成本,并且对环境影响也较少。经过上述步骤以后,将烘干后的铝丝送至被动绕丝器上,启动机器,铝丝会逐层缠绕在绕丝盘上,直至绕丝盘缠满。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焊丝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1)熔炼成型:将纯铝锭融化成铝水,搅拌半小时,清除漂浮杂质后让铝水流过成型模具至冷却水内固化,成型为直径为85mm的圆柱形铝棒,将所述圆柱形铝棒切割成每段长37cm的圆柱形毛胚铝棒;12)热挤压:将所述毛胚铝棒放入加热炉中加热3小时,加热炉温度为500度~550度,之后将该毛胚铝棒放入挤压机,经过挤压机挤压后形成直径为16.5mm的铝丝,将该铝丝经过冷却槽后送至绕丝成型机,当铝丝达到60公斤时,所述绕丝成型机自动剪断该铝丝;13)初步软化:将直径为16.5mm的铝丝装入井式软化槽中,然后将井式软化槽放入退火炉,所述退火炉中的温度保持500度,经过3个小时后,将井式软化槽拉出,放置一旁进行自然冷却;14)初步拉丝:将直径为16.5mm的铝丝经过多次拉丝成型为直径为14mm的铝丝;15)清洗:在清洗槽内注入1吨水,并加入50公斤氢氟酸搅拌均匀,将所述直径为14mm的铝丝放入清洗槽内10分钟拉出,然后该铝丝放入清水池中再次清洗,最后放入烘干箱内烘干;16)再次软化:直径为14mm的铝丝再次装入井式软化槽中,然后将井式软化槽放入再次退火炉,所述退火炉中的温度保持500度,经过3个小时后,将井式软化槽拉出,放置一旁进行自然冷却;17)再次拉丝:将直径为14mm的铝丝经过多次拉丝成型为直径为2.4mm的铝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焊丝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1)熔炼成型:将纯铝锭融化成铝水,搅拌半小时,清除漂浮杂质后让铝水流过成型模具至冷却水内固化,成型为直径为85mm的圆柱形铝棒,将所述圆柱形铝棒切割成每段长37cm的圆柱形毛胚招棒; 12)热挤压:将所述毛胚铝棒放入加热炉中加热3小时,加热炉温度为500度 550度,之后将该毛胚铝棒放入挤压机,经过挤压机挤压后形成直径为16.5mm的铝丝,将该铝丝经过冷却槽后送至绕丝成型机,当铝丝达到60公斤时,所述绕丝成型机自动剪断该铝丝; 13)初步软化:将直径为16.5mm的铝丝装入井式软化槽中,然后将井式软化槽放入退火炉,所述退火炉中的温度保持500度,经过3个小时后,将井式软化槽拉出,放置一旁进行自然冷却; 14)初步拉丝:将直径为16.5mm的铝丝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雪银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