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钻孔机,通过设置多轴器,根据钻孔需要可在多轴器上安装多个钻头实现多组钻孔机构的同时加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加工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将工件夹紧定位于可旋转的分度盘上,且使得两组钻孔机构与分度盘上的两间隔区域相对应,可保证加工时工件处于相对较中心的位置,保证钻孔加工时的稳定性,而且由于分度盘可旋转,对工件的一侧加工完成后,分度盘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可旋转90度对工件的另一侧进行加工,无需拆卸工件,节省加工时间,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且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可对工件的位置进行有效限定,调节精度较高,保证工件的中心位置一定,避免出现加工误差,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钻孔机的机械加工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钻孔机。
技术介绍
一般高科技厂房、半导体洁净室、计算机机房等建筑物内,由于无尘室内多层空间的回风循环系统配置需要,业内在选择高架地板系统时,会设置高架地板孔板来使气流穿过通风孔,达到中间工作层和下层回风空间的流通。目前制造这种高架地板孔板的加工方式主要有冲床冲孔和传统钻床钻孔。冲床冲孔的方式,需冲压模具配合冲床加工,开孔的直径和数量单一,无法充分满足无尘室用通风板的设计需要。且冲压模具的制作、维修等所需工期较长,成本偏高。且传统冲床作业危险系统较高。传统钻床钻孔的方式,多为单孔加工,需由人工操作,在采用自动化生产的设备加工中,经常要完成一个工件多工位同步进行加工,在生产过程中通常是由一台或多台设备完成单一的加工步骤或序次完成所有的加工步骤。不管是单一步骤或是次序加工所有步骤,都需耗费更多的设备资源和加工时间,因而降低生产效率。单工件在加工多孔位时,耗工时过多,同时增加大量的加工成本。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工装夹具对工件的定位精度尤为重要,一旦出现工件中心位置偏移则会导致加工孔的错位,影响后期的使用,并且,传统的钻孔机夹具工装一般为固定或仅在XY平面内移动,如果工件尺寸较大移动范围较小时,则需要先加工工件一侧后对另一侧进行加工处理,此过程需将工件拆卸后翻转,操作复杂,工作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全自动钻孔机,以实现同时多孔加工,提高工作效率,且可对工件进行有效定位,避免出现加工误差,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钻孔机,通过设置多组钻孔机构,以达到同时进行多孔加工,提高工作效率,且可对工件进行有效定位,避免出现加工误差,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包括机架、台座、加工系统、送料系统、控制系统、操作系统以及冷却系统,所述加工系统包括进给驱动机构与至少两组钻孔机构,所述送料系统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工装夹具以及调节所述工装夹具前后左右移动的送料驱动机构;所述钻孔机构包括多轴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多轴器上的多个钻头。优选的,所述进给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的主轴、以及带动所述主轴上下移动的液压驱动元件,所述主轴与所述多轴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送料驱动机构包括带动所述工装夹具前后移动的第一滚珠丝杠,以及带动所述工装夹具左右移动的第二滚珠丝杠。优选的,所述工装夹具包括支架、用于放置工件的分度盘、设置于所述分度盘上的压紧机构、以及位于所述支架下方驱动分度盘旋转的传动机构,所述分度盘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工装夹具还包括对工件中心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分度盘为四等分分度盘,所述钻孔机构为两组,所述两组钻孔机构分别与所述分度盘上相间隔的两等分区域对应。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底座、能够转动的气动压杆及压头,所述压紧机构为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的四个。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为微调控制器,所述微调控制器为对工件X与Y两个方向进行限定的至少两个,所述两微调控制器的中心线垂直,所述微调控制器的精确度为0.01_。优选的,所述分度盘上还设置有支撑工件的工件支撑夹具。优选的,所述钻孔机还包括吹屑系统,所述吹屑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钻孔机构下方的吹气板,所述吹气板上与所述钻头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开设有小孔,所述小孔一端连接气源。优选的,所述钻孔机还包括排屑系统,所述排屑系统设置于所述钻孔机后方,所述排屑系统包括排屑电机与螺旋排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的优点是:通过设置多轴器,根据钻孔需要可在多轴器上安装多个钻头实现多组钻孔机构的同时加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加工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将工件夹紧定位于可旋转的分度盘上,且使得两组钻孔机构与分度盘上的两间隔区域相对应,可保证加工时工件处于相对较中心的位置,保证钻孔加工时的稳定性,而且由于分度盘可旋转,对工件的一侧加工完成后,分度盘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可旋转90度对工件的另一侧进行加工,无需拆卸工件,节省加工时间,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且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可对工件的位置进行有效限定,调节精度较高,保证工件的中心位置一定,避免出现加工误差,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中夹具工装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中夹具工装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中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局部放大图。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机架2、台座3、加工系统4、送料系统5、吹屑系统6、排屑系统7、电控箱8、压紧机构9、限位机构31、伺服电机32、主轴33、多轴器34、钻头41、支架42、分度盘43、中心孔44、螺纹孔45、底座46、气动压杆47、压头48、垫板49、工件支撑夹具51、吹气板52、通孔53、小孔61、排屑电机62、螺旋排屑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传统的钻孔机多为单孔加工,且需由人工操作,耗费较多的设备资源和加工时间,从而降低生产效率,且耗工时过多,增加大量的加工成本,而且存在工件的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与不足。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全自动钻孔机,通过设置多组钻孔机构,以达到同时进行多孔加工,提高工作效率,且可对工件进行有效定位,避免出现加工误差,提闻广品质量的目的。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见图1-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钻孔机的立体图。如图所示,一种全自动钻孔机,包括机架1、台座2、加工系统3、送料系统4、控制系统、操作系统以及冷却系统。操作系统为人机操作界面,控制系统包括电控箱7,在工作时只需将送料系统的位移及加工系统的进给量通过操作系统输入,启动后,通过电控箱控制钻孔机的全自动运转即可实现对工件的加工。加工系统3包括进给驱动机构与至少两组钻孔机构,钻孔机构包括多轴器33以及固定连接于多轴器33上的多个钻头34。钻头的数量及间距根据所加工工件的需要而定。进给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31、与伺服电机31传动连接的主轴32、以及带动主轴32上下移动的液压驱动元件(未示出),主轴32与多轴器33相连接。通过伺服电机31将转动传递给主轴32,主轴32继而带动多轴器上的多个钻头同时同步转动,对工件进行同步多孔加工。液压驱动元件主要是调节主轴的上下运动进行钻孔。送料系统4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工装夹具以及调节工装夹具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钻孔机,包括机架、台座、加工系统、送料系统、控制系统、操作系统以及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系统包括进给驱动机构与至少两组钻孔机构,所述送料系统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工装夹具以及调节所述工装夹具前后左右移动的送料驱动机构;所述钻孔机构包括多轴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多轴器上的多个钻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钻孔机,包括机架、台座、加工系统、送料系统、控制系统、操作系统以及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系统包括进给驱动机构与至少两组钻孔机构,所述送料系统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工装夹具以及调节所述工装夹具前后左右移动的送料驱动机构; 所述钻孔机构包括多轴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多轴器上的多个钻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的主轴、以及带动所述主轴上下移动的液压驱动元件,所述主轴与所述多轴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驱动机构包括带动所述工装夹具前后移动的第一滚珠丝杠,以及带动所述工装夹具左右移动的第二滚珠丝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夹具包括支架、用于放置工件的分度盘、设置于所述分度盘上的压紧机构、以及位于所述支架下方驱动分度盘旋转的传动机构,所述分度盘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工装夹具还包括对工件中心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德,
申请(专利权)人:惠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