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切削加工领域的一种车削刀具,特别是一种用于钢材等具有很高的韧性和塑性的金属材料工件的半精加工的可转位的双面槽型切削刀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可转位的双面槽型车削刀片是常用的切削刀片,车削刀片的选用应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质和加工用途进行选择。针对钢材含碳量在0.04% 2.3%之间的铁碳合金而言,由于其被加工工件具有很高的韧性和塑性,结合半精车削加工的切削具有一定厚度的特点,对车削刀片的槽型设计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可转位双面槽型切削刀片的切削单元通常只设置主切削刃、副切削刃、一个前刀面、一个位于端面的断屑台,且其断屑面与前刀面相对设置,断屑面与前刀面之间由平面或圆弧面相连接,刀尖通常未设置倒棱平面,刀刃锋利,或者即使具有两个前角,二次断屑结构,但由于各参数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匹配不好,在对上述韧性较好的钢材进行半精加工过程中,被加工工件发生塑性变形,随着塑性区域增大而使塑性变形功增大,导致刀片受到的切削力增大,切削温度偏高,从而易导致刀具与切屑发生粘结磨损,尖锐的刀尖不能承受恶劣的加工环境而容易崩刃,磨损严重,刀片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位的双面槽型切削刀片,所述刀片本体为上下对称多边形体,所述刀片本体上设有位于其几何中心的刀片定位孔7,所述刀片本体包括上端面1,下端面2,至少三个侧面3以及联接各侧面3的圆弧面4,所述圆弧面4与端面相交形成主切削刃51;所述侧面3与端面相交形成侧切削刃61,在上、下端面分别形成至少3个位于两侧面夹角处的切削单元15,其特征在于:切削单元15包括主切削刃51、侧切削刃61、第一前刀面8、第二前刀面9、第一断屑台10和第二断屑台12;所述主切削刃51设置有刀尖负倒棱5,所述侧切削刃61设置有负倒棱6;所述端面邻近负倒棱6和刀尖负倒棱5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断屑槽14,所述断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位的双面槽型切削刀片,所述刀片本体为上下对称多边形体,所述刀片本体上设有位于其几何中心的刀片定位孔7,所述刀片本体包括上端面1,下端面2,至少三个侧面3以及联接各侧面3的圆弧面4,所述圆弧面4与端面相交形成主切削刃51 ;所述侧面3与端面相交形成侧切削刃61,在上、下端面分别形成至少3个位于两侧面夹角处的切削单元15,其特征在于:切削单元15包括主切削刃51、侧切削刃61、第一前刀面8、第二前刀面9、第一断屑台10和第二断屑台12 ;所述主切削刃51设置有刀尖负倒棱5,所述侧切削刃61设置有负倒棱6 ;所述端面邻近负倒棱6和刀尖负倒棱5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断屑槽14,所述断屑槽14包括自刀尖负倒棱5开始向刀片定位孔7依次向下凹陷并顺滑联接的第一前刀面8和第二前刀面9,具有平面断屑顶面13的断屑台环绕刀片定位孔7设置,所述断屑台位于切削单元处的边际段沿角平分线向刀尖负倒棱5邻近,并使所述边际段自断屑槽14向上依次渐变增高形成第一断屑台10和第二断屑台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位的双面槽型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体为棱形四边形,所述刀尖负倒棱5的宽度为0.05mm 0.1mm ;所述刀尖负倒棱5与断屑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强,邓剑,袁美和,谭文清,周焱强,尹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欧科亿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