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镶刀及切削工具、以及使用该切削工具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3674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切削镶刀、具有该切削镶刀的切削工具及使用该切削工具制造切削加工物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镶刀具有:上表面;侧面;位于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的交线部的第一切削刃,所述上表面具有以隔着所述第一切削刃的垂直二等分线而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的一对隆起部,在俯视下,所述一对隆起部的各自的顶部在朝向沿所述垂直二等分线的方向上具有至少两个突部,所述至少两个突部具有位于最接近所述垂直二等分线的一侧的第一突部、与所述第一突部相比位于远离所述垂直二等分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突部相比位于高位的第二突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关于切削镶刀,尤其用于切断加工或切槽加工的切削镶刀,不产生切屑接触被切削件的加工面而损伤加工的结构在被探讨。在日本特开2010-99815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切削镶刀,即,在形成轴状的镶刀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形成切削刃部和朝向与镶刀本体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正交的厚度方向的四边形状的前刀面且在前刀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分别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帯状的扭转面的切削镶刀。通过该扭转面,能够将切屑充分地卷起而容易使其截断,能够顺畅且可靠地进行切屑处理并且抑制切屑接触加工面而损伤加工面。然而,在这样的切削镶刀中,例如在被切削件的端面形成环状的槽的端面切槽加エ时,由于切削刃的右端部侧和左端部侧的切削速度不同,有切屑的排出方向容易向左右偏离的情況。另外,由于切削刃的右端部侧和左端部侧的切削速度的差的影响,生成切屑的右端部侧和左端部侧的卷曲直径不同,因此切屑被螺旋状地排出,因此,作为结果,有切屑排出性变劣之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之ー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切槽加工、尤其适用于端面切槽加工的切削镶刀及切削工具、 以及使用该切削工具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镶刀具有:上表面;侧面;位于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的交线部的第一切削刃,所述上表面具有以隔着所述第一切削刃的垂直二等分线而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的ー对隆起部,在俯视下,所述ー对隆起部的各自的顶部在朝向沿所述垂直二等分线的方向上具有至少两个突部,所述至少两个突部具有位于最接近所述垂直ニ等分线的ー侧的第一突部、与所述第一突部相比位于远离所述垂直二等分线的ー侧且与所述第一突部相比位于高位的第二突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工具具有上述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镶刀和在前端部安装有所述切削镶刀的刀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使被切削件旋转的エ序;使旋转的所述被切削件和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工具的所述第一切削刃接触的エ序;使所述切削工具和所述被切削件分开的エ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镶刀,在ー对隆起部的各自的顶部设置沿垂直二等分线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突部,至少两个突部具有位于最接近垂直二等分线ー侧的第一突部和与第一突部相比位于远离垂直二等分线的ー侧且与第一突部相比位于高位的第ニ突部。因此,例如在端面切槽加工中,能够用第一突部使切屑变形而固化且用第二突部抑制切屑的排出方向向左右方向的偏离,因此作为结果,切屑的排出方向稳定,从而能够提高切屑的排出性。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镶刀的立体图,(b)是主视图,(C)是俯视图(上视图),(d)是侧视图。图2是局部放大图1所示的切削镶刀的切削部I及夹紧部II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局部放大图1所示的切削镶刀的切削部I及夹紧部II的一部分的俯视图(上视图)。图4(a)是图3所示的切削镶刀的A-A线的剖视图,(b)是图3所示的切削镶刀的B-B线的剖视图,(c)是图3所示的切削镶刀的C-C线的剖视图。图5(a)是图1 (b)所示的切削镶刀的切削刃附近的局部放大主视图,(b)是图3所示的切削镶刀的C-C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3所示的切削镶刀的D-D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3所示的切削镶刀的E-E线的剖视图。图8是局部放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镶刀的切削部I及夹紧部II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9是图8所示的切削镶刀的俯视图(上视图)。图10(a)是图9所示的切削镶刀的D’ -D’线的剖视图,(b)是图9所示的切削镶刀的E’ -E’线的剖视图。图11 (a)是图8所示的切削镶刀的切削刃附近的局部放大主视图,(b)是图9所示的切削镶刀的c’ -C’线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工具的立体图。图13(a) (d)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的简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切削镶刀>以下,參照图1 图1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镶刀(以下,有时称为“镶刀”。)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镶刀能够使用于内径的切槽加工、外径的切槽加工、切断加エ及端面切槽加工的任ー个。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不特别记载,以将本专利技术的镶刀使用于端面切槽加工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參照图1 图7对本专利技术的切削镶刀涉及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镶刀I为角柱状,具有:切削部1、I,其位于两端部;夹紧部II,其位于切削部1、I之间且具有在固定于后述的刀夹11时与刀夹11相接的夹紧面28,S卩,切削部I在夹紧部II的两端设置一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那样,为了识别切削部I,在ー对切削部1、I中的一方标注了标记M。作为切削镶刀I的材质,例如能够举出超硬合金或金属陶瓷等。作为超硬合金的组成,例如能够举出在碳化钨(WC)中添加钴(Co)粉末且烧结而生成的WC-Co、在WC-Co中添加碳化钛(TiC)的WC-TiC-Co、在WC-TiC-Co中添加碳化钽(TaC)的WC-TiC-TaC-Co等。另外,金属陶瓷为使金属复合于陶瓷成分的烧结复合材料。具体而言,能够举出以碳化钛(TiC)、氮化钛(TiN)为主成分的钛化合物等。切削镶刀I的表面可以用化学气相生长(CVD)法或物理气相生长(PVD)法形成覆膜。作为覆膜的组成,例如能够举出碳化钛(TiC)、氮化钛(TiN)、碳氮化钛(TiCN)及氧化招(Al2O3)等。如图2所示那样,切削部I具有上表面2、下表面3、分别与上表面2和下表面3连接的侧面4。上表面2的一部分作为前刀面发挥作用,下表面3的一部分作为向刀夹11载置的载置面发挥作用,并且侧面4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后刀面发挥作用。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切削部I在俯视下为多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下,为具有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的长方形状。在此,在以下只要不作特别记载,俯视是指从上表面2侧观察镶刀I的状态。在镶刀I中,例如将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18 22mm,且将在俯视下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设为2 6_即可。另外,镶刀I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在切削加工中以镶刀I不与在被切削件加工的槽的内壁面干渉的方式随着接近夹紧部II而变小。并且,镶刀I的自下表面3至上表面2的高度例如设为3.4 4.6mm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不被这些尺寸所限制,能够为了取得作用效果而适当进行变更。在上表面2与侧面4的交线部设置切削刃5。切削刃5例如沿切削部I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交线部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那样,沿切削部I的宽度方向的交线部设置第一切削刃51,沿切削部I的长度方向的交线部设置第二切削刃52。如此,通过不仅设置第一切削刃51还设置第二切削刃52,能够使用于使用了第二切削刃52的横进给加工,例如扩大槽的宽度的加工及精加工槽的底面的加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切削刃52在第一切削刃51的两端部设置ー对,分别与第一切削刃51交叉且以隔着第一切削刃51而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作为切削刃5的形状,为直线状或圆弧状等,并不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容易使切屑的宽度方向变形且不易损伤加工面的观点出发,第一切削刃51为以在侧视下随着朝向中央部而成低位的方式倾斜的凹状,具有凹部511。在此,在以下只要不作特别记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善弘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