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提供了一种天然植物裂果薯及其总皂苷提取物的应用。该天然植物提取物为裂果薯(拉丁学名:SchizocapsaplantagineaHance)的总皂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裂果薯总皂苷提取物的提取技术和在抗肝癌、抗鼻咽癌治疗方面的应用。该提取物抗肿瘤活性强并具有一定的靶向性,经过血清药理学验证,该提取物经过吸收代谢后仍有很强的药物活性,并且该皂苷提取物可抑制肿瘤细胞VEGF、CD34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组织的微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该提取物的植物来源为广西本地特有的植物品种,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有一定种植规模,廉价易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广阔前景的抗肿瘤提取物,为肿瘤的治疗增添了新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及基因工程领域,涉及裂果薯及其总皂苷提取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裂果薯,百合纲,百合亚纲,百合目,筠篛薯科,裂果薯属植物,拉丁学名:Schizocapsa plantaginea Hance,别名:屈头鸡、水狗仔、长须果、冬叶七、黑冬叶、箭根薯、客妈连、客妈七、马老头、米荷瓦、曲头鸡、水槟榔、水鸡仔、水萝卜、水三七、水田七、水虾公、田螺七、土贝母、土三七、小田螺七。多生于水沟边、田埂草地上。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及贵州等省区。以块茎入药,主治咽喉肿痛,急性肠胃炎,泌尿道感染,牙痛,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疟疾,跌打损伤;外用治疮疡肿毒,外伤出血。目前裂果薯的化学成分已经有初步的分离研究,已经从中分离出超过40种单体物质,其化学成分包括:根莖含氨基酸、阜苷元如约茂阜苷元(yamogenin),甾族阜苷类(A-D)包括和裂果薯阜苷(Iieguonin或taccaoside),多种留族苦味成分箭根薯酮内酯(taccal0n0lide)A-M (高度氧化的留体),黄酮和生物碱。并对其化学成分活性进行了初步的实验。从裂果薯中提取到的箭根酮内酯AUaccalonolide A)对P388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并且对鼠疟原虫有杀灭作用,最近的研究还表明箭根酮内酯A和E(taccalonolideAand E)是首个对微管具有类似于taxol作用的天然留体,并已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结构改造。C27留体阜昔taccaoside C和taccaoside D对人白血病CCRF-CEM肿瘤细胞株有抑制作用,Eca 一 109 (人类食管癌细胞),SPC-A-1 (人类肺腺癌细胞),BGC —823 (人类低分化胃腺癌细胞,AGS(人类胃腺癌细胞),K562(人类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等六个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IC50=1.90 ;6.6 ;6.5 ;5.1 ;8.9 ;7.9 / ml)。可见目前抗肿瘤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阜苷类的多种留族苦味成分箭根薯酮内酯taccalonolides,阜苷类仅见taccaoside C,约茂阜苷元(yamogenin)和裂果薯阜苷),裂果薯阜苷甲、乙((Iieguonin或tac caoside A-B)未见文献提及。这些研究仍主要停留在体外初步观察裂果薯活性成分的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以特异性的、靶向性的针对肿瘤肝癌和鼻咽癌研究仍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从广西特色植物裂果薯的块茎中提取出的总皂苷对肿瘤进行治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抑制肿瘤细胞的提取物,该提取物为裂果薯拉丁学名:Schizocapsa plantaginea Hance中提取的总阜苷成分和包含的各阜苷单体化合物成分。裂果薯总皂苷提取物在抗肝癌、抗鼻咽癌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中,肿瘤可以是人肝癌,鼻咽癌。本专利技术首次利用裂果薯皂苷作为治疗肝癌,鼻咽癌的药物,在肿瘤细胞中加入所述的裂果薯总皂苷提取物(应包括:茂皂苷元(yamogenin),留族皂苷类(A-D)),该皂苷可以明显抑制肝癌细胞或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并对正常细胞抑制力较低。裂果薯总皂苷提取物在抗肝癌、抗鼻咽癌中的应用,是在肿瘤细胞中加入和在人肿瘤鼠移植模型中给予所述的裂果薯总皂苷提取物。本专利技术中,将裂果薯总皂苷用于肿瘤细胞(例如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4和鼻咽癌细胞株CNE-1),结果显示裂果薯总皂苷在体外实验中对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经过将裂果薯总皂苷用于正常肝细胞HL-7702,对比证明裂果薯总皂苷对癌肿组织有明显的选择性。预示着裂果薯总皂苷在抗肿瘤方面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专利技术中,将裂果薯总皂苷用于血清学实验。每日将裂果薯皂苷制成大鼠耐受剂量浓度的药液灌胃大鼠,连续七日后腹主动脉插管取血,离心取得血清。利用含药血清培养肿瘤细胞(例如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4和鼻咽癌细胞株CNE-1 ),结果显示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证明裂果薯总皂苷经过吸收代谢后仍有抗肿瘤作用。提示裂果薯总皂苷可以口服给药。肿瘤形成的过程中微小血管的形成对肿瘤组织的生长与扩散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肿瘤细胞会促进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使血管生长加速,微小血管增多,进一步促进瘤体的生长。本专利技术中,将一定浓度的裂果薯总皂苷滴加到置于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的无菌醋酸纤维滤纸上,继续孵育三天后取鸡胚绒毛尿囊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鸡胚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微血管生成明显减弱,且呈浓度依赖关系,提示裂果薯皂苷能减少微小血管的生成,对减少癌肿组织中的微小血管灌流有一定作用。ELISA测定酪氨酸蛋白激(TPK)含量,裂果薯皂苷对酪氨酸激酶含量亦有抑制作用,但弱于索拉菲尼,说明裂 果薯皂苷可通过抑制调控肿瘤细胞和血管生长的酪氨酸激酶发挥上述作用,达到靶向抗肿瘤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将裂果薯总皂苷用于裸鼠抑制瘤模型,结果显示裸鼠肿瘤的大小、重量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减小。HE染色结果发现裂果薯皂苷可致肿瘤细胞小片坏死,灶性坏死及小灶性坏死与不同程度的血管塌缩。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裂果薯总皂苷可使肿瘤内微小血管减少。VEGF的表达染色显示,裂果薯总皂苷可使肿瘤组织VEGF表达量降低。总的来说,裂果薯总皂苷除可直接抑制人肝癌和鼻咽癌细胞生长外,还可减少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降低肿瘤组织的血液灌流,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和血管生长的作用,并可减少肿瘤细胞的血路转移。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肝癌与鼻咽癌的药物,该药物为裂果薯的总皂苷成分。该药物原本应用于咽喉肿痛,胃肠炎,跌打损伤,本专利技术中首次对其在肝癌与鼻咽癌治疗的机理与应用进行研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储备。该药物有对肿瘤组织有一定的选择性,并能抑制肿瘤微小血管的生成,是一种作用强大的抗肿瘤药物。该提取物抗肿瘤活性强并具有一定的靶向性,经过血清药理学验证,该提取物经过吸收代谢后仍有很强的药物活性,并且该皂苷提取物可抑制肿瘤细胞VEGF、CD34的表达和TPK含量进而抑制肿瘤组织的微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该提取物的植物来源为广西本地特有的植物品种,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现已有一定种植规模,廉价易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广阔前景的抗肿瘤提取物,为肿瘤的治疗增添了新的药物。附图说明图1为测定含药血清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形态图(100X)。图1-1是30%空白血清细胞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呈正常贴壁生长状态,有重叠生长现象,考虑为血清对细胞的促进生长作用所致,死细胞(漂浮细胞)较少,细胞轮廓清晰,透亮,胞衆中无颗粒;图1-2、图1-3、分别为30%索拉菲尼含药血清组、30%裂果薯皂苷含药血清组细胞图。与图1-1相比,图1-2、图1-3贴壁细胞变少,细胞生长缓慢,死细胞增多,细胞破碎,有明显碎片悬浮于培养基当中,说明含裂果薯皂苷代谢物血清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图2为药物对裸鼠移植瘤重量的影响,* p<0.01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图3为药物对裸鼠移植瘤体积的影响,* p<0.01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图4是药物作用后经HE染色的细胞显微照片。HE染色后细胞核呈蓝色,类圆形,颜色较浅,坏死区域可见细胞核明显皱缩,变小,颜色较深。三五个肿瘤坏死细胞聚集称为小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裂果薯总皂苷提取物在抗肝癌、抗鼻咽癌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裂果薯总皂苷提取物在抗肝癌、抗鼻咽癌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果薯总皂苷提取物,为裂果薯拉丁学名:SChiZ0Capsaplantaginea Hance中提取的总阜苷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钢,孙悦文,唐安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