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医药保健品领域。
技术介绍
菊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功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四种。药用菊花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挥发油类、酚酸类、总糖、氨基酸及呈味物质、无机元素等。药典收载的四种菊花及祁菊、川菊、济菊、怀菊等为我国八种主流菊花商品药材,产地不同、品种不同、花外观形状不同、气味不同,药效也不相同,研究发现所含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含量及比例有较大的差异。滁菊被誉为药菊中佳品,以平肝明目见长。现有技术对药用菊花提取制备有两种情况,一是不考虑菊花的产地、来源和特点,采用统一方法提取;二是针对菊花中某一类物质,或菊花总黄酮、或菊花多糖、或皂苷等,提取制备。本专利技术针对滁菊保健和药效的物质基础,综合考虑黄酮类、挥发油、多酚类、总糖、氨基酸及呈味物质、无机元素等滁菊多种活性成分的提取率和比例,建立最优提取方法,并制备成浸膏粉。可代表滁菊直接使用,也可作为药品或保健品的原料。临床和生产上选用菊花时,常常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益肝多用白菊花(滁菊),清热解毒多用野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滁菊浸膏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1)将原料药滁菊与2?3%乙酸水溶液以质量比1:5?30的比例加入到旋转蒸发仪内,在40?80℃下进行20?120min的蒸馏,得到挥发油;(2)将步骤(1)提取后的药渣和乙酸水溶液的混合物在50?60℃下保温3?4小时,过滤,分别得到药渣和酸提液,酸提液加碱中和至中性;(3)向步骤(1)得到的挥发油中,加入β?环糊精进行包裹,形成包裹物待用;(4)在70?80℃下对步骤(2)得到的酸提液进行减压浓缩,得到酸提取物,冷冻干燥得到冻干粉,待用;(5)将步骤(2)得到的药渣在50%?90%的乙醇水溶液中进行超声提取,超声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滁菊浸膏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将原料药滁菊与2-3%乙酸水溶液以质量比1:5-30的比例加入到旋转蒸发仪内,在40-80°C下进行20-120min的蒸馏,得到挥发油; (2)将步骤(I)提取后的药渣和乙酸水溶液的混合物在50-60°C下保温3-4小时,过滤,分别得到药渣和酸提液,酸提液加碱中和至中性; (3)向步骤(I)得到的挥发油中,加入环糊精进行包裹,形成包裹物待用; (4)在70-80°C下对步骤(2)得到的酸提液进行减压浓缩,得到酸提取物,冷冻干燥得到冻干粉,待用; (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