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床装置,在使用机床的被加工物的加工作业中,该机床装置能够缩短停止被加工物的加工作业的时间从而提高运转率。机床装置(1)通过对保持于夹具的被加工物(8)与工具(3)的相对位置进行控制,来利用该工具(3)进行被加工物(8)的加工,夹具至少包括:第一夹具(5),其配置于被加工物(8)的加工位置;和第二夹具(14),其构成为与上述第一夹具(5)分开并可自由移动,在该第二夹具(14)上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保持被加工物(8),第一夹具(5)和上述第二夹具(14)具有装卸构件(17),该装卸构件(17)将第二夹具(14)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安装于第一夹具(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装置,其通过控制被夹具保持的被加工物与工 具的相对位置,来利用工具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机床中,有这样的机床由控制装置把握通过坐标值确定 的工具和被加工物的位置信息,根据该位置信息,由控制装置驱动内置 于机床的驱动马达,由此使工具和被加工物动作以进行加工(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曰本特开2005-313239号公报(第5 5T、阁1 〕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机床中, 一般在将作为加工对象的被加 工物安装到夹具上进行加工的时候,每当被加工物的加工作业结束时, 都必须停止机床,在工具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从固定f该加工位置的夹具上卸下加工后的被加工物,并且将未加工的被加i:物安装到夹具上,在更换被加工物的装卸作业上浪费了吋间,因此,存在机 床停止的时间变长、机床的运转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床,在使 用机床进行被加工物的加工作业中,该机床能够縮短停止被加工物的加 工作业的时间,能够提高运转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装置为这样的机床装置通过对保持于夹具的被加n物与工具的相对位置进行控制, 來利用改工具进行上述被加工物的加1,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具至少包括第一夹具,其配置于上述被加工物的加工位置;和第二夹具,其构成为与上述第一夹具分开并可自由移动,在该第二夹 具上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保持上述被加工物,上述第一夹具和上述第二夹具具有装卸构件,该装卸构件将上述第 二夹具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安装于上述第一夹具。根据该特征,在加工结束后,能够在使被加工物与第二夹具一起从 加工位置退回后,代之以将预先安装有被加工物的与上述第二夹具相区 别的新的第二夹具,安装到第一夹具即加工位置上,所以不需要在加工 位置进行被加工物的安装、卸下作业,能够縮短停止被加工物的加工作 业的时间,由此能够有效地提高机床装置的运转率。木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装置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装置 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区别于上述加工位置另行设置有待机位置,该待机位置用于进行被 加工物相对于上述第二夹具的装卸。根据该特征,能够在区别于加工位置的待机位置安全且分别地进行 保持于第二夹具的加工后的被加工物、和未加工的被加工物的装卸作业。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装置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装置 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丁-,区别于上述待机位置另行设置有退回位置,该退回位置是使上述第 二夹具从上述加工位置退回的位置,并且上述机床装置具有引导构件, 该引导构件以上述第二夹具能够在上述加工位置和上述退回位置之间自 由移动的方式引导该第二夹具。根据该特征,由于当使第二夹具在加工位置和退回位置之间移动吋, 通过引3构件进行引导,所以仅通过向第二夹具施力就能使其在加工位 置和退回位置之间可靠地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床装置在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 所述的机床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夹具上设置有与上述第二夹具配合的凸部,在上述第二 夹具上设置有与上述凸部配合的凹部。根据该特征,通过将第二夹具的凹部与第一夹具的凸部配合,能够正确ii进行第二夹具相对于第一夹具的定位。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床装置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床装置 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装卸构件设置在上述凸部和上述凹部彼此的配合终端部附近, 在上述凸部与上述凹部的配合完成后,上述装卸构件发挥安装功能。根据该特征,上述凸部和上述凹部能够兼用作进行第一夹具和第二 夹具的装卸的部件、和进行装卸时的进行定位的部件,因此不仅能够降 低制造成本,由于在定位完成后将第二夹具安装到第一夹具上,所以还 能够可靠地进行第二夹具的安装。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床装置在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机床 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f ,上述凸部设置在上述第一夹具的上表面,并且上述凹部设置在上述 第二夹具的下表面,区别于引导构件另行设置有升降构件,上述引导构 件将上述第二夹具大致水平地引导至加工位置,卜-述升降构件使上述第 二夹具在上述第一夹具上升降。根据该特征,由于第二夹具在向加工位置方向火致水平地移动后, 进行下降移动而与第一夹具配合,所以能够可靠且高效率地进行利川/ 凸部与凹部的位置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床装置在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一项 所述的机床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一个上述退回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上述待机位置。根据该特征,由于能够使第二夹具移动至一个待机位置,并使在另 一待机位置待机的其它的夹具经退回位置移动至加工位置,因此能够迅 速地进行第二夹具的更换。木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床装置在权利要求3至7屮的任一项 所述的机床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退回装置的左右设置有上述待机位置。根据该特征,使用者能够在相对加工位置尽可能近的地方进行装卸 以及第二夹具向加工位置的移动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NC机床(数控机床)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卡紧托板和载置台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卡紧托板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工件托板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工件托板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工件托板的仰视图。图7中(a)是表示连接前的卡紧装置的纵剖主视图,(b)是表示连 接后的卡紧装置的纵剖主视图。图8是表示使用了 NC机床的工件加工作业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使用了 NC机床的工件加工作业的侧视图。 图IO是表示使用了 NC机床的工件加—「作业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使用了 NC机床的工件加工作业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NC机床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NC机床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NC机床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1、 la: NC机床(机床装置);lb、 lc: NC机床(机床装置);2、 2b:壳休;3:钻具U:具);5、 5b:卡紧托板(第一夹具、加工位置); 8:工件(被加工物);11、 lla:载置台(待机位置、退回位置);llb、 llb、载置台(待机位置、退回位置);llc:载置台(待机位置、退回位 置);13:托板引导件(待机位置、退回位置);14、 14b:工件托板(第 二夹具);14c:工件托板(第二夹具);17:卡紧装置(凸部);18、 18b: 升降轨道部件(引导构件、升降构件);21:致动器(升降构件);22、 22b:固定轨道部件(引导构件);24、 25:辊子;26:抵接片(停止构 件);32:把手(把持部);32b、 32b':把手(把持部);33:卡合槽; 34:卡紧圈(凹部);34':卡合部(装卸构件);35':滑动面(滑动部); 44:球(装卸构件);48:移送轨道部件(引导路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实施例,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机床装置的最佳方式。 实施例l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首先,图1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NC 机床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卡紧托板和载置台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_ 紧托板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工件托板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工件托板 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工件托板的仰视图,图7中(a)是表示连接前的 卡紧装置的纵剖主视图,图7 (b)是表示连接后的卡紧装置的纵剖主视 图,图8至图11是表示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装置,其通过对保持于夹具的被加工物与工具的相对位置进行控制,来利用该工具进行上述被加工物的加工,其特征在于, 上述夹具至少包括:第一夹具,其配置于上述被加工物的加工位置;和第二夹具,其构成为与上述第一夹具分开并可自由移动,在该 第二夹具上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保持上述被加工物, 上述第一夹具和上述第二夹具具有装卸构件,该装卸构件将上述第二夹具以能够自由装卸的方式安装于上述第一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神田佐敏,
申请(专利权)人:奥科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