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食用菌生产时可实现快捷、高效接种的食用菌菌棒接种器。该器械的结构是由箱体、固定架和接种口制孔棒组成;其中,接种口制孔棒的形状为字型,并在“一”字部位的下端设置有4个尖头的穿透制孔头;在箱体正面边板所设置的开口两边安置固定架,而接种口制孔棒是由螺杆将其固定在固定架上并且实现可以随意上下摆动。该器械作业时,将菌棒放置于箱体内,然后将接种口制孔棒的手柄提起来,使设置在“一”字部位下端的4个穿透制孔头立马将食用菌菌棒扎透一轮及4个接种孔口,接着往孔口塞入菌种,一个菌棒可通过翻转棒身扎透3~4轮接种孔口。菌种萌发点布局多及均匀,菌丝吃料周期短、生长一致,产量高产及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常用器械,具体涉及到一种应用于食用菌生产时可实现快捷、高效接种的食用菌菌棒接种器。
技术介绍
当前,食用菌生产流程中的菌棒接种工序大多是在菌棒其中的一头或两头同时接入菌种,其步骤是:取消过毒的菌棒一解开菌袋口一接入菌种一再将菌袋口绑(封)紧一完成接种工序。如是单头接种,需要既要解开菌袋又要封紧袋口两道程序,所接入的菌种菌丝萌发后才从袋口处慢慢往袋内吃料,菌丝吃完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导致菌丝生长不一致,继而影响产量,另外菌丝吃料周期长十分容易感染杂菌,导致菌棒成品率低;如果是两头同时接入菌种,菌丝可以从两头同时吃料,菌丝吃完料所需要的周期可比单头接种快一倍,但是在解袋、封袋的程序上又多两道,使工序变得更繁杂,接种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食用菌菌棒接种时工序繁杂、接种效率低、菌丝吃料慢等缺点,而提供全新的一种应用于食用菌生产时可实现快捷、高效接种的食用菌菌棒接种器。具体是:该器械的结构是由箱体、固定架和接种口制孔棒组成;其中,接种口制孔棒的形状为“τ”字型,并在“一”字部位的下端设置有4个尖头的穿透制孔头;在箱体正面边板所设置的开口两边安置固定架,而接种口制孔棒是由螺杆将其固定在固定架上并且实现可以随意上下摆动。该器械作业时,将菌棒放置于箱体内,然后将接种口制孔棒的手柄提起来,使设置在“一”字部位下端的4个穿透制孔头立马将食用菌菌棒扎透一轮及4个接种孔口,接着往孔口塞入菌种,一个菌棒可同时通过翻转棒身扎透3 4轮的接种孔口,菌种萌发点布局多及均匀,菌 丝吃料周期短,菌丝生长一致且活力强,产量相对持续稳定及高产,而且菌棒杂菌感染少,成品率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1、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器,技术方案中其结构是由箱体(I)、固定架(2)和接种口制孔棒(3)组成;其中,固定架(2)是安置在箱体(I)正面边板所设置有开口两边,而接种口制孔棒(3)是由螺杆将其固定在固定架(2)上并且实现可以随意上下摆动。2、所述的箱体⑴是一个底面连同四周围封边、内空的方形箱体,在箱体⑴正面的边板上部设置有开口(4)。3、所述的固定架(2)是由两根角铁做成,在两根角铁对应各开一个插销孔(5),将两根角铁分别固定在箱体(I)正面边板上所设置的开口(4)两边,由此与箱体(I)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并形成固定架(2)。4、所述的接种口制孔棒(3)的形状为“T”字型;其中,在“一”字部位的下端布局设置有4个尖头的穿透制孔头¢),“ [ ”字部位为手柄,并在手柄的侧面设置有插销孔(7);接种口制孔棒(3)与箱体⑴组合时,是将接种口制孔棒(3)放置到箱体⑴设置的开口⑷中,并调整至接种口制孔棒⑶的插销孔(7)与固定架(2)的插销孔(5)相吻合,然后用螺杆(8)穿过插销孔(7)和插销孔(5)中,使接种口制孔棒(3)与箱体(I)形成一个整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2、应用本专利技术,瞬间即可扎透12 16个接种孔口,接种后菌种萌发点布局多及均匀,菌丝吃料周期短,菌丝生长一致且活力强,产量相对持续稳定及高产。3、应用本专利技术,接种速度比传统的快4 5倍,不但接种效率高,而且菌棒杂菌感染少,成品率高。4、本专利技术形成商品成本低,使用时无耗能,容易普及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箱体(I)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固 定架(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箱体(I)和固定架(2)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接种口制孔棒(3)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I是箱体,2是固定架,3是接种口制孔棒,6是穿透制孔头,8是螺杆。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是由是由箱体(I)、固定架(2)和接种口制孔棒(3)组成;其中,固定架(2)是安置在箱体(I)正面边板所设置有开口两边,而接种口制孔棒(3)是由螺杆将其固定在固定架(2)上并且实现可以随意上下摆动。图1所示,I是箱体,2是固定架,3是接种口制孔棒,6是穿透制孔头,8是螺杆。图2所示的是箱体⑴。箱体⑴是一个底面连同四周围封边、内空的方形箱体,在箱体(I)正面的边板上部设置有开口(4)。图3所示的是固定架(2),图4所示的是箱体⑴和固定架⑵组合时的结构。其中,固定架(2)是由两根角铁做成,在两根角铁对应各开一个插销孔(5),将两根角铁分别固定在箱体(I)正面边板上所设置的开口(4)两边,由此与箱体(I)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并形成固定架(2)。图5所示的是接种口制孔棒(3)。接种口制孔棒(3)的形状为“丁”字型;其中,在“一”字部位的下端布局设置有4个尖头的穿透制孔头¢),“ [ ”字部位为手柄,并在手柄的侧面设置有插销孔(7);接种口制孔棒(3)与箱体⑴组合时,是将接种口制孔棒(3)放置到箱体⑴设置的开口⑷中,并调整至接种口制孔棒⑶的插销孔(7)与固定架(2)的插销孔(5)相吻合,然后用螺杆⑶穿过插销孔(7)和插销孔(5)中,使接种口制孔棒(3)与箱体(I)形成一个整体。本专利技术应用实施例:食用菌菌棒接种时,将该器械和食用菌菌棒同时放置于干净、无污染源的场地。接种作业时,将菌棒放置于箱体(I)内,并摆放到接种口制孔棒(3)的“一”字部位下,然后将接种口制孔棒⑶的手柄提起来,使设置在接种口制孔棒(3) “一”字部位下端的4个穿透制孔头(6)立马将食用菌菌棒扎透一轮及4个接种孔口,一个菌棒可同时通过翻转棒身扎透3 4轮12 16个接种孔口。完成打孔工序后,将已经打完孔的菌棒移到箱体(I)另一边,接着往孔口塞入囷种,完成接种作业。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瞬间即可扎透12 16个接种孔口,接种后菌种萌发点布局多及均匀,菌丝吃料周期短,菌丝生长一致且活力强,产量相对持续稳定及高产。同时,应用本 专利技术,接种速度比传统的快4 5倍,不但接种效率高,而且菌棒杂菌感染少,成品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是由箱体(1)、固定架(2)和接种口制孔棒(3)组成;其中,固定架(2)是安置在箱体(1)正面边板所设置有开口两边,而接种口制孔棒(3)是由螺杆将其固定在固定架(2)上并且实现可以随意上下摆动;所述的箱体(1)是一个底面连同四周围封边、内空的方形箱体,在箱体(1)正面的边板上部设置有开口(4);所述的固定架(2)是由两根角铁做成,在两根角铁对应各开一个插销孔(5),将两根角铁分别固定在箱体(1)正面边板上所设置的开口(4)两边,由此与箱体(1)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并形成固定架(2);所述的接种口制孔棒(3)的形状为字型;其中,在“一”字部位的下端布局设置有4个尖头的穿透制孔头(6),“丨”字部位为手柄,并在手柄的侧面设置有插销孔(7);接种口制孔棒(3)与箱体(1)组合时,是将接种口制孔棒(3)放置到箱体(1)设置的开口(4)中,并调整至接种口制孔棒(3)的插销孔(7)与固定架(2)的插销孔(5)相吻合,然后用螺杆(8)穿过插销孔(7)和插销孔(5)中,使接种口制孔棒(3)与箱体(1)形成一个整体。FSA000008702845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是由箱体(I)、固定架(2)和接种口制孔棒⑶组成;其中,固定架⑵是安置在箱体⑴正面边板所设置有开口两边,而接种口制孔棒(3)是由螺杆将其固定在固定架(2)上并且实现可以随意上下摆动; 所述的箱体(I)是一个底面连同四周围封边、内空的方形箱体,在箱体(I)正面的边板上部设置有开口(4); 所述的固定架(2)是由两根角铁做成,在两根角铁对应各开一个插销孔(5),将两根角铁分别固定在箱体(I)正面边板上所设置的开口(4)两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寒,
申请(专利权)人:何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