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
技术介绍
现有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结构由硅片,以及丝网印刷在硅片正面的主栅线、次栅线,背面的背电极构成,硅片呈156mm的正方形,硅片边缘具有边框,背电极为电池片的正电极,主栅线则为电池片的负电极。在本技术作出之前,由于下述原因,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即:在156mm正方形大小的娃片正面到底印刷几根主栅线、次栅线?主栅线、次栅线的宽度为多少最合适?次栅线距离边框距离为多少最为合适,才能有效避免短路现象。因为,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高低取决于二方面,即:主栅线和次栅线的电阻与硅片的受光面积。如果主栅线和次栅线的宽度过大,虽然能有效降低电阻,但相应减少了硅片的受光面积,反之亦然,这是一对矛盾,因此出现了前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该电池片有效解决了主栅线和次栅线电阻与硅片受光面积之间的矛盾,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包括156mm正方形大小的硅片,以及丝网印刷在所述硅片正面的主栅线和次栅线,所述主栅线和次栅线呈相互垂直状,所述硅片的边缘具有边框,其特征是:所述主栅线具有三根,其中一根设置在所述硅片的对称线上,另外二根分置在所述对称线上的主栅线两侧,且各相距52mm ;所述次栅线为等距分布的75-80根;所述三根主栅线的线宽均为1.5mm,每根次栅线的线宽为40-60um,每根次栅线两端距离边框的距离均为0.8-1.5mm。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三根主栅线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包括156mm正方形大小的硅片(1),以及丝网印刷在所述硅片(1)正面的主栅线(2)和次栅线(3),所述主栅线(2)和次栅线(3)呈相互垂直状,所述硅片(1)的边缘具有边框(4),其特征是:所述主栅线(2)具有三根,其中一根设置在所述硅片(1)的对称线上,另外二根分置在所述对称线上的主栅线(2)两侧,且各相距52mm;所述次栅线(3)为等距分布的75?80根;所述三根主栅线(2)的线宽均为1.5mm,每根次栅线(3)的线宽为40?60um,每根次栅线两端距离边框的距离均为0.8?1.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包括156mm正方形大小的硅片(I),以及丝网印刷在所述硅片(I)正面的主栅线(2)和次栅线(3),所述主栅线(2)和次栅线(3)呈相互垂直状,所述硅片(I)的边缘具有边框(4),其特征是:所述主栅线(2)具有三根,其中一根设置在所述硅片(I)的对称线上,另外二根分置在所述对称线上的主栅线(2)两侧,且各相距52mm;所述次栅线(3)为等距分布的75-80根;所述三根主栅线(2)的线宽均为1.5mm,每根次栅线(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哲,
申请(专利权)人:乐叶光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