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66508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架,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支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底座,所述支架本体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能在所述底座上水平旋转,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支架本体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在垂直与水平面的平面内转动。采用上述方案实现太阳能的高效收集。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technology, solar battery bracket, a bracket body, a set of solar panels on the bracket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body, the bracket body is connected to the base and the base level of rotation of the solar cell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body and the solar panel is rotated i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lane. The above scheme is adopted to realize the efficient collection of solar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架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特别是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架。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太阳能工作的,采用太阳能电池作为电量的一种补充方式,是整个过程的效率低下。高效转换低能量密度的太阳能来直接获得Tw量级高能量密度的电力关系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优先主题。晶体硅太阳电池利用光伏效应能够实现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目前占光伏市场的85%以上,晶硅太阳电池光伏发电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关注和应用。我国重视晶硅太阳电池光伏产业的发展,各种政策导向和地域优势使得浙江省已经成为晶硅光伏大省,晶硅光伏产业在省内蓬勃发展,湖州市也成立多家晶硅太阳电池及其模组企业。近年欧美陆续推出对我国征收晶硅太阳电池的“双反”关税,及国内光伏行业激进发展,使得国内晶硅光伏产业受到重创。目前,通过这次“光伏冬天”考验的企业及破产重组企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不同于以前,当前光伏企业面临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国家能源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领跑者计划”,要求新建和改扩建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的多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要超过18.5%。同时,光伏产业中的发展规律表明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组件的发电成本就将降低7%左右。因此,光伏市场中高效率的多晶硅电池产品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附加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光伏企业在原有产线基础上创新发展新型技术改进晶硅电池片的转换效率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晶硅电池能否实现高效化直接决定着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光伏企业生存及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太阳能的高效收集。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能在所述底座上水平旋转,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支架本体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在垂直与水平面的平面内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内固定有第一转轴处在竖直方向上的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本体上固定有第二转轴处在水平方向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使得所述第二支架相对所述第一支架位移的升降机构。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呈纳米绒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呈微纳超小开放式绒面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多晶硅电池表面构造微纳超小开放式绒面结构,从而引入光学衍射效应,实现器件对宽光谱太阳光子的高效捕获和吸收,且其顶端开放式结构有利于表面钝化。同时,借助电池的光伏转换数字模拟,指导设计和匹配优化器件各个制备工艺,实现光生载流子的高效地分离和收集。利用微纳超小绒面结构及其光学衍射效应来减少表面光反射及增长光在晶硅中的传播路径,实现晶硅电池对宽光谱太阳光子的高效捕获和吸收。优化微纳超小绒面结构的多晶硅电池的各个制备工艺,实现载流子的高效分离和收集,提升光电转换效率。以晶硅太阳电池表面微纳超小绒面结构可控制备为核心,基于微纳超小绒面结构高效光诱捕和吸收特性并结合晶硅太阳电池光伏转换,优化工艺,实现光生载流子的高效地分离和收集,提高晶硅太阳电池的转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1中,1-支架本体,2-太阳能电池板,3-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设置在支架本体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和连接支架本体1的底座3,支架本体1连接在底座3上且能在底座3上水平旋转,太阳能电池板2连接支架本体1且太阳能电池板2在垂直与水平面的平面内转动。底座3内固定有第一转轴处在竖直方向上的第一步进电机,第一转轴与支架本体1固定连接。支架本体1上固定有第二转轴处在水平方向第二步进电机,第二转轴与太阳能电池板2固定连接。支架本体1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使得第二支架相对第一支架位移的升降机构。当太阳能电池板受到的光照不充分时,可以调节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当太阳能电池板2被某些物件遮住时,可以调节升降机构,使得太阳能电池板重新去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太阳能电池板2表面呈纳米绒面结构。太阳能电池板2表面呈微纳超小开放式绒面结构。利用金属辅助硅化学刻蚀法制备纳米绒面结构,探究制绒溶液、制绒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晶硅表面绒面几何尺寸与成核密度的影响,探究制绒工艺参数调控绒面几何结构的规律,获得纳米绒面的可控制备技术。在纳米绒面结构基础上引入二次重构工艺,在纳米绒面上进一步各向异性刻蚀制备微纳超小开放式绒面结构,调控一次纳米绒面及二次重构工艺参数,获得新型微纳超小绒面的可控制备技术。基于光反射和光衍射理论,设计和调控微纳超小绒面结构的几何参数,探究微纳超小绒面的减反及其增益器件光捕获能力对其几何结构的依赖关系,优化其几何结构,评价其减反光及其增益器件光捕获能力。通过对比行业标准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参数,重点确定本项目产品开路电压(Uoc)、短路电流(Isc)、填充因子(FF)转换效率等指标优于市场目前性能指标。具体指标如下:开路电压(Uoc):≥0.620V,短路电流(Isc):≥8.48A,填充因子(FF):≥78%,转换效率(Eff):≥18.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和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的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连接在所述底座(3)上且能在所述底座(3)上水平旋转,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在垂直与水平面的平面内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和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的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连接在所述底座(3)上且能在所述底座(3)上水平旋转,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在垂直与水平面的平面内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内固定有第一转轴处在竖直方向上的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本体(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国李小飞杨国强陈伟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贝盛光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