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传导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92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6
一种微波传导件,包括铜天线,其特征是:所述铜天线的一端为圆柱形尾部,另一端为锥体形外螺纹头部,与所述锥体形外螺纹头部相匹配具有一铜帽,该铜帽的中轴线上开有中心内螺纹通孔。具体实施时,所述铜帽的外端面上及铜天线的圆柱形尾部均设有一个沉孔,该沉孔的内壁为六边形。本实施新型将原有二根实心铜天线和一根空心铜导管组成的结构,改成由一根实心且带有圆柱形尾部的铜天线和一只铜帽组成,组装时,所述铜帽与铜天线头部螺纹旋接。由于铜天线头部与铜帽为螺纹连接,因此不会出现因接触不良而出现打火损伤铜天线的现象,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成品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波传导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中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镀膜处理 设备的附件,即:一种微波传导件。
技术介绍
现有微波传导件由结构相同且分体的两根铜天线和一根中空的铜导管构成,在安 装时,先将铜导管固定在两只微波头的之间,然后使两根铜天线相向各自穿过微波头而插 入铜导管内。工作时,微波通过一侧的微波头发射,经铜天线及铜导管传导到另一侧的微波 头,而实现微波的输送。这种微波传导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铜天线在安装过程中容易插 偏,因此时常会导致铜天线与铜导管的接触不良,亦有可能铜天线在使用次数过多以后,造 成铜天线与铜导管接触点的磨损,导致接触不良,从而在微波传导时,容易出现接触点打火 而损伤铜天线的现象,进而影响产品表面质量,次品率高和铜天线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微波传导 件,该传导件能有效避免铜天线与铜导管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 成品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微波传导件的结构包括 铜天线,其特征是:所述铜天线的一端为圆柱形尾部,另一端为锥体形外螺纹头部,与所述 锥体形外螺纹头部相匹配具有一铜帽,该铜帽的中轴线上开有中心内螺纹通孔。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铜帽和铜天线的圆柱形尾部(2)的外端面上均设有一 个沉孔,且该沉孔的内壁为六边形。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新型将原有二根实心铜天线和一根空心铜导 管组成的结构,改成由一根实心且带有圆柱形尾部的铜天线和一只铜帽组成,组装时,所述 铜帽与铜天线头部螺纹旋接。由于铜天线头部与铜帽为螺纹电连接,因此不会出现因接触 不良而出现打火损伤铜天线的现象,有利于提闻广品质量,提闻成品率。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铜天线1,圆柱形尾部2,锥体形外螺纹头部3,铜帽4,中心内螺纹通孔41。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铜天线I呈实体形,其两端分别为圆柱形尾部2和锥体形外螺纹头部 3,它们呈一体式整体。与锥体形外螺纹头部3相匹配设有一个铜帽4,该铜帽4的中轴线 上开有中心内螺纹通孔41,组装时,两者呈螺纹联接。为方便铜帽4与锥体形外螺纹头部3的旋接或拆卸,在铜帽4和铜天线I的圆柱形尾部2的外端面上均设有一个沉孔,且该沉孔 的内壁为六边形,以便接纳相应的工具头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传导件,包括铜天线(1),其特征是:所述铜天线(1)的一端为圆柱形尾部(2),另一端为锥体形外螺纹头部(3),与所述锥体形外螺纹头部(3)相匹配具有一铜帽(4),该铜帽(4)的中轴线上开有中心内螺纹通孔(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传导件,包括铜天线(I),其特征是:所述铜天线(I)的一端为圆柱形尾 部(2),另一端为锥体形外螺纹头部(3),与所述锥体形外螺纹头部(3)相匹配具有一铜帽(4),该铜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浩智
申请(专利权)人:乐叶光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