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侧轴承14的内圈上和第二侧轴承10的内圈上的丝杠9、套在丝杠9上并与之螺纹配合连接的主螺母7,第一侧轴承14的轴承座包括内侧的浮动轴承座17、外侧的固定轴承座4,固定轴承座4的内侧与浮动轴承座17的外侧之间通过径向环形凸起18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第一侧轴承的轴心线摆动,在丝杠的右侧与第二侧轴承相连接后,丝杠的扭曲度更小,可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切割机床。
技术介绍
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侧轴承、第二侧轴承、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轴承的内圈上和第二侧轴承的内圈上的丝杠、套在所述的丝杠上并与之螺纹配合连接的主螺母,所述的第一侧轴承的轴承座、第二侧轴承的轴承座分别与第一拖板相连接,所述的主螺母通过螺母角铁与第二拖板相连接,一个并紧螺母与丝杠螺纹配合连接,并紧螺母压向第一侧轴承的内圈。当并紧螺母拧紧消除了第一侧轴承的轴向间隙后,由于第一侧的轴承座、轴承、隔圈、轴承盖、压环、并紧螺母存在着形状误差,这些形状误差积累后会使丝杠发生倾斜,即第一侧轴承的轴心线与第二侧轴承的轴心线相交(尽管夹角极小),由于第二侧轴承座是固定在第一拖板上的,因此在丝杠被设置到第一侧轴承的内圈上和第二侧轴承的内圈上后,丝杠会发生轻微的扭曲,会导致机床加工精度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的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侧轴承、第二侧轴承、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轴承的内圈上和第二侧轴承的内圈上的丝杠、套在所述的丝杠上并与之螺纹配合连接的主螺母,所述的第一侧轴承的轴承座、第二侧轴承的轴承座分别与第一拖板相连接,所述的主螺母通过螺母角铁与第二拖板相连接,一个并紧螺母与丝杠螺纹配合连接,并紧螺母压向第一侧轴承的内圈;所述的第一侧轴承的轴承座包括内侧的浮动轴承座、外侧的固定轴承座,所述的浮动轴承座的内侧面与第一侧轴承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承座的外侧面与第一拖板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承座的内侧与所述的浮动轴承座的外侧之间通过径向环形凸起相接触,该径向环形凸起的沿着轴向的宽度小于浮动轴承座的沿着轴向的宽度,所述的径向环形凸起以外的固定轴承座与浮动轴承座之间有间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固定轴承座的内侧与浮动轴承座的外侧之间通过径向环形凸起相接触,该径向环形凸起很窄,因此可以使得第一侧轴承的浮动轴承座的轴心线摆动,在丝杠的右侧与第二侧轴承相连接后,丝杠的轴心线可以保持基本为一条直线,丝杠的扭曲度更小,可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的结构主剖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主剖视图;附图3为附图2的A向视图;其中1、并紧螺母;2、压环;3、左侧轴承盖;4、固定轴承座;5、右侧轴承盖;6、隔圈;7、主螺母;8、螺母角铁;9、丝杠;10、第二侧轴承;11、传动齿轮;12、电机;13、传动齿轮;14、第一侧轴承;15、第一拖板;16、第二拖板;17、浮动轴承座;18、径向环形凸起;19、螺钉;20、间隙;21、开口;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2及附图3,一种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侧轴承14、第二侧轴承10、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轴承14的内圈上和第二侧轴承10的内圈上的丝杠9、套在所述的丝杠9上并与之螺纹配合连接的主螺母7,所述的第一侧轴承14的轴承座、第二侧轴承10的轴承座分别与第一拖板15相连接,所述的主螺母7通过螺母角铁8与第二拖板16相连接,一个并紧螺母1与丝杠9螺纹配合连接,并紧螺母1压向第一侧轴承14的内圈;所述的第一侧轴承14的轴承座包括内侧的浮动轴承座17、外侧的固定轴承座4,所述的浮动轴承座17的内侧面与第一侧轴承14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承座4的外侧面与第一拖板15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承座4的内侧与所述的浮动轴承座17的外侧之间通过径向环形凸起18相接触,该径向环形凸起18的沿着轴向的宽度小于浮动轴承座17的沿着轴向的宽度,所述的径向环形凸起18以外的左右两侧的固定轴承座4与浮动轴承座17之间有间隙20。所述的径向环形凸起18的沿着轴向的宽度小于20毫米,一般为10毫米左右。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径向环形凸起18位于浮动轴承座17的外侧表面,径向环形凸起18沿径向向着固定轴承座4的方向凸出,该径向环形凸起18的截面可以是矩形、三角形、半圆形,其中,径向环形凸起18的截面是三角形或半圆形的截面时,所述的径向环形凸起18与固定轴承座4接触处的沿着轴向的宽度最小。另一种结构与上述的结构是等同的,即所述的径向环形凸起18位于固定轴承座4的内侧表面,径向环形凸起18沿径向向着浮动轴承座17的方向凸出。还可以径向环形凸起18为单独的一个部件,该部件被夹在固定轴承座4与浮动轴承座17之间。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固定轴承座4上设有开口21,螺钉9穿过该开口21并与固定轴承座4螺纹连接,拧紧该螺钉9后,可使开口21的开口间隙变小,从而使得所述的固定轴承座4夹紧所述的浮动轴承座17。权利要求1.一种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侧轴承、第二侧轴承、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轴承的内圈上和第二侧轴承的内圈上的丝杠、套在所述的丝杠上并与之螺纹配合连接的主螺母,所述的第一侧轴承的轴承座、第二侧轴承的轴承座分别与第一拖板相连接,所述的主螺母通过螺母角铁与第二拖板相连接,一个并紧螺母与丝杠螺纹配合连接,并紧螺母压向第一侧轴承的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轴承的轴承座包括内侧的浮动轴承座、外侧的固定轴承座,所述的浮动轴承座的内侧面与第一侧轴承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承座的外侧面与第一拖板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承座的内侧与所述的浮动轴承座的外侧之间通过径向环形凸起相接触,该径向环形凸起的沿着轴向的宽度小于浮动轴承座的沿着轴向的宽度,所述的径向环形凸起以外的固定轴承座与浮动轴承座之间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环形凸起的沿着轴向的宽度小于2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环形凸起位于浮动轴承座的外侧表面,径向环形凸起沿径向向着固定轴承座的方向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环形凸起位于固定轴承座的内侧表面,径向环形凸起沿径向向着浮动轴承座的方向凸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轴承座上设有开口,螺钉穿过该开口并与固定轴承座螺纹连接,所述的固定轴承座夹紧所述的浮动轴承座。专利摘要一种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侧轴承14的内圈上和第二侧轴承10的内圈上的丝杠9、套在丝杠9上并与之螺纹配合连接的主螺母7,第一侧轴承14的轴承座包括内侧的浮动轴承座17、外侧的固定轴承座4,固定轴承座4的内侧与浮动轴承座17的外侧之间通过径向环形凸起18相接触。本技术可以使得第一侧轴承的轴心线摆动,在丝杠的右侧与第二侧轴承相连接后,丝杠的扭曲度更小,可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文档编号B23H7/02GK2628199SQ03222330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袁大伟 申请人:袁大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切割机床工作台的丝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侧轴承[14]、第二侧轴承[10]、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轴承[14]的内圈上和第二侧轴承[10]的内圈上的丝杠[9]、套在所述的丝杠[9]上并与之螺纹配合连接的主螺母[7],所述的第一侧轴承[14]的轴承座、第二侧轴承[10]的轴承座分别与第一拖板[15]相连接,所述的主螺母[7]通过螺母角铁[8]与第二拖板[16]相连接,一个并紧螺母[1]与丝杠[9]螺纹配合连接,并紧螺母[1]压向第一侧轴承[14]的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轴承[14]的轴承座包括内侧的浮动轴承座[17]、外侧的固定轴承座[4],所述的浮动轴承座[17]的内侧面与第一侧轴承[14]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承座[4]的外侧面与第一拖板[15]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承座[4]的内侧与所述的浮动轴承座[17]的外侧之间通过径向环形凸起[18]相接触,该径向环形凸起[18]的沿着轴向的宽度小于浮动轴承座[17]的沿着轴向的宽度,所述的径向环形凸起[18]以外的固定轴承座[4]与浮动轴承座[17]之间有间隙[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袁大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