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665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悬浮定位装置,其包括:包括模块、转盘、与模块固定的上定位块、固定在转盘上的下定位块、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松动配合,上定位块下端部至少设有一个孔,至少一移动部件与该孔配合。在移动部件的上移作用下,上定位块、模块和顶块整体上移至模块上表面与操作平台水平的位置,此时,上定位块、模块和顶块整体处于悬浮状态,在移动部件的作用下,其整体可以前后左右的移动,完成精确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悬浮定位装置有如下优点:带状物件在传送到操作平台时保持水平,不产生变形,将工件精确传送到操作平台需要的位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浮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悬浮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生产线的上下工件的操作平台上,均有一个定位装置,以将 工件准确送至操作位置。现有技术中定位装置都是将模块固定在转盘上, 工件放在模块上,通过旋转转盘将工件送至操作位置。而对于带状工件的传送,如图1所示,目前多是采用下模块12固定在转盘11 h,运动上模 块13压住工件14向下移动至下模块12上。这种工作方式会将带状工件压 弯,靠下一步的拉动,回复工件形状。这种变形一般都无法完全还原,也 影响定位精度和加工后产品的质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在输送带状工件时,不使工件变形的定位装置, 以克服上述装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在工作平台接收传送 来的带状工件时,易使工件产生变形的缺陷,定位不准确,而提供一种定 位带状工件时,工件不产生变形,且能对工件精确定位的悬浮定位装置。这种悬浮定位装置,包括模块、转盘、与模块固定的上定位块、固定 在转盘上的下定位块、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松动配合,上定位块下端部至 少设有一个孔,至少一移动部件与该孔配合。本技术采用一种悬浮定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移动部件的上移作用下,将模块上移至工件输送台的高度,带状工 件在送到操作平台时仍保持水平,不会被压弯,也不需要回复其形状,因此, 工件不产生变形。悬浮定位装置在悬浮状态时,在移动部件的移动下,可 以前后左右移动,能精确将工件在传送到操作平台需要的位置。附图说明图l为
技术介绍
示意图2为本技术立体剖视图3为悬浮定位装置初始状态剖视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5为悬浮定位装置悬浮剖视图6为悬浮定位装置中顶块顶起工件剖视图。具体实施模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悬浮定位装置,如图2至图3所示,包括转盘20、下定位 块40、上定位块30、模块10。转盘20包括一转盘腔180。下定位块40固 定在转盘20上,下定位块40包括位于转盘20平面上的抵顶部43和容置 于转盘腔180中的配合部41,该配合部41有一与水平面成钝角的斜面42。 模块10固定在上定位块30上,上定位块30也包括抵顶部33和配合部31, 该抵顶部33位于下定位块40抵顶部43上面,该配合部31和上定位块30 的配合部41相配合,该配合部31设有一与下定位块40斜面42对应配合 的凸起斜面32。上定位块30与下定位块40之间松动配合,至少--个固定 件60穿过上定位块30的抵顶部33,固定在下定位块40的抵顶部43上。 本实施例中,该固定件60为螺栓。上定位块30下端部包括至少--孔90,本实施例中,一移动部件100和上定位块30下方的孔90相配合,所述移 动部件100可为销钉。该悬浮定位装置还包括一顶块50,且模块10与上定位块30分别设有 邻接的第一收容槽260与第二收容槽270,顶块50收容在该第-收容槽260 与第二收容槽270之间。顶块50设有凸出模块的一凸柱52及与该凸柱连 接的一基柱51。如图4所示,'该悬浮定位装置还包括压回装置A,上定位块30的抵顶 部4]至少一侧有一阶梯孔80,所述固定件60穿过-弹簧70安装在阶梯孔 80中,该阶梯孔80上部分直径大于弹簧70外径,台阶面下部分孔直径小 于弹簧70的直径,大于固定件60的直径。弹簧70容置于上定位块30的 阶梯孔80中,抵接于阶梯孔80的台阶面,固定件60穿过弹簧70和上定 位块30,固定于下定位块40的抵顶部43上。初始状态时,如图3所示,上定位块30的凸起斜面32和下定位块40 的斜面42紧密接触,使上定位块30移动的部件100紧接在上定位块30下 表面的孔90中完成初始定位。顶块50的基柱51的上表面部分与模块10 下表面形成一个空腔230。压回装置A中的弹簧70处于正常伸展状态。如图5所示,当料带传送工件过来时, 一上升装置200通过连接上定 位块30下面的孔90的移动部件100将上定位块30、顶块50、模块10整 体向上移动,移动至模块10上表面与操作平台水平的位置,接收传送来的 工件。此时,悬浮定位装置处于悬浮状态,弹簧70处于压縮状态,连接上 定位30的移动部件100可以带动上定位块30、顶块50、模块10整体前后 左右移动,将工件送至准确位置。如图6所示,完成操作后,顶块50被顶起而上升,将被操作工件从模 块10上顶出。此时,顶块50的基柱51的上表面部分与模块10下表面形 成一个空腔230縮小。工件顶出后,连接上定位块30下面的孔的移动部件100随上顶装置200下落而回落,上定位块30、顶块50、模块10也随之回 落,在弹簧70的作用下,上定位块30的斜面32和下定位块40的斜面42 紧密接触,回到初始位置。权利要求1. 一种悬浮定位装置,包括模块和转盘,其特征在于该悬浮定位装置还包 括与模块固定的上定位块、固定在转盘上的下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与下 定位块松动配合,上定位块下端部至少设有一个孔,至少一移动部件与该 孔配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与上定位块 分别设有邻接的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所述悬浮定位装置包括一顶 块,,该顶块收容在所述第--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设有凸出模 块的一凸柱及与该凸柱连接的一基柱。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块包括位 于转盘平面上的抵顶部和容置于设于转盘上的转盘腔的配合部,该配合部 有--与水平面成钝角的斜面。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块包括安 装在下定位块的抵顶部上的一个抵顶部和与上定位块配合部相配合的配 合部,该配合部设有一与上定位块斜面对应配合的斜面。6. 根据取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块设有至 少一个阶梯孔,所述下定位块设有至少一贯穿孔, 一固定件依序收容在该 阶梯孔与该贯穿孔中使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固定在一起。7. 根据权利求6所述的悬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浮定位装置还包括 容置于上定位块阶梯孔,抵接在上定位块的阶梯孔的台阶上的至少一个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 螺栓穿过弹簧固定于下定位块上。专利摘要一种悬浮定位装置,其包括包括模块、转盘、与模块固定的上定位块、固定在转盘上的下定位块、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松动配合,上定位块下端部至少设有一个孔,至少一移动部件与该孔配合。在移动部件的上移作用下,上定位块、模块和顶块整体上移至模块上表面与操作平台水平的位置,此时,上定位块、模块和顶块整体处于悬浮状态,在移动部件的作用下,其整体可以前后左右的移动,完成精确定位。本技术悬浮定位装置有如下优点带状物件在传送到操作平台时保持水平,不产生变形,将工件精确传送到操作平台需要的位置。文档编号B21D43/00GK201154445SQ20072019664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尹江祖, 虹 邴, 高云峰, 魏长斌 申请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浮定位装置,包括模块和转盘,其特征在于:该悬浮定位装置还包括与模块固定的上定位块、固定在转盘上的下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松动配合,上定位块下端部至少设有一个孔,至少一移动部件与该孔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峰魏长斌邴虹尹江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