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包括定轨、动轨、弹簧组件和滑动组件,动轨通过滑动组件与定轨相连接,弹簧组件固定安装在定轨上,并与固定在动轨上的凸块相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包括有侧卡块,所述定轨面上加工有立块,所述侧卡块卡接在立块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具有自动回弹功能的隐藏式托底导轨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主要由定轨1、动轨2、弹簧组件3和滑动组件4构成,动轨2通过滑动组件4与定轨1相连接,弹簧组件3固定安装在定轨1上,并可与固定在动轨2上的凸块相配合实现动轨2滑动的自动回弹功能;其中,弹簧组件3固定在定轨面上的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由图2及图3可见,这种固定方式采用的是压紧固定的连接结构,即采用定轨面上的压块1-1压紧弹簧组件3在定轨面上,这种连接方式一旦加工完成之后弹簧组件3即完全固定在定轨面上,不能再在图中X方向移动作细微的调整,由于这种自动回弹导轨结构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加工及装配的公差及误差,如各构件的制造公差、弹簧组件安装在定轨面上的位置误差、动轨与定轨之间的配合误差等,这些公差及误差累积很容易导致装配完成的导轨结构的弹簧组件3与动轨凸块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实现自动回弹功能(因弹簧组件3与动轨凸块配合的准确度要求较高),出现卡轨现象或者不能顺滑地滑动配合,又由于弹簧组件3在X方向不可调整,所以对于出现配合不好问题的产品并不能通过微调弹簧组件3的位置来克服,从而导致废品率较高,加工这种导轨结构对设备的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这种导轨结构的弹簧组件3一般要设置有一个硬质的弹簧套3-1,用于让定轨面上的压块1-1压紧,这种才能较好地固定安装在其内部的弹簧3-2、活动卡块3-3等构件;由于必需采用弹簧套结构,所以需要增加构件成本,而且其装配工艺亦较复杂,加工成本也较高;正是由于上述两个不利的因素,对于大批量生产的情况,这种导轨结构并不适合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加工成本低,废品率低,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制造的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包括定轨、动轨、滑动组件和弹簧组件,动轨通过滑动组件与定轨相连接,弹簧组件固定安装在定轨上,并与固定在动轨上的凸块相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包括有侧卡块,所述定轨面上加工有立块,所述侧卡块卡接在立块上。所述定轨面的立块加工有凹口,所述侧卡块卡接入所述凹口内。所述弹簧组件由弹簧、固定块、活动卡块构成,所述固定块一侧设置有侧卡块,固定块通过侧卡块固定在定轨面上,弹簧位于固定块内,弹簧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卡块相连接,所述活动卡块设置在固定块内侧的滑道内,可沿滑道滑动,活动卡块设置有卡位与动轨上的凸块相配合连接,实现导轨的自动回弹功能。所述弹簧组件亦可类似现有的导轨结构一样设置有硬质的弹簧套,弹簧位于弹簧套内;本结构的弹簧套与现有结构的弹簧套区别之处是其一侧设置有侧卡块与定轨面上的立块相连接,将弹簧组件固定在定轨面上。所述弹簧组件侧卡块的数量为1~10个。本技术的作用原理是所述定轨面的立块在装配过程中可以方便地调节,所以当由于构件制造公差、弹簧组件的位置误差、动轨与定轨之间的配合误差等累积导致产生弹簧组件与动轨凸块之间出现卡轨现象或者不能顺滑地滑动配合的情况时,调节立块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调整弹簧组件的位置,这样即可克服卡轨或者不能顺滑地滑动配合的现象,避免产生废品。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导轨结构可以方便地调节弹簧组件的安装位置,弥补各构件的制造公差及安装误差,实现回弹结构的完善配合,保障回弹的顺畅,利用本导轨结构可以降低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本导轨结构的弹簧组件相对于现有产品简化了结构,节省了生产原材料,减少了装配工艺步骤,所以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效益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导轨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导轨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导轨结构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导轨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图4所示导轨结构的左视图。图7是图4所示导轨结构的B-B剖视图。图8是图4所示导轨结构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图4~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图4~图5可见,本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包括定轨1、动轨2、弹簧组件3和滑动组件4,如图6所示,动轨2通过滑动组件4与定轨1相连接,弹簧组件3固定安装在定轨1上,并与固定在动轨2上的凸块(已与弹簧组件3连接,图中未示出)相配合连接,所述弹簧组件3由弹簧3-2、固定块3-4、活动卡块3-3构成,所述固定块3-4一侧设置有两个侧卡块3-5,固定块3-4通过侧卡块3-5固定在定轨面上,弹簧3-2位于固定块3-4内,弹簧3-2一端与固定块3-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卡块3-3相连接,所述活动卡块3-3设置在固定块3-4内侧的滑道内,可沿滑道滑动,活动卡块3-3设置有卡位与动轨2上的凸块相配合连接,实现导轨的自动回弹功能;所述定轨面上加工有立块1-2,所述立块1-2加工有凹口1-3,所述侧卡块3-5卡入所述凹口1-3内与立块1-2相连接将固定块3-4固定在定轨1上,其结构如图7及图8所示。由图8可见,立块1-2在装配过程中可以方便地调节与水平方面成一角度;当由于构件制造公差、弹簧组件3的位置误差、动轨2与定轨1之间的配合误差等累积导致产生弹簧组件3与动轨凸块之间出现卡轨现象或者不能顺滑地滑动配合的情况时,通过调节立块1-2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调整弹簧组件3的位置,这样即可弥补各构件的制造公差及安装误差,实现回弹结构的完善配合,保障回弹的顺畅,克服卡轨或者不能顺滑地滑动配合的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包括定轨、动轨、弹簧组件和滑动组件,动轨通过滑动组件与定轨相连接,弹簧组件固定安装在定轨上,并与固定在动轨上的凸块相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包括有侧卡块,所述定轨面上加工有立块,所述侧卡块卡接在立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轨面的立块加工有凹口,所述侧卡块卡接入所述凹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由弹簧、固定块、活动卡块构成,所述固定块一侧设置有侧卡块,固定块通过侧卡块固定在定轨面上,弹簧位于固定块内,弹簧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卡块相连接,所述活动卡块设置在固定块内侧的滑道内,活动卡块设置有卡位与动轨上的凸块相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硬质的弹簧套,弹簧位于弹簧套内,弹簧套一侧设置有侧卡块与定轨面上的立块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侧卡块的数量为1~10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加工调整的导轨结构,包括定轨、动轨、弹簧组件和滑动组件,动轨通过滑动组件与定轨相连接,弹簧组件固定安装在定轨上,并与固定在动轨上的凸块相配合连接,所述弹簧组件包括有侧卡块,所述定轨面上加工有立块,所述侧卡块卡接在立块上。本导轨结构可以方便地调节弹簧组件的安装位置,弥补各构件的制造公差及安装误差,实现回弹结构的完善配合,保障回弹的顺畅,利用本导轨结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