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炉底以及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4781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炉炉底,包括炉底壳以及沿所述炉底壳的开口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炉底壳内的镁质永久层、镁碳砖中间层以及镁碳砖工作层,所述镁碳砖工作层包括若干相互咬砌的带雌雄槽的镁碳砖,所述带雌雄槽的镁碳砖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炉底壳的开口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炉炉底能有效地做到炉底砖型设计简单、成型容易,砌筑方便、整体强度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转炉,通过在转炉炉身与转炉炉底之间设有混凝土结构的密封条,具有耐高温、防氧化、防渗水等结合功能,使转炉能有效防止炉衬相接处的镁碳砖氧化、水化、风化,延长镁碳砖使用寿命,达到防止连接处的镁碳砖由于炉外原因破坏造成的漏钢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炉底以及转炉
本技术涉及转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炉底以及转炉。
技术介绍
转炉是炼钢厂中的一种初炼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向转炉内吹纯氧、加入石灰,尽量去除(高炉)铁水中的磷、硫等有害元素,同时调节碳、硅成份及提高金属液体温度,为下一步精炼做准备。转炉炉衬采用的镁碳砖耐火材料砌筑,根据炉型的大小,炉底与炉身的炉衬分为整体砌筑与分体砌筑两种方式。转炉在整个冶炼过程中——加料、吹炼、放钢、倒渣及溅渣护炉等作业程序中,会发生炉衬上下以耳轴为中心轴进行360度转动,因此,对炉衬结构的整体强度要求高,不得出现炉衬砖塌落,尤其是炉底砖。一般公称吨位100吨以上的转炉炉衬,因炉壳净空大,采用整体砌筑,即炉衬从炉壳内的炉底开始砌筑至炉口,炉底采用球冠形砌筑。炉身公称吨位100吨以下的转炉炉衬因炉壳净空小,采用分体砌筑,即炉底、炉身分开砌筑,备用的炉底可以在停炉前提前砌筑好,等炉身砌筑完毕后,将炉底与炉身连接,这样就可以缩短停炉修筑时间,提高转炉的作业率。炉底的砌筑方式分为圆台体形与球冠体形两种方式砌筑。前者设计需要的砖型结构简单(为长方体,加工成型方便)、类型少、砌筑方便;后者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炉炉底,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底壳以及沿所述炉底壳的开口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炉底壳内的镁质永久层、镁碳砖中间层以及镁碳砖工作层,所述镁碳砖工作层包括若干相互咬砌的带雌雄槽的镁碳砖,所述带雌雄槽的镁碳砖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炉底壳的开口方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鸿文裘韶均黄燕飞金进文杨利康李军辉王有尧秦琪黄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