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垛机的货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375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堆垛机的货叉机构,包括多节传动的货叉本体,每节货叉本体均包括一对导轨、一对沿上一节货叉本体的导轨伸缩滑动的悬臂,所述悬臂的两端及中部均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轴承,所有轴承分为两组对称分布于悬臂中点两侧,居中的两个轴承间隔悬臂中点一段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进轴承的安装位置,避开原轴承与导轨磨损严重的部位,在受力相同的情况下,轴承的数量增加一倍,承载力可增加近一倍,每个受力点受力减少约一倍,从而有效减少受力点的磨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物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堆垛机的货叉机构
技术介绍
堆垛机的货叉包括导轨、沿导轨伸缩滑动的悬臂,悬臂上设置有与导轨配合的轴承。导轨和轴承之间为间隙配合,通过受力分析看出,相邻货叉在载荷的作用下会分别产生相对挠度,悬臂伸出至远货位时挠度最大,载荷及承受的冲击也为最大,因此在导轨的受力点也就是与轴承配合位置上,将导致严重的磨损量,致使该处凹陷。长时间使用后,每节导轨与轴承的配合位置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以五节式货叉为例,每节货叉本体的导轨上均有磨损痕迹;第一节货叉本体的导轨磨损最严重,第一、第二节货叉本体的磨损点呈凹陷状,最大磨损量为0.5_。货叉各配合部位的挠度累积,造成了堆垛机水平伸缩货叉挠度增大至七十多毫米。在载重双货箱托盘情况下测量货叉平台居中位置与远货位置水平高度差,磨损严重位置测量的挠度甚至可达70 72mm。这样会导致货叉的存取近货位时运行正常,但在存取远货位时第5节货叉本体与货架之间的水平度有倾角,在货叉载重情况下倾角变大,即挠度。这样导致堆垛机在存取远货位的货箱时,第五节货叉本体能伸至远货位货箱托盘下方。但垂直升降机构将整个货叉向上提升至高位时,目标货箱托盘却不能完全脱离货架。并在货叉收回的过程中,货箱托盘易与货架相擦歪斜,甚至脱离第五节货叉本体,而引发堆垛机报警和停止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垛机的货叉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堆垛机的货叉机构,包括多节传动的货叉本体,每节货叉本体均包括一对导轨、一对沿上一节货叉本体的导轨伸缩滑动的悬臂,所述悬臂的两端及中部均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轴承,所有轴承分为两组对称分布于悬臂中点两侧,居中的两个轴承间隔悬臂中点一段距离。进一步地,位于悬臂两端的轴承间隔悬臂端沿一段距离。进一步地,每个悬臂上设有八个所述轴承,中部设四个,两端各两个。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螺钉型滚轮滚针轴承。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改进轴承的安装位置,避开原轴承与导轨磨损严重的部位,在受力相同的情况下,轴承的数量增加一倍,承载力可增加近一倍,每个受力点受力减少约一倍,从而有效减少受力点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货叉机构的链条传动简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轴承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轴承安装位置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导轨; 2-悬臂; 3-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图1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堆垛机的货叉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多节传动的货叉本体,每节货叉本体均包括一对导轨1、一对沿上一节货叉本体的导轨伸缩滑动的悬臂2,悬臂的两端及中部均设有与导轨配合的轴承3,所有轴承分为两组对称分布于悬臂中点两侧,居中的两个轴承间隔悬臂中点一段距离。技术通过改动轴承位置,避开易磨损部位,并增加轴承数量,减少由载荷增加造成的磨损。堆垛机的货叉机构工作时在垂直方向有两个位置,即高位和低位,在水平方向也有两个位置即近货位和远货位。本技术以单立柱双伸位堆垛机为例,并且采用5节式货叉,如图1所示,第一节货叉本体为固定导轨在升降支架上不运动;第二、三、四、五节货叉本体为伸缩式传动,由导轨I与轴承3配合实现悬臂2伸缩的导向;第五节货叉本体与载货平台固定连接。各节货叉间的传动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堆垛机的货叉伸缩运动时,由第一、第二节的齿轮齿条传动,通过链条带动第三、四、五节货叉本体。当货叉本体伸缩时,减速机将动力输入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齿轮齿条组,推动与齿条联接的第二节货叉本体伸缩。当第二节货叉本体开始动作时,由于传动链条的作用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货叉本体同时向第二节货叉本体的运动方向动作。结合具体存货与取货过程作进一步详述:伸出:取货箱托盘时,货叉平台先通过垂直升降机构上升或下降至要取货箱托盘所在层的低位,在齿轮齿条传动的作用下第二节货叉本体向货箱托盘方向运动,并推动第三节、第四节和第五节货叉本体运动,在传动链的作用下每节货叉本体的运动距离均相等。取货:当取近货位货箱时,第二节货叉本体运动1/4导轨时,第五节货叉本体正好到达近货位货箱托盘下方,这时垂直升降机构将整个货叉向上提升至高位使目标货箱托盘脱离货架。当取远货位货箱时,第二节货叉本体运动1/2节货叉本体的距离,第五节货叉本体到达远货位货箱托盘的下方。收回:取到货箱托盘后货叉在齿轮齿条和传动链的作用下回到原点完成整个取货过程。而存货过程则相反。通过现场查看和受力分析,堆垛机的货叉机构磨损最严重的受力点是在货叉本体移动至远货位时导轨与轴承的配合位置,因此要消除挠度增大的问题就需要使轴承的位置避开导轨原来磨损严重的受力点,并增加轴承数量以增加导轨的受力点接触面积,减小导轨的局部受力,以减少由载荷增加造成的磨损。如图3所示,悬臂端部和中点处与轴承配合的位置所受力矩最大,磨损也最严重,因此所有轴承分为两组对称分布于悬臂中点两侧,居中的两个轴承间隔悬臂中点一段距离,位于悬臂两端的轴承间隔悬臂端沿一段距离(图4所示)。通过改进轴承的安装位置,可避开原轴承与导轨磨损严重的部位,因本实施例中货物重量增加一倍,因此在受力相同的情况下,轴承数量增加一倍,承载力可增加近一倍,每个受力点受力减少约一倍,能有效减少受力点的磨损。堆垛机的货叉机构具体改进过程如下:1、将堆垛机货叉机构的链条传动机构拆除,第二节到第四节的货叉本体的导轨拆下;2、测量导轨上易磨损的位置尺寸,定位轴承的安装位置;3、铣床加工轴承的定位螺纹孔,因堆垛机货叉使用的轴承是螺钉型滚轮滚针轴承,为了达到运行精度,其导轨与轴承的配合间隙较小为0.04 0.05mm,加工安装轴承螺纹时,螺纹孔中心线的直线度要求较高,应小于0.02mm才能保证导轨与轴承配合的正常使用和运行精度。4、因轴承数量增加一倍,所以将每节货叉本体上导轨的轴承由现有技术中的八个增加至十六个(图3及图4所示),即每个悬臂上设有八个轴承,中部设四个,两端各两个;5.将导轨安装至货叉本体上,并安装链条传动机构。改进后再次进行挠度检测,在每托盘载重双货箱的情况下测量货叉平台居中位置与远货位置水平高度差,货叉平台挠度小于55_。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改进轴承的安装位置,避开原轴承与导轨磨损严重的部位,在受力相同的情况下,轴承的数量增加一倍,承载力可增加近一倍,每个受力点受力减少约一倍,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堆垛机的货叉机构,包括多节传动的货叉本体,每节货叉本体均包括一对导轨、一对沿上一节货叉本体的导轨滑动的悬臂,所述悬臂的两端及中部均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有轴承分为两组对称分布于悬臂中点两侧,居中的两个轴承间隔悬臂中点一段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钺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