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跃辉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电锤的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245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电锤的传动结构,包括电机转子轴、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小齿轴和大锥齿,所述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分别布置在电机转子轴的两侧并与电机转子轴齿啮合连接,所述二号齿轮套装在小齿轴上,所述小齿轴与大锥齿相啮合,所述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与电机转子轴的齿数比分别为29∶5和33∶5,所述大锥齿与小齿轴的齿数比为35∶8。其通过改善传动结构中各齿啮合部件之间的齿数比,进而达到优化齿轮传动比之目的,使电锤的运行速度和锤钻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与现有电锤的传动结构相比,在达到同等运行速度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锤的电机做功更少、损耗更小,从而也能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锤的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锤,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电锤的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电锤的结构特点与作业的特殊性使其在建筑、施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传动结构中各齿啮合部件之间的齿数比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一方面电锤的运行速度不快、锤钻效率不高,另一方面还间接影响到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提高机器运行速度和锤钻效率,确保电机使用寿命的多功能电锤的传动结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按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多功能电锤的传动结构,包括电机转子轴、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小齿轴和大锥齿,所述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分别布置在电机转子轴的两侧并与电机转子轴齿哨合连接,所述二号齿轮套装在小齿轴上,所述小齿轴与大锥齿相啮合,所述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与电机转子轴的齿数比分别为29: 5和33: 5,所述大锥齿与小齿轴的齿数比为35: 8。所述一号齿轮与电机转子轴的中心距为18 18.5mm,所述二号齿轮与电机转子轴的中心距为20 20.5_。所述一号齿轮与电机转子轴的中心距为18.2mm,所述二号齿轮与电机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电锤的传动结构,包括电机转子轴、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小齿轴和大锥齿,所述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分别布置在电机转子轴的两侧并与电机转子轴齿啮合连接,所述二号齿轮套装在小齿轴上,所述小齿轴与大锥齿相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与电机转子轴的齿数比分别为29∶5和33∶5,所述大锥齿与小齿轴的齿数比为35∶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跃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