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跃辉专利>正文

一种两功能电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245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功能电锤,包括电机、转子轴、一号传动齿、偏心轴、连杆、活塞、气缸、撞锤、冲锤、转套、二号传动齿、小齿轴、缸套齿,其中二号传动齿安装在小齿轴上并与转子轴齿啮合连接,小齿轴上端与缸套齿齿啮合连接,缸套齿套装在气缸外部,小齿轴上还安装有摩擦片、摩擦片垫片、碟簧和锁紧螺母,碟簧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在摩擦片垫片上,摩擦片依碟簧和摩擦片垫片的压力压紧在二号传动齿的下表面,二号传动齿与小齿轴间隙配合,二号传动齿的上端由小齿轴轴承和调整垫限位。该电锤可在钻头卡死时,通过摩擦片的脱扣来防止钻头上产生巨大扭力甩伤操作人员,具有安全可靠以及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重量轻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锤和锤钻两种功能的电锤。技术背景:电锤的结构特点与作业的特殊性使其在建筑、施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由此也对其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目前市面上的两功能电锤大多存在如下不足有待于改进:一是实际应用中,由于工况复杂,电锤有时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钻头卡死的现象,此时若不立即中止电机转子轴输出的扭力传输到钻头,就会在钻头上产生巨大的扭力甩伤操作人员,然而现有电锤并未对此作出合理的设计。二是锤与锤钻功能的转换采用的是大锥齿直接与小齿轴离合的结构,这样一来,二者在离合过程中多次的接触会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三是传动结构中各齿啮合部件之间的齿数比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一方面电锤的运行速度不快、锤钻效率不高,另一方面还间接影响到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四是未合理安排气缸组件及其传动组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导致电锤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由于电锤是靠操作者手持机器进行作业的,机器工作时还会产生冲击和振动等,过大、过重的机器会给操作者带来不便,不仅会让操作者容易疲劳,而且还会对操作者造成潜在伤害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功能电锤,包括电机、转子轴、一号传动齿、偏心轴、连杆、活塞、气缸、撞锤、冲锤、转套、二号传动齿、小齿轴、缸套齿,其中,一号传动齿安装在偏心轴上并与转子轴齿啮合连接,偏心轴通过设置在其上端的偏心块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滑动套装在气缸内后端,转套滑动套装在气缸前端,冲锤滑动套装在转套内,撞锤滑动套装在气缸内并位于冲锤后端,二号传动齿安装在小齿轴上并与转子轴齿啮合连接,小齿轴上端与缸套齿齿啮合连接,缸套齿套装在气缸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轴上还安装有摩擦片、摩擦片垫片、碟簧和锁紧螺母,所述碟簧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在摩擦片垫片上,所述摩擦片依碟簧和摩擦片垫片的压力压紧在二号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跃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