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焊装夹具翻转装置技术领域。翻转件,包括上部固定夹设于压板两侧、下部活动夹设于连接板两侧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所述两耳板的结构形状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的下部的连接通孔处分别嵌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两轴承之间通过销轴和锁紧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的相对内侧设有用于配合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限位的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具有所述翻转件的大型翻转装置,由固定安装于角座上的二次翻转单元以及联动于二次翻转单元上部的一次翻转单元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翻转单元上的翻转件由原来的轴套滑动摩擦替换为轴承滚动摩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润滑性能好,大大提高其使用性能,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装夹具中的翻转件及具有该翻转件的大型翻转装置,属于焊装夹具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车身焊接中,对于一些翻边比较大的钣金件,通过一次翻转压板臂打开角度不够大,因此在一次翻转不能够完全整个焊接任务,需要第二次翻转,令其打开更大的角度,以方便其取件,目前使用的翻转件的结构一般采用的是将轴套直接镶嵌在旋转点处,其结构简单、润滑性弱,主要用于载荷较小的结构;当用于结构大的翻转体时,由于载荷过大容易导致轴套磨损,旋转阻力变大,时间长了该机构无法灵活自如的旋转,使用性能不良,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简捷,润滑性能良好、适应于较大载荷的翻转件,同时还提供了具有该翻转件的大型翻转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翻转件,改原有的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包括上部固定夹设于压板两侧、下部活动夹设于连接板两侧的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lb,所述两耳板的结构形状一致,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的下部的连接通孔处分别嵌设有第一轴承4a和第二轴承4b,两轴承之间通过销轴5和锁紧螺栓2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的相对内侧设有用于配合第一轴承4a和第二轴承4b限位的第一挡圈3a和第二挡圈3b ;当下部的连接板与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连接于销轴5上的连接板在第一轴承4a和第二轴承4b的作用下与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发生滚动摩擦,从而承载更大的载荷,同时还能满足良好的润滑性;所述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的上部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夹设于压板两侧。具有上述翻转件的大型翻转装置,由固定安装于角座30上的二次翻转单元以及联动于二次翻转单元上部的一次翻转单元共同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二次翻转单元上的翻转件由原来的轴套滑动摩擦替换为轴承滚动摩擦,从而更加适应结构复杂、载荷偏重的钣金件;所述二次翻转单元包括固定于角座30的连接板31以及通过翻转件32连接的上部的压板33,所述连接板31上分别具有与二次夹紧气缸34的固定端、与压板33相连接的铰接端以及与压板33配合的限位端,所述压板33的下部受控于二次夹紧气缸34的活塞杆,上部联动于一次翻转单元;所述一次翻转单元包括固联于压板33上的一次夹紧气缸35,所述一次夹紧气缸35的活塞杆连接有压臂36,所述压臂36的一侧活动连接于压板33的上部,当一次夹紧气缸35的活塞杆收缩时,压臂36在活塞杆的带动下沿与压板33连接处的旋转销37进行旋转运动,旋转的同时带动一次翻转单元完成翻转动作。本技术翻转件及翻转装置,改原有的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更适用于载荷较重的结构,成本低,润滑性能好,实用方便,解决了以往用轴套旋转时产生的轴套磨损和旋转性能差的问题,利用一组轴承将普通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大提高其使用性能,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翻转件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剖视图;图3:本技术大型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la、第一耳板,lb、第二耳板,2、锁紧螺栓,3a、第一挡圈,3b、第二挡圈,4a、第一轴承,4b、第二轴承,5、销轴,6、固定螺栓,30、角座,31、连接板,32、翻转件,33、压板,34、二次夹紧气缸,35、一次夹紧气缸,36、压臂,37、旋转销,38、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翻转件,改原有的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包括上部固定夹设于压板两侧、下部活动夹设于连接板两侧的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lb,所述两耳板的结构形状一致,所述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的下部的连接通孔处分别嵌设有第一轴承4a和第二轴承4b,两轴承之间通过销轴5和锁紧螺栓2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的相对内侧设有用于配合第一轴承4a和第二轴承4b限位的第一挡圈3a和第二挡圈3b ;当下部的连接板与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连接于销轴5上的连接板在第一轴承4a和第二轴承4b的作用下与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发生滚动摩擦,从而承载更大的载荷,同时还能满足良好的润滑性;所述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的上部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夹设于压板两侧。具有上述翻转件的大型翻转装置,由固定安装于角座30上的二次翻转单元以及联动于二次翻转单元上部的一次翻转单元共同构成,所述二次翻转单元上的翻转件由原来的轴套滑动摩擦替换为轴承滚动摩擦,从而更加适应结构复杂、载荷偏重的钣金件;所述二次翻转单元包括固定于角座30的连接板31以及通过翻转件32连接的上部的压板33,所述连接板31上分别具有与二次夹紧气缸34的固定端、与压板33相连接的铰接端以及与压板33配合的限位端,所述压板33的下部受控于二次夹紧气缸34的活塞杆,上部联动于一次翻转单元;所述一次翻转单元包括固联于压板33上的一次夹紧气缸35,所述一次夹紧气缸35的活塞杆连接有压臂36,所述压臂36的顶部带有手柄38,一侧活动连接于压板33的上部,当一次夹紧气缸35的活塞杆收缩时,压臂36在活塞杆的带动下沿与压板33连接处的旋转销37进行旋转运动,旋转的同时带动一次翻转单元完成翻转动作。本技术的具有上述翻转件的大型翻转装置,其动作过程:第一次翻转,上部的一次夹紧气缸35收缩,压臂36在气缸活塞杆的作用下做旋转运动,该旋转运动围绕与压板33连接处的旋转销37来完成。第二次翻转,下部的二次夹紧气缸34收缩,带动压板33及刚才一次反转过去的一次翻转单元围绕翻转件32进行转动。本技术翻转件及翻转装置,改原有的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更适用于载荷较重的结构,成本低,润滑性能好,实用方便,解决了以往用轴套旋转时产生的轴套磨损和旋转性能差的问题,利用一组轴承将普通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大提高其使用性能,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翻转件,包括上部固定夹设于压板两侧、下部活动夹设于连接板两侧的第一耳板(1a)和第二耳板(1b),所述两耳板的结构形状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1a)和第二耳板(1b)的下部的连接通孔处分别嵌设有第一轴承(4a)和第二轴承(4b),两轴承之间通过销轴(5)和锁紧螺栓(2)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耳板(1a)和第二耳板(1b)的相对内侧设有用于配合第一轴承(4a)和第二轴承(4b)限位的第一挡圈(3a)和第二挡圈(3b)。
【技术特征摘要】
1.翻转件,包括上部固定夹设于压板两侧、下部活动夹设于连接板两侧的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lb),所述两耳板的结构形状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的下部的连接通孔处分别嵌设有第一轴承(4a)和第二轴承(4b),两轴承之间通过销轴(5)和锁紧螺栓(2)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的相对内侧设有用于配合第一轴承(4a)和第二轴承(4b)限位的第一挡圈(3a)和第二挡圈(3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Ia)和第二耳板(Ib)的上部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夹设于压板两侧。3.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翻转件的大型翻转装置,由固定安装于角座(30)上的二次翻转单元以及联动于二次翻转单元上部的一次翻转单元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翻转单元上的翻转件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亮,赵文,程文,李永苗,栾天,黄丙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金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