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模具,该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该上模包括上模基座(1)以及设置在该上模基座(1)上的上凸模(11)和上凹模(12),该下模包括下模基座(2)以及设置该下模基座(2)上的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其中,所述上凸模(11)和所述下凹模(22)相对地设置,所述上凹模(12)和所述下凸模(21)相对地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弯模具的上模基座上设置的上凸模和下模基座上设置的下凹模相对应,上模基座上设置的上凹模和下模基座上设置的下凸模相对应。这样,在进行折弯加工的过程中不需要翻转工件,占用空间小,工序简单,操作简单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工模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弯模具。
技术介绍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对于工程车弯臂腹板来说,通常需要利用折弯模具对板件进行折弯。如图1所示,该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该下模的上表面形成有凹槽,上模为凸状件,通常为板状件,该上模能够与下模的凹槽相配合,根据凹槽的曲率半径和合模的力度而控制被加工的板件的折弯程度。其工艺过程为,首先将板件送入到上模与下模之间再合模以使板件正向折弯,如果该板件还需要反向折弯的话,则需要将板件从上模与下模之间退出,沿板件的送料方向旋转180°,然后再反转180°后,重新送入上模与下模之间,重复上述合模的过程以进行反向折弯。对于现有技术提供的这种折弯模具,当需要在同一工件上进行正向折弯和反向折弯时,工序较多,操作比较复杂;工件旋转和反转过程中摆动较大,而且占用空间很大,具有安全隐患;整个工件加工的折弯过程耗时太长,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模具,该折弯模具能够方便地对工件进行正反折弯操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弯模具,该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该上模包括上模基座以及设置在该上模基座上的上凸模和上凹模,该下模包括下模基座以及设置该下模基座上的下凸模和下凹模,其中,所述上凸模和所述下凹模相对地设置,所述上凹模和所述下凸模相对地设置。优选地,所述下凸模和下凹模可拆卸和/或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下模基座上。优选地,所述下模基座的上表面具有安装槽,所述下凸模和下凹模的下表面具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为倒T形,所述安装块的横截面也为倒T形。优选地,所述下模基座上形成有定位螺孔,所述折弯模具还包括紧固螺钉,该紧固螺钉穿过所述定位螺孔而抵靠在所述安装块上,从而将所述安装块和所述下模基座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沿所述下模基座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所述定位螺孔。优选地,所述上凸模与所述上模基座形成为一体。优选地,所述上凹模可拆卸和/或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上模基座上。优选地,所述上凸模和上凹模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下凸模和下凹模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优选地,所述上凸模和上凹模长度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下凸模和下凹模长度相互平行地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折弯模具的上模基座上设置的上凸模和下模基座上设置的下凹模相对应,上模基座上设置的上凹模和下模基座上设置的下凸模相对应。这样,在进行折弯加工的过程中不需要翻转工件,占用空间小,工序简单,操作简单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折弯模具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折弯模具的示意图;图3是利用根据本技术的折弯模具进行正反折弯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步骤先后顺序;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折弯模具的下模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上模基座11上凸模12上凹模 2下模基座21下凸模 22下凹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所述的方向,也就是实际应用中的方向。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弯模具,该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该上模包括上模基座I以及设置在该上模基座I上的上凸模11和上凹模12,该下模包括下模基座2以及设置该下模基座2上的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其中,所述上凸模11和所述下凹模22相对地设置,所述上凹模12和所述下凸模21相对地设置。根据本技术,如图2所示,该折弯模具的上模包括上模基座1、上凸模11和上凹模12,该上凸模11和上凹模12设置在上模基座I上,折弯模具的下模包括下模基座2、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该下凸模21和下凸模22设置在下模基座2上。其中,上凸模11和下凹模22相对地设置,上凹模12和下凸模21相对地设置。在对工件(通常是板件)进行正反折弯加工时,如图3所示,先将该工件送入上凸模11和下凹模22之间,调整至需要折弯的位置后合模以进行正向折弯,然后再将工件从上凸模11和下凹模22之间移动到上凹模12和下凸模21之间,调整至需要折弯的位置后合模以进行反向折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折弯模具的上模基座上设置的上凸模和下模基座上设置的下凹模相对应,上模基座上设置的上凹模和下模基座上设置的下凸模相对应。这样,在进行折弯加工的过程中不需要翻转工件,占用空间小,工序简单,操作简单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模基座2上。更优选地,所述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下模基座2上。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该下模基座2上的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为可拆卸地安装,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折弯加工的需要而进行选择性的安装,从而达到更好的折弯加工效果,而且便于模具的更换和维护。另外,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也可以可移动地安装,这样也能够为折弯加工操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例如针对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常常需要对模具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设置成可拆卸和可移动地会带来极大地方便。相应地,上凸模11和上凹模12也可以设置为可拆卸和可移动的,也就是说,上模基座I上的上凸模11和上凹模12,以及下模基座2上的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都可以设置为可拆卸和/或可移动和/或固定连接的,本技术对此不加以限制。优选地,所述上凸模11与所述上模基座I形成为一体。更优选地,所述上凹模12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上模基座12上。更优选地,所述上凹模12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上模基座I上。由于凸模通常为板状件,因此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该凸模通常固定地连接在基座上。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凸模11与上模基座I形成为一体,而上凹模12能够可拆卸可移动地连接在上模基座I上。同理,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设置。优选地,所述下模基座2的上表面具有安装槽,所述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的下表面具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将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可拆卸地安装到下模基座2上的方式。下模基座2的上表面形成有槽,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的下表面与下模基座2的上表面相配合,该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相应的安装块,这样通过安装块与安装槽的配合,可以将下模基座2与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可移动且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为倒T形,所述安装块的横截面也为倒T形。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安装槽的横截面和安装块的横截面均为倒T形,也就是说安装槽可以通过倒T形的凸台将安装块限制在该安装槽之内,从而防止安装块在沿安装槽滑动时从安装槽中滑出,从而使得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在下模基座2中滑动。优选地,所述下模基座2上形成有定位螺孔,所述折弯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弯模具,该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该上模包括上模基座(1)以及设置在该上模基座(1)上的上凸模(11)和上凹模(12),该下模包括下模基座(2)以及设置该下模基座(2)上的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其中,所述上凸模(11)和所述下凹模(22)相对地设置,所述上凹模(12)和所述下凸模(21)相对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模具,该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该上模包括上模基座(I)以及设置在该上模基座(I)上的上凸模(11)和上凹模(12),该下模包括下模基座(2)以及设置该下模基座(2)上的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其中,所述上凸模(11)和所述下凹模(22)相对地设置,所述上凹模(12)和所述下凸模(21)相对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可拆卸和/或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下模基座(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基座(2)的上表面具有安装槽,所述下凸模(21)和下凹模(22)的下表面具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口 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为倒T形,所述安装块的横截面也为倒T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基座(2)上形成有定位螺孔,所述折弯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腾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