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具散热装置的适配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7705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散热装置的适配器,适配器包含一电路板与一散热装置。电路板具有一芯片,散热装置贴设于芯片。散热装置包含一第一散热鳍片模块、一热导板、多个导热管与一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热导板固设于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多个导热管分别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贴设于第一散热鳍片模块与芯片,第二端贴设于热导板。第二散热鳍片模块贴设于导热管的第二端。透过在热导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散热鳍片模块与第二散热鳍片模块,以增加散热装置的散热面积,如此可提升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进而增加适配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散热装置的适配器,特别是指一种可增加散热效率的散热装置及具散热装置的适配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电子装置越见轻薄短小,且电子装置的数据处理速度日益增加。因此,在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的芯片,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 ;CPU)等,其晶体管密度必须随之增加,方能增快数据处理的速度,故增加了芯片的电能需求与芯片产热。再加上芯片与电子装置的体积也越来越小,亦即散热空间越来越小,造成芯片所产生的热能不易散去。若热能持续堆积在芯片,则会影响芯片的正常运作,甚至会使芯片烧毁。如此,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因而降低,甚至可能损坏。为了让电子装置稳定运作,并且延长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使用散热装置将芯片的热能导引出后而发散,故散热装置便成为电子装置极为重要的设计。目前常见的散热装置多半使 用如铝等具高热导系数的材质制成的散热鳍片,通过多个散热鳍片以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面积。此外,使散热装置与芯片表面接触,有助于将芯片的热能传导至散热装置而发散。有些散热装置甚至进一步包含一风扇,通过风扇加速散热鳍片之间的空气对流,以加快散热速率。虽然如此,但随着芯片的功率越来越高,芯片所产生的热能也越来越多,因此必须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能,才可让大量的热能发散。目前常见提升散热效率的方法,多半为采用较大的散热鳍片,以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提升散热效率;或是使用较大功率的风扇,通过加速对流而增加散热性能。然而,尺寸过大的散热鳍片或风扇会影响其他组件的置放及运作,因此采用较大尺寸的散热鳍片或风扇,并非解决芯片散热问题的理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散热装置的适配器,本专利技术不需加大散热鳍片的大小,即可提升散热装置及适配器的散热效率,以解决习知所衍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包含一第一散热鳍片模块、一热导板、多个导热管与一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热导板固设于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多个导热管分别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贴设于第一散热鳍片模块,第二端贴设于热导板,第二散热鳍片模块固设于热导板并贴设于导热管的第二端。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包含多个第一散热鳍片,第一散热鳍片形成有一第一容置槽,其第一端设于第一容置槽内。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第一散热鳍片模块进一步包含一第一底板,贴附于第一散热鳍片的一侧并延伸贴附于第一容置槽内。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第一散热鳍片模块进一步包含一承载件,承载件设于第一散热鳍片并与第一容置槽位于相异侧。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第二散热鳍片模块包含多个第二散热鳍片,第二散热鳍片形成有一第二容置槽,其第二端设于第二容置槽内。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第二散热鳍片模块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底板,第二底板贴附第二散热鳍片的一侧并延伸贴附于第二容置槽内。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第二散热鳍片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固定件,固定件设于第二散热鳍片并与第二容置槽位于相异侧。本专利技术的适配器包含一电路板与一散热装置,电路板具有一芯片,散热装置贴设于芯片,散热装置包含一第一散热鳍片模块、一热导板、多个导热管与一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热导板固设于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多个导热管分别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贴设于第一散热鳍片模块,第二端贴设于热导板与芯片,第二散热鳍片模块固设于热导板并贴设于导热管的第二端。上述的适配器,其中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包含多个第一散热鳍片,第一散热鳍片形成有一第一容置槽,其第一端位于第一容置槽内。上述的适配器,其中第一散热鳍片模块进一步包含一第一底板,贴附于第一散热鳍片的一侧并延伸贴附于第一容置槽内。上述的适配器,其中第一散热鳍片模块进一步包含一承载件,承载件设于第一散热鳍片并与第一容置槽位于相异侧。上述的适配器,其中第二散热鳍片模块包含多个第二散热鳍片,第二散热鳍片形成有一第二容置槽,其第二端设于第二容置槽内。上述的适配器,其中第二散热鳍片模块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底板,第二底板贴附第二散热鳍片的一侧并延伸贴附于第二容置槽内。上述的适配器,其中第二散热鳍片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固定件,固定件设于第二散热鳍片并与第二容置槽位于相异侧。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通过在热导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散热鳍片模块与第二散热鳍片模块,以增加散热装置的散热面积,如此可提升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进而增加适配器的使用寿命。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分解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散热鳍片模块的俯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散热鳍片模块的侧视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散热鳍片模块的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导热管的俯视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 的导热管的后视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导热管的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的仰视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的立体图。图4C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散热鳍片模块的侧视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组设示意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组设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适配器的立体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适配器的分解图。图6C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适配器的组设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散热装置110 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12 第一散热鳍片1122 第一容置槽114 第一底板116 承载件120 热导板130 导热管132 第一端134 第二端140 第二散热鳍片模块 142 第二散热鳍片1422 第二容置槽144 第二底板146 固定件 200 适配器210 电路板212 芯片具体实施方式图1A与图1B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与分解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100包含一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10、一热导板120、多个导热管130与一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40,热导板120固设于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10,多个导热管130分别具有一第一端132与一第二端134,第一端132贴设于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10,第二端134贴设于热导板120,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40固设于热导板120并贴设于导热管130的第二端134。欲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100时,将导热管130的第一端132贴设于热源,热源的热能则由导热管130的第一端132吸收。一部分的热能由第一端132传导至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10,通过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10以将其部份的热能散去。另一部分的热能则由第一端132传导至第二端134,再由第二端134传导至热导板120,热导板120接着将热能传导至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10与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40,通过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10与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40将其另一部分的热能散去。本专利技术于热导板120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散热鳍片模块Il0与第二散热鳍片模块140,以增加散热装置100的散热面积,如此可提升散热装置100的散热效率。图2A、图2B与图2C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散热鳍片模块的俯视图、侧视图与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鳍片模块110包含多个第一散热鳍片112,第一散热鳍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含:一第一散热鳍片模块;一热导板,固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模块;多个导热管,各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贴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模块,所述第二端贴设于所述热导板;以及一第二散热鳍片模块,固设于所述热导板并贴设于所述导热管的所述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黛娟
申请(专利权)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